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家有考生:不要到高考结束才后悔

我们不应该等到高考前才悔悟,也不应该等到孩子的高考成绩出来后再去做改变!

高中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首先,问一个问题:进入高一或者已经在高中的家长,是否都了解高中学习的特点或者各年级的特点呢?

虽然说学业是孩子的事情,但是我认为如果父母也能有所了解,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及时提醒或帮助调整,这是非常非常必要的。

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而言,高中的知识自然要更深入一些,这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高中的学习特点非常明显,各科都有各自的特点。

高中的知识量很大,九门学科(不包括音乐和美术等课程)既是必修又是选修。虽然高一下学期就开始分科,最后确定的只有六门学科,但学习量依然很大。尤其是在高中前两年,基本上完成了高中三年的课程,这让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两年学习的紧张程度。

学科内容非常深入,不再像初中知识那样只是表面的东西。而且有些学科的知识变得很抽象,概念、公式、定理、定律随处可见,特别是数学和物理。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仍然采用初中时期的学习方法和状态,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这不仅仅是指学科内部知识点的联系,甚至在不同学科之间也会有应用。虽然在高一时这种联系可能还不太明显,但到了高三就非常明显了。在高三,我们应该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使其系统化、有序化,只要涉及到某个知识点系列,我们就应该能够拿出一串相关的知识点来。

高一是适应期,也是磨合期

前面介绍了高中学科学习的基本特点,但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每个学年都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是因为每个学年的知识分布特点不同,而且每个孩子的状态表现也各有差异。简单来说,以下情况可能出现:

高一阶段,知识点较多。许多知识都是刚开始接触的,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这是新生们普遍感受到的。学习任务繁忙,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解题数量都很多。高一也是适应期,孩子们需要适应学校、适应老师和适应各种学习环境,可以说是一个磨合期。

在这个阶段,一些孩子可能会觉得高中学习比初中更困难,但在初中表现良好的孩子也可能会遇到相同的情况,没有展现出太多优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家长会说,我们家孩子在初中成绩很好,但到了高中就感觉不行,似乎跟不上节奏。

高一阶段,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非常必要,不要固守初中的学习方法,要学会调整。适应和调整是核心关键词,我们必须重视它们。也许有些家长会说,既然很多孩子在适应上吃了亏,那么高一阶段孩子们的差距应该会拉开了吧?

实际上并非如此,高一阶段的差距并不大。想想看,知识点如此繁多,学科压力也很大,许多人刚刚进入高一,仍然充满了新鲜劲和学习的动力,虽然有些吃力,但仍然在努力奋斗。所以实际上,这一年只是有些人表现得吃力一些,有些人轻松一些,但差距并不明显。

高二才是磨练的开始

进入高二,才是真正的磨练开始。前面提到过,高中前两年基本上完成了三年的课程,在高二这个关键时刻,学习压力仍然很大。此时进入高中各学科课程的深入阶段,也就是后半部分。高二的知识难度已经不同于刚进入高中时,重点和难点相当多。

此外,进入高二后,很多孩子表现出学习上的冷淡和松懈,也就是进入了疲倦期。在学科知识重要且难点众多的情况下,稍有松懈就可能掉队,这并不是常规的学习节奏。更何况,在高一的学习方法和环境磨合期之后,真正的适应程度将在本学年得以体现。

对于快速掌握知识点和理解老师讲解的同学来说,此时就要展现优势。高二的学生将开始出现两极分化,成绩优秀的学生会继续保持优秀,而成绩不够好的学生,如果此时还没有进行调整,只会出现下滑、再下滑的情况。在出现两极分化时,自我调整变得至关重要。

高三是考验学生和家长的一年

高三是考验学生和家长的一年。在高三,考点众多,大家都朝着最后的高考目标奋力前行,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如前所述,高三要将自己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在三轮复习、九月起点考试、二次调研、四次调研以及各种模拟考试的轮番攻击下,如果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那将会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在一次次的考试和模拟中,老师会融入高考考点,让大家在实战中巩固和掌握知识。三年学习中的各个考点都会在这一年集中涌现,在这一年的学习中,只有系统化的知识点才能避免遗忘。否则的话,复习后面的就忘记前面的,复习前面的又忘记后面的。

经历了高二一年的低谷和分化,高三在考试的考验下,可谓是天壤之别。有些孩子在高中刚进校时表现平平,但到了高三就出现了天差地别的差距。这自然与前两年的学习密不可分。我相信高三是有逆袭的可能性的,但还要看你的基础如何,你的恒心有多大。

否则,你凭什么与别人竞争呢?仅凭一两句鼓励的话语?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扎实的基础和坚定的恒心,才能有逆袭高三的可能性。不要放弃,在最后时刻之前,你也许无法超越当初和你一起入学的同学,但至少你可以逆袭你的过去和曾经,这也是一种进步。

孩子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机

孩子完成高中三年学业的过程中,家长们应时刻关注孩子可能面临的情况,这也是所有家长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在我与家长和孩子交流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在高考中获得胜利,进入好大学,为未来找到好工作做铺垫。这基本上是所有人的共同目标。

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将来找个好工作作为终极目标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概念。现在很多孩子生活无忧,好工作并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一些孩子没有感受到那种紧迫感。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父母鼓励孩子在寒暑假期间提前进入社会,体验工作压力的原因。一方面是让孩子经历困难,变得坚强,另一方面是让孩子提前感受社会压力,做好心理准备。

三年时间听起来似乎不长,但也并非短暂。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足够的动机,许多人会在消沉中度过这段时间,直到高三阶段,甚至是高考来临时才突然觉醒,意识到自己想要上一所好大学。然而,那时候似乎已经有些晚了。保持良好的精力状态,拥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和目标,这是迈出的第一步。

高考是一场持久的战斗

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高二学年,很多人的思想开始松懈。当刚进入高中时,父母们都非常积极主动,但之后逐渐沉寂下来,直到高三阶段突然又重新活跃起来,开始全力以赴学习

这种松懈和紧张在孩子身上也能够体现出来,高考是最终的战斗,但前面有三年的铺垫,它是一场持久的战斗。许多孩子在高一的时候斗志昂扬,怀揣雄心壮志,但在不断的磨砺和打击下很快就陷入了沉沦。坚定的意志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迈出的第二步。

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可以决定一个孩子在各科目上的学习效果。许多人在某个科目上学习不好,是因为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虽然高中各科的学习总体上有相似之处,但每个科目仍然有其独特的特点。

如何在各科目上学好,不妨向各科目的老师请教,他们最有发言权,多年的教学经验能够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结合老师的教导和自己的学习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追求过高,忽视基础将遭受损失

还有一个问题是追求过高,忽视了基础。有些人说,在高一时他们的目标是清华北大,高二时是华科武大,高三时是湖工江大。不管这些目标是否科学合理,实际上这也揭示了一个问题:高中三年的成绩分化是逐年递增的。高一时,他们真的相信自己是清北的种子,因为孩子们确实还没有分出差距。但是到了高二,一番波折之后,开始有所觉醒,两极分化开始显现,到了高三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实力。这就是天壤之别。

当然,这里提到的过于远大的目标是一个层面,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实际可行、可分解为多个小目标和近期目标的目标。另外,孩子学习中也不要追求过高,遇到稍微有难度的题目就不愿意做,认为只要会做容易题目就可以了。很多人最后在高三失分,正是因为这一点。

在普通题目上失分或者耗费过长时间,主要是因为基础掌握不牢固或者不熟练。真正的优秀成绩是基础分毫不丢,逐个攻克难题。如果想达到这一点,还是需要从日积月累的基础开始,踏实地学习。追求过高最悲惨的结果是最终一无所获,失去了太多分数。

在高考前夕,很多学校的老师对学生说的是,你们不需要再做大量的题目,回去好好复习课本,做一些课后习题,回顾基础知识。我认为这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因为高考中很多都是基础题,舍弃基础去追求高级题目是不可取的,更何况难题也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最后

陪伴并不仅仅是陪伴生活,我更加重视的是陪伴学习。生活方面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在学习方面的促进是其他人无法做到的。我们不应该等到高考来临时才后悔,尽自己所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帮助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考生  考生词条  后悔  后悔词条  结束  结束词条  不要  不要词条  高考  高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