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

导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尤其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就更显其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

一、提问要有目的性

要研究教材,按照教材编排的目的,有针对地设计问题。盲目的问题不仅无助于教学,只能是浪费时间。因此,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一些目标明确的问题。这样,就能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教学穿针引线,产生直接的效果。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根据教学经验,学生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经常漏掉“除以2”。因此,在学生学会计算方法并相应练习后,我提问: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底乘高”为什么还要除以27这个问题一些学生能回答出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都动手拼过),为了让接受较慢的学生也能弄懂,我又采用反问:如果不除以2,那算到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通过提问,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时打好预防针,使难点不再成为难点。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只有设在最近发展区的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由潜在水平转化到新的现有水平。提问要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启发性不仅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

不少教师认为提问后出现冷场是学生启而不发,没有意识到是问题缺少启发性所致。如果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就会排除障碍,提问便会成功。因此,提问时首先应避免处处皆问的做法。尽量避免“对不对”、“是不是”等问题。

如上面所举例子,部分学生对“计算三角形面积时为什么要除以2?”不能正确回答,我利用反问启发学生思考:如不除以2,只计算底乘高,求到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学生恍然大悟。底乘高计算得到了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才是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三、提问要有科学性

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问题太容易会使学生产生厌倦轻视心理:如太难,不符合他们的知识水平,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回避心理。正如摘果子一样,如果不跳就能摘到,肯定不会很珍惜这个果子:而跳了仍然摘不到,就会觉得这个果子高不可攀,一定是酸的,不如放弃了吧。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不妨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小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逐步突破难点、掌握规律。

如教学“比的意义”,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0为什么不能作比的后项?很多学生得很难回答清楚这个问题。为了分解这个难点,教学时,我采取了系列提问的办法:

①你见过用0作后项的比吗?(足球比赛中,就有2:0的比分)

②那么,是否是课本上弄错了呢?(学生觉得不可能,这时想获得答案的欲望已十分强烈。)

③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想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分母,由此联想到比的后项不能为0。)

④体育比赛如足球赛是以什么来定胜负的呢?(以得分多少判定胜负,也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⑤我们今天学习的比有怎样的意义呢?(表示两个数的相除关系,与体育比赛中的比是两种不同意义的比。)

这样,将难点问题分解成一系列问题,用追问的.形式,从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及比的意义两个方面加以辨析,学生就心领神会了。

四、提问要有趣味性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强、好玩、自尊心强。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些特点,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不要用突然发问来惩罚学生的错误,也不要故意用偏、怪、难题使学生感到难堪,以至于挫伤了积极性和自尊心,破坏了和谐的教学气氛,造成师生对立,产生消极影响。“老生常谈、旧调重弹”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可以变换一下角度,使之新颖奇特,那么学生就会津津乐道于回答老师的提问

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点设计问题,辅以表情、语气、手势、教具等各种因素,力求提问形式别致,富有新意,让学生感到回答老师的提问是乐趣、是光荣,学习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

如教学“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学生往往觉得这部分内容较枯燥。怎样从枯燥的内容中挖掘出趣味因素呢?我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发现执教该课的老师充分考虑到这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开局:出示长方形框子,左手持框,右手握粉笔,悬于框子的正上方,问:老师如松开右手,会怎么样?(生:粉笔从框中落下去,教师随即演示。)又问:你能想一个办法,使粉笔不会从长方形中掉下去吗?(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全集中到这个问题上,经过思考,想出可以给长方形糊上一个面。)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学习的角色。

五、提问要注意适时性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说教师的提问要善于掌握火候,抓准时机,要善于观测学生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显露出的晴雨变化,切准有利契机,避免提问过早或过晚。提问的时机,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应选在知识重点,难点、关键处: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来说,应选在学生受旧知识影响产生思维定势而无法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时,当学生思维障碍、疑惑不解时,当学生胡思乱想、精力分散时:当学生有所感悟、跃跃欲试时,等等。课堂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的,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灵活地提问

总之,课堂提问过程是释疑解惑的过程,设疑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敏捷灵活地思维,使学生在解疑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讲究提问艺术,就能使教学提问更好地为有效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  提问  提问词条  课堂  课堂词条  数学  数学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  小学  小学词条  
家长加油站

 幼儿园如何办好幼儿教育

幼儿园如何办好幼儿教育导语:幼儿教育是什么?幼儿应如何正确接受教育?幼儿接受与不接受教育区别又如 何?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不然。在当今科技发达的今天,幼儿的...(展开)

家长加油站

 妈妈鼓励孩子的话

妈妈鼓励孩子的一句话导语: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仰望险峰,只能知道它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