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消失中的企业边界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作者:彭韧 时间:2008年10月21日

  自工业时代开始,大规模生产因为依托生产成本扩大而单位成本下降的优势,曾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但随着大规模协作、分布式创新、维基工作方式以及消费者即生产者等模式层出不穷,“范围经济”开始在越来越多的行业成为主导。

  那么,是什么因素促进了企业边界的变迁?“打破围墙”的企业与传统的企业有何不同?它需要企业重新塑造哪些方面的能力?

  企业边界的决定因素

  当我们说企业的边界正在消失,未来的企业结构将变得更加开放,我们所说的实际上是当初企业垂直一体化潮流的一种“逆现象”: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没有必要将核心生产活动紧紧包裹在自己的围墙之内,将其部分地交还给市场能够给自己的成本结构带来新的下调动力。

  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性质》这篇经典论文中对于企业边界问题的分析,简洁而富于洞见,因此到现在都可以用来作为解释新企业组织形态的基本框架。科斯认为,如果通过市场安排协调资源的费用(即交易费用)超过了企业内部管理资源的费用,企业内部管理的资源配置就是十分必要的和合理的。企业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它可以通过管理协调来减少市场协调成本。而企业扩张也会带来自身的组织成本,因此,由于市场交易成本企业组织成本的双重作用,企业组织的边界将决定于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内部组织协调成本的比较,企业将倾向于扩张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简而言之,如果从外部市场获取某种资源比从企业内部获取更划得来,那么企业就应该收缩自己的边界,将这一部分向外部市场开放。

  现在的企业面对的正是这一情景。互联网、协同技术和强大的全球协作软件平台让企业企业之间在市场中的交易费用迅速降低到了一个以往难以想象的地步,而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并没有相应地采用能够让它大幅降低的新技术,这种不平衡意味着很多企业的内部部门都将面对一股强大的压力:如果自己投资建立研发部门还不如通过网站向业余科学家们悬赏征求解答,如果自己独立开发某种模块部件还不如向供应商招标,如果自己生产内容还不如由用户自己来生成内容可以吸引更多其他用户……那么,为什么还要一切都自己干?

  但这种企业边界收缩的现象并不是外包潮流,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循环的信息、决策、资金、知识流,让组织生生不息,可循环、可自我更新、可再生,自改善,自修复,自增强。而非是一个由上而下控制的体系,是生态的、而非机械的。

  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曾经是企业行为最根本的逻辑准则之一。它的意思是,由于专业化分工、学习效应、固定成本的分摊等原因,单位成本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而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现下降的现象。规模经济能够节约的成本如此之大,以至于哪怕一件普通衬衣的棉花是来自北美洲,运往中国被纺织成棉布,再在东南亚按照欧洲的设计进行剪裁缝制,经历了如此遥远的旅途最后拿到南美洲零售商处进行销售,也比小规模制造的当地货价格更加低廉。

  规模经济的作用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发挥到了近乎极致的地步,以至于连印度的心脏外科手术,都被分割成了一个个环节以提高医生的人力规模效益。但当 eBay的创始人皮埃尔.奥米迪亚漫不经心地把一根已经用坏掉的激光指示器在网站上拍卖,并且拍得了远远超出自己心理价位的“高价”时,惊喜异常的他发现了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的魔力:如果给定足够长的范围半径,你总能找到对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件事情估值差异极大的人。所以,你可以将某人眼中一文不值的废品高价出售给恰好需要这件“废品”并把它视为珍宝的人,也可以让某人的举手之劳轻易替代另一个人的艰苦劳动,原来这中间的信息沟通成本高得难以企及,而互联网一下子让这种成本土崩瓦解。

  一个研发经理肯定比一个生产经理更容易接受“范围经济”这回事,因为在研发过程中,范围经济早就起到了比规模经济更大的作用。在软件项目的开发管理中,一个人一个月可以完成的工作量被称为人月,人月的概念暗示着人员数量和时间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因此项目负责人经常根据项目的总人月来加大人员投入以缩短开发周期,而项目管理专家布鲁克斯认为用人月来衡量一项工作的规模是一个危险和带有欺骗性的神话,实际上,人月神话就是将规模经济的逻辑简单套用在研发管理中的结果。

  有过项目攻关经验的研发管理人员都明白,拥有怎样的手下比拥有多少手下要更加重要,决定最终项目能否成功的不是你的研发团队大到了何种程度,而在于是否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恰好拥有恰当的人选去解决,规模的增加往往只是为了提高这两者之间正好契合的概率。有时候,将一个有一技之长的特种人才延揽进研发团队所能起到的效果,可能胜过将团队总规模扩充数倍。

  如果说范围经济需要将半径扩充到尽可能的大,那么,最广泛的范围,显然就是打破企业的围墙,让企业变得“无远弗届”。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打破围墙”的行动往往率先在企业研发部门出现的缘故。利用InnoCentive网站和一套悬赏机制,化工公司和制药公司开始在全球寻找那些赋闲的专家来帮忙解决它们的技术问题,这种名为众包(Crowdsoucring)的研发方式让宝洁、礼来等公司的研发成本大幅下降,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得到了提升。

  在教堂与集市之间

  范围经济的基本机理是非常浅显的,那些实行全球采购的企业早就在享受着范围经济的福利,但他们中的很多却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范围经济还可以深入到企业的微观层面进行应用。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范围经济能够让企业得到什么,而在于范围经济会让它们失去什么:传统的控制/命令的模式和封闭式开发带来的心理安全感。想一想那些从事众包的企业,尽管它们的研发成本会降低,但他们也会遭遇到难以控制研发进度、找不到为项目失败负责任的人、被迫将研发目标公布于众等新麻烦。

  因此,创新网络并不是适合于所有的企业环境和企业行为。它最擅长的领域须具备三个特征:对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在进行创造和创新时需要众多不同的专业人员参与,市场对业绩的要求日新月异。

  在这样一些领域,创新网络体现的价值最为突出:无论范围有多广,都能以一种灵活的方式调动分散、多样化的各种人才来进行创新。而不论在哪个领域,创新网络都必须颠覆以往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改变命令/控制式的的决策机制,采用各种组织创新来解决如何分配、协同和集成工作的问题(拉式驱动体系、积木式合作、保持质量和商业价值)。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消失中的企业边界  边界  边界词条  消失  消失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  消失中的企业边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