快好知 kuaihz

教师人生的三种境界

来源:新父母在线

一个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爱好者;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对书有着独特情感的读书人;

一个幸福的教师,一定是有大情怀的教书人。

——陈天放教授

陈教授的幸福晨语我每天都读,像必须要过早一样,权且称作“心灵早点”。

这三句话直接指向教师,所以感受更多。

话不多,却道出了三种境界、三种层次、三种思考。

三种境界:真正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幸福的教师

三种层次:爱好者——喜好者——享受者

三种思考:读书教师——读书与教学——读书与教育

咱暂时撇开一些,谈谈由此想到的一些现象:

管理教育文化的人没想到读书

管理学校的校长没功夫读书

教学生读书的老师没兴趣读书

读书的学生不爱读书

不是所有,但一定有!

而我又惊奇地发现:

我校有两位分别教物理、数学的教师,经常读小说,甚至到了入迷之境界。

我们小区某一开日用品小店的女老板竟然捧着泛黄的《资治通鉴》。

地铁入口,一农民工模样的大叔正在聚精会神地翻阅《长江日报》。

我同学的音乐专题报告会现场一位地质学本科的小帅哥手捧一本老版的《唐诗小札》。

……

再把上述现象抛开,咱回头聊一聊陈教授想对人民教师说什么。

第一,教师人生的三种境界

选择入职教师队伍,并经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大多有过教育教学实习经历,因而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起码的职业认同感还是有的。即是说,守住底线,做一个对学生、学校负责的教师教师必须传道授业,必须进行知识更新,不能一本教案打天下。读书是吸纳新知识的有效方法。读专业书是作为教师的必备功课。

这里便有了潜台词:是否有教师连专业书也懒得一看呢?有,当然有!这类人心不在教学,志不在育人,照本宣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误人子弟。

优秀的教师不甘平庸,精益求精,诲人不倦。他明白一桶水太少,不能满足现代学子的求知欲望,必须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一汪清泉,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他深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一日不学则寡,一年不学则陋。因此,他懂得教师不只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要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朋友,成长中的导师。“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活到老,学到老。他不只是读专业书,而是博览群书,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永远也读不够的书。优秀的教师不是为自己读书,而是为学生为事业为未来而读书

幸福的教师眼里的学生是希望,是未来。看着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觉得幸福。

幸福的教师眼里的书本是知识,是文明。看着学生如春蚕食桑,觉得幸福。

幸福的教师眼里的教育是事业,是未来。看着一届又一届的雏莺腾飞,觉得幸福。

幸福的教师读的是教育这本大书,读的是人类这本大书。

第二,教师对知识认知的三种层次

理解了教师人生的三种境界,就不难理解教师对知识认知的三种层次。

爱好读书,爱好知识,可能只是一种兴趣,一种偏好。像有的人喜欢读宗教方面的书,但他未必有此信仰;有人爱读武侠方面的书,可他未必立志做侠客。同样,有的教师读书,但那只是职业需要,也许他并不打算成为教育家。

喜好读书,凭借的是情感,这种情感源自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喜好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情,更深刻地把握教材,更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更高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享受读书,就是享受教育人生。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有四大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能够以读书为享受的人至少到达了道德境界。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教育是关乎祖国民族命运的大事,今天的学生是二十年、三十年后的砥柱中流,为此他享受读书,无论再苦再累,从无半点怨言。

第三,由读书引发的三种思考

教师需要读书吗?

教师需要读哪些书?

做幸福的教师为什么必须读书

下面讲几个我所熟悉的三个教师

第一个人与我同行,教高中语文,可惜这么多年未曾谋面,据说现在在创作上颇有名气。而我对他的认识还停留在二十多年前。那时的他酷爱读书,几乎成为一种癖好。三教九流,天文地理无所不读。可惜,他又很偏执,尤其对社会恨之入骨,并且时不时将这种情绪带进课堂,对刚进高中的学生负面影响很大。许多年不见了,不知道这位“愤青”教师随着年龄增长是否温和了一些。

第二个人还是同行,也还是教语文,可惜现在背叛了。他算是不折不扣的书呆子,只是一辈子就读一本书:教学。读得挺认真,也挺仔细,所教、所导都是这一口井里的水。时间久了,水也少了,味也变了,学生觉得枯燥,他也感到无聊。尽管小有成就,却也难登大雅之堂。

第三个自然还是同仁,不过这回不再是教语文的。至于教什么就不便明说,否则有人会对号入座。反正在我眼里他是个做教师做得有声有色相当有成就的人。他很爱读书,不但是本专业的,而且凡是与教学、班主任工作相关的,他都要涉猎。用他的话说,现在的学生成熟早,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教师固步自封,不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就极有可能搞不定学生。他有一个习惯,每天晚自习都有几分钟的励志讲话。若要常讲常新,务求每日读书。不过,他也有短板,读得多,积累少、思考少,理论修养不够。

所以提及以上三人,还是想揣摩陈教授的初衷。他希望我们的教师队伍是怎样一种精神面貌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教师人生的三种境界  境界  境界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  人生  人生词条  
教师

 认知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为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贡献是:1.重视...(展开)

教师

 消防安全承诺书

消防安全承诺书我单位已按照《全省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方案》要求,全面进行了自查整改,并就消防安全工作作出如下承诺:1.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落实消防安全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