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巧用追问,激活课堂

在以学生自主研究学习为主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学习问题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有效性。一个好的学习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言语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教学过程,进而落实教学目标。而所谓追问,顾名思义,是指追根究底的提问。具体而言,指的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在动态的语文课堂中,往往会出现答疑、讨论等各种形式的追问契机。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契机进行适时、有效的追问,语文教学就会出现理性碰撞、心灵交锋、情感交融的情境,从而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处,使语文课堂走向精彩。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追问呢?一般而言,有效追问必然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与灵活的教育机智,以深化与拓展学生思维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综合采取各种策略。

一、于肤浅处追问——深化课堂思维

这里的肤浅,指学生回答问题时,思维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能发现问题本质,这时教师要及时紧追,在此发问,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让学生的理解更加准确、全面,感悟更加深刻。

比如执教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教学片断。

出示文段: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师:同学们,读读这段话,想想廉颇说这句话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1:嫉妒。

生2:很不服气,心里窝火。

师:你怎么知道?

生:我从“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体会到的。

师:“爬到我头上去了”指的是——

生1:由上大夫升为上卿。廉颇认为自己得到重用,靠的是自己立下的赫赫战功,蔺相如是靠嘴皮子得到赵王宠爱而升官的,所以廉颇不服气,闹情绪。

生2:我从这个“爬”字还可以看出,廉颇觉得赵王轻视他而偏爱蔺相如,他对赵王和蔺相如都不满。

师:对廉颇的这种说法、这种情感、这种态度,你有什么看法呢?

生1:因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中立了功,在渑池之会上又立了功,靠他的嘴巴赢得了比廉颇还高的职位,这一点廉颇不服。而廉颇认为自己久经沙场,舍生忘死、流血流汗立下的赫赫战功,是蔺相如不可比的。他的想法我也很理解。

生2:但是廉颇只看到自己的显赫战功,而没有看到蔺相如舍生忘死为维护赵国尊严而立下的汗马功劳。所以我认为廉颇的观点是错误的。

师:是啊,廉颇为保卫赵国确实功不可没。但是蔺相如是不是像他所说,只是“靠一张嘴”而立下了功劳呢?

生1:廉颇为保卫赵国确实功不可没。但是,蔺相如并不是廉颇说的那样没有“能耐”,他是在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出使秦国的,蔺相如不畏强暴,并且凭着他的机智勇敢做到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生2:在完璧归赵中,蔺相如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他以自己的性命来逼迫秦王,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巧妙地要回和氏璧,蔺相如也可堪称猛将。

生3: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临危不惧,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赵王与赵国的尊严,与秦王以命相拼,逼秦王为赵王击缶,显示的不仅是胆量,还有智慧,更是爱国思想的体现。可廉颇没有看到这一点。

生4:蔺相如与秦王的较量可以说是没有硝烟的战斗,没有大智大勇,没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无法做到的。并不是像廉颇说的那样“就靠一张嘴”。

师:的确,蔺相如没有持刀作战,但是他唇枪舌剑,同样为赵国保住了尊严。他出入的是没有刀光剑影的外交战场,同样惊心动魄啊!那你们说廉颇对不对?

生: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可是,廉颇没有看到他们“文武联合”对赵国的重要性。所以,廉颇不该闹情绪,不该对蔺相如有这种态度。

教学中笔者以学生已能感知的情感和较肤浅的语句为起点,通过不露痕迹地有效追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突破重难点,将问题不仅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使其能知其一又能知其二,而且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使其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教师这样循序渐进的追问和引导,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进而深刻感受到文本中隐含的思想情感。

二、于矛盾处追问——催化课堂思维

这里的矛盾,指学生受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影响,难免遇到思维上的障碍,产生认识上的矛盾。此时,教者应针对学生的思维矛盾冲突及时追问,在追问中引领学生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比较和辨析,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如执教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八·聊聊热门话题》的教学片断:

多媒体出示两个真实的案例,对全班46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

案例1:2006年11月20日,彭宇在公共汽车站扶起以为跌倒在地得老人,并送他去医院检查。不料,受伤的老人及家人得知胫骨骨折,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人,要他承担数万元医疗费。彭宇则称自己是好心帮助她,却反遭诬陷。被拒绝后,老人向南京鼓楼区法院起诉,要求彭宇赔偿损失13万多元。最终,南京市鼓楼区法院裁定彭宇补偿被告40﹪的损失,即45876元,10日内付清。

案例2:2014年2月17日上午10点29分,35岁的梁娅跌倒在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C出口的台阶上,并保持这一姿势达50分钟之久无人敢向前理会,最终,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悄然而去。

现场调查,看了这两个案例,如果她是跌倒在你面前,你愿意扶起她吗?

(调查结果显示:41名学生愿意,占90﹪,4名学生犹豫,占8.7﹪,1名同学不愿意,占2.1﹪)

师:你不愿意扶,为什么?

生:因为我还是一个孩子,万一遇到不讲理的人怎么办?我很害怕,所以不愿意扶她。

师:你们几个为什么犹豫呢?

生1:如果扶,别人会错怪我,会把所有的责任推给我的,可不扶又觉得不道德。

生2:担心自己会被人怀疑,被人错怪,但又想到不扶,她有可能会失去生命。所以很犹豫。

师:如果跌到的是你,你会怎么想?

生1(不愿意):我希望有人来帮助我。

生2(犹豫):我会想:会不会有人来帮助我呢?

生3(犹豫):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好人的。

师:你们愿意扶,为什么呢?

生1:我扶了,那个人就有可能活下来。

生2:那个人很可怜,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生3:钱可以再赚,但生命不可以再来。

生4: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比钱更重要。

师:怎样扶?既能帮助他人,又能保护自己呢?

生1:打110救助。

生2:打120急救。因为我们不懂救助方法,如果盲目去救,反而会害了她。

生3:可以用手机把现场录成视频,作为证据。

生4:可以找证人,并且留下他的电话号码。

生5:从电视上得知,如她的意识不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她的意识清楚,应询问她跌倒情况,如她试图自行站起,可帮助她缓慢站立。

师:经过同学们一番认真的思考和探索,基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和看法,我也赞成。在帮助人时要讲究策略,要提高警惕性,心中要有110,这样既能帮助他人,又能保护好自己。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非学问不明。”这是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现实生活问题,而且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片断中,笔者根据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讨论模式,针对热点问题,道德困境,对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并及时进行追问引导,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驱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巧妙的引导他们在争论中求生成,在争论中求真知,以促进学生对道德判断水平的提升。这样,通过这样一次对社会热点话题的讨论,通过争论基础上的追问,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到帮助他人是必须的,但同时要讲究帮助的策略。在有效的追问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生活着、思考着、发展着的生命体而存在,并互相影响,最后达成共识,共同创设一个美好的境界。

三、于寻常处追问——转化课堂思维

这里的寻常,指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受思维的定势,给出习以为常的答案。这时教师就要及时进行追问,引领和转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其精髓在于将未知的、陌生的、复杂的问题经过演绎归纳转化为已知的、熟悉的、简单的问题。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一文中“临死前的严监生”片断。

师:一个大地主,他拥有十多万两银子,请大家设想一下他临死会是怎样的一种场景?

生:一定有很多人来探望他!他一定舍不得自己的亲人,气息微弱地分配遗产。

师:语言大师吴敬梓用简洁的笔墨,细致地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大地主临死前的情形。相信通过我们自己的阅读一定能找到答案。

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

师:图中的严监生在你脑海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生1:严监生他骨瘦如柴,气息奄奄地躺在病床上,望着两茎灯草,死不瞑目。

生2:严监生不停地咳嗽,喉咙里的痰响得一声接一声,对于家人不着边儿的回答,他心里急得不得了,可又说不出来。

生3:严监生的脸干瘪干瘪的,一双眼睛竭力睁得滴溜溜的圆,望见床旁的烛台,使尽浑身的气力伸出两根手指,看见大家都不了解他的心思,他气得一声连一声地咳嗽。

师:当大家都不了解他的心思时,你能根据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变化猜测出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吗?

生1:我的两个侄子哟,你们怎么就不明白你二叔的心思呢?你看那灯盏里的两茎灯草正燃着呢,该费了多少油啊!这哪里燃的是油啊,分明燃的都是银子啊!这样白白地糟蹋钱财,叫我如何断得了这口气哟!

生:奶妈,亏你还在我家呆了这么多年,竟连我的这点心思都不懂,真是气死我了!

生3:赵氏啊,到底还是你明白我的心思!挑掉一茎,这下我就放心了!

师:严监生也是一个大地主,临死前并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舍不得亲人,给他们分配财产。而是惦记着把两茎燃着的灯草剪掉一茎,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生1:严监生啊严监生,你太吝啬了!你那么有钱,竟为了两茎灯草而死不瞑目,唉,真可悲!

生2:严监生,你真是一个守财奴,你爱财竟胜过自己的生命。为区区两茎灯草而眼不闭,气不咽,如此贪婪,真令人可恨又可笑。

师:多么高明的作家呀!短短三百多字就让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谁能说说作家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特点的?

生:有动作、神态上的细节描写。

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不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严监生?

生:因为严监生已经病重得一连三天都不能说话了。那样写就不真实了。

师:你很会思考问题!我们在写人时,也应该选用恰当的描写方法。

案例中,笔者对学生的回答,并非立即给予评价。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有效追问,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文中大财主严监生临死前与众不同的表现,进行角色融合,在思维上与现实生活常态产生对比,让学生入情入境的感受到了严监生的贪婪、吝啬以及作者高明的写作技巧,从而收到了平中见奇的效果,达到了无痕教育的境界。因此,追问必须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找准切入点,这样才有利于在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

三、于生成处追问——激化课堂思维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可见,课堂教学就是即兴创作,是动态的、变化的,是激情与智慧共生的,它随时会出现一些“小插曲”,然而,我们往往把它看成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对之或是熟视无睹,或是草率了断,无形中泯灭了学生的智慧灵感,阻碍了他们的独特体验,熄灭了他们创新的火花。其实这些“节外生枝”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张扬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教师不仅要保护这类“节外生枝”,而且还要在此处紧追不放,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激发。

如执教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的教学片断。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联络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人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联络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1: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生2:还有母亲呢。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有充分的根据。根据在哪里?

生1:我认为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引起敌人的怀疑了吗?

生2:还有妈妈呢。她也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来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但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思考的更远一点呢?

生1: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下才能做到的。

生2: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1:全家人都为保住联络站作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2:联络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笔者抓住学生突然迸出的思想火花紧追不放,使课堂中新生成的教学资源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教者大胆打破预设的框架,对生成处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主动激疑,以睿智的追问,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教学中的“节外生枝”演绎出独特的价值。

可见,有效“追问”无疑是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构建知识,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策略,它又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只要我们能遵循有效追问的原则,准确把握追问的切入点,综合应用多种策略,有效追问方可达成,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活力,充盈着张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巧用追问,激活课堂  追问  追问词条  激活  激活词条  课堂  课堂词条  
教师

 2020年学校春季开学验收内容2...

马上就要开学了。每逢开学少不了这样那样的检查,学校要准备一大堆档案。尤其是今春,开学验收内容22项,项项都重要。按照要求,要细化开学前、开学时、开学后校园出入管...(展开)

教师

 教师的真正影响力是什么?

河南 郭山(一)几个学生来访。终于放寒假了。有学生过来看我。这几个学生毕业好久好久了。都已是社会栋梁。甚至也可以说是“中年”了。当然,都并不“油腻”。H同学已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