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关于情绪控制,你需要知道这5点

作者 | 徐大维

来源 | 公众号 良大师

有读者问我,公开私人微信不怕被打扰吗?

说实话,这当然是我担心的,因此我标签了“不闲聊”。

必须解释一下:“不闲聊”不是说你问我,我一定不搭理你,而是说,如果有闲时,就会回复你。

所以,你们有什么想找良叔诉说的,尽管发来,虽然不敢保证每条信息都有时间回复,但良叔保证都会去看。

因为我写作也需要素材,也需要了解大家到底在关心什么,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招各位待见。

比如,今天早上一位读者说想看看情绪控制的文章,正好我也在找小随的主题,于是写了几个建议,希望对各位有用。

情绪控制涉及面很广,所以,我列几个重要的点。

第一,事前不要太乐观,事后不要太悲观

发现情绪控制有问题的人,有个特点,就是他们的情绪波动很大。也就是说,开心的时候特开心,生气的时候特生气。

而擅于控制情绪的人呢?

他们是稳定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淡然。

他们是怎么做到呢?

我问过一位学长,他现在是某互联网集团董事长,是我见过情商最高的。

他说很简单,就是事前想坏点,事后想好点。

后来看了一些脑原理的书,发现他说的很对:

人之所以愤怒,是因为发生自己不曾预计的坏事,这种措手不及,是引发你情绪波动的源头。

而人的沮丧,来自对未来的无望,失去希望,就会让你无比焦虑。

所以,凡事,干之前,多想想最坏的情况,让大脑有个预演:

如果真发生这种情况,你要有心理准备,不要过于愤怒;

如果事后结果不理想,就多想想好的方面,给未来一些期许,这会让你好受很多。

第二,跳出来,看自己

不瞒各位,良叔年轻时一段时间比较沉迷“灵修”。看过很多这方面的书,也上过很多这样的课。

是好,是坏,我不做评论了,但是从“灵修”中,我学到了一个控制情绪的有用方法:

把自己当成第三者,跳出来审视自己。

当你有不良情绪时,不要试图与它对抗,想扑灭它,更不要责备自己,为何总控制不好情绪,那只会让你更难受,自控也变得更难。

你要做的,仅仅是观察这种情绪,告诉自己,这是你的一部分,它就是这样释放出来的,好吧,我接受你,我看着你。

当你真这样做时,就会发现,原来围观竟然也是一种力量,能解决这么多问题。

“灵修”中将这个方法叫做“臣服”,我觉得不太好,也许叫做“共生”更贴切,因为不是谁凌驾于谁之上,而是大家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第三,学会记录情感

我昨天说过复盘,也简单提过记录对情绪控制的作用,不妨再强调一下。

将你的情感和感觉记录下来,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调用理性思维,梳理大脑,让你今后能更好地应对类似问题。

你要知道,在纸上进行文字管理,比在大脑中面对艰难的处境要安全得多。

而且,对我来讲,这种方式最大的收获是,在记录过程中,发现那些因破事引发的80%的烦恼,都是自己造成的,并不怨别人。

所以,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会发现,有时我会把自己过去的一些破事拿出来自嘲。

这种写法,被我的助理多次警告,说这样会弱化我的人设,因为大家都喜欢生来强悍的人,老写自己曾经的糟粕,不利于营造强者形象。

但是,我写作的部分目的,也是反思与自省,在纠正自己的同时,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真诚吧。

第四,打造一个人际关系网

良叔很幸运,有不少好友,这是精神寄托的一部分。

首先,和朋友交往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

从猿猴时代,大家就通过相互梳理毛发,来建立感情,来寻找乐趣。

所以,社交本身就是一件乐事,不要带上什么功能的帽子。

其次,朋友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边界的,你总会遇到一些困惑,尤其是一些大事上。

如果有几个不错的朋友,能给一些真诚的建议,你不但可以减少失误,心理上更会多了一份笃定。

这无形中,都会稳定你焦虑的情绪

最后,能寻找一种平衡感。

人为什么会焦虑?

因为很多时候你感觉别人比你强,大家都把你甩在身后了,所以你就会异常焦虑。

良叔有不同类型的朋友,但我发现,无论事业如何大,收入如何多,其实大家面临的烦恼是一样多的。

你所看到的那些威风凛凛的人,或者腰缠万贯的人,其实背后也是一堆缠绕的破事,天天也是烦的一比。

当你知道这些,情绪往往就会好很多,因为你明白一个道理:

情绪的好坏,不能依靠外界,不能依靠多赚钱,多晋升去解决,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此时,你的心情就能找到一种平复。

第五,相由心生是真的

这应该算是一个有终极说服力的建议了。

假设我们都是极度理性的人,那么趋利避害就是我们必须追求的。

鉴于此,我们不能拒绝坏情绪,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完全充分的理由 ,说明坏情绪对自己是有害的。

而且,市面上总会出现很多文章,让你接受坏情绪有时也是好的。

比如,你脾气太好,就会受人欺负;比如,你要懂得以暴制暴才能生存。

这些,都在变相宣扬坏情绪的好处,也引导你不能完全杜绝坏情绪

但是,最近我看到一本新书,是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写的,她身处医学研究的前沿,她提出人类衰老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端粒”引起的。

简单讲,人的体内有一种叫做“端粒”的物质,它们的长短决定了我们的衰老和寿命。端粒越短,衰老的越快。

而且“端粒”的长短不是一成不变的,你的“端粒”可能本来很长,但是在某个时期突然就很快地变短。

这就解释了“一夜白头”的原因,因为他们在那个短暂的时期,“端粒”迅速变短了。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20多岁时,看起来像40多岁的人,可到了40多岁,还是那个样子。

因为,他们的“端粒”没有太大的变化。

影响“端粒”变短的因素很多,但有一样已经被证实了,那就是坏情绪

包括愤怒、焦虑、敌对,这些都会把你的“端粒”变短,让你衰老的更快。

所以,“相由心生”是有科学根据的。

因此,当你有了坏情绪时,多想想这可能会把你变老变丑,会让你早死,多半你会和坏情绪说拜拜。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情绪控制的5点建议,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最后,抖个小包袱,关于第5点,我发现即使是诺贝尔奖得主的观点,也存在逻辑瑕疵的可能性,我在写这篇小随时,突然觉察到的,你能发现吗?

留言给我。

本文作者简介:徐大维,公众号良大师主笔,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香港理工大学管理硕士,知名培训顾问,简书签约作者。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本文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找原作者授权,谢谢合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情绪  情绪词条  需要  需要词条  控制  控制词条  知道  知道词条  关于  关于词条  
综合管理

 断了手指的国王

从前,有个印度国王。他很会治理国家,经常微服出巡了解民情。在他的治理下,国泰民安,繁荣进步。他有个很能干的丞相,每当有什么重要大事,都会先请教这名丞相,听听他的...(展开)

综合管理

 “和”的管理哲理

和造大事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吴子》一书,该书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后世将孙武和他合称为“孙吴”。吴起非常强调“和”对于治军的价值...(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