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学校是否走下坡路,这些征兆值得警惕

当一个人积极进取时,其精神也必然是饱满的;当一个团队、一所学校处于上升阶段时,也必然是充满活力和人心思齐之时。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一个团队、一所学校,推崇诸如以下几方面,或是这几方面表现突出时,也往往意味着这个集体已开始有走“下坡路”的征兆了。

其一,集体只剩下一种声音。这种声音,不是指集思广益达成一致的共同心声,而是只剩下一个人的声音。龚自珍有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尤其是像教师这样的群体,只有具备陈寅恪所言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能名副其实地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相匹配。所以,如果想让学校有特色、有活力,教师个体是否有思想,学校是否鼓励教师有思想,学校重大事项是否集思广益等,便尤为重要。此外,民主治校是现代学校管理的趋势和要求,但现实中也常有因为监督乏力、暗箱操作等原因,使民主管理流于形式的例子。在这种情形下,以“一致同意”的民主之名,行“一言堂”的专断之实的局面便容易出现。

倘若一个集体剩下的只是最高管理者的声音,其他管理层人员及广大教师只是服从者和执行者,最终会导致集体活力逐渐消退。在缺乏民主的环境下,后续的决策失误甚至腐败也就难以避免。现代管理学理念下,团队中出现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反对的声音,恰恰是一个集体应有的正常状态;凡事都“一致同意”的局面,反倒是难言正常的情形,应该引起关注和警惕。

其二,考勤上不断上紧“发条”。知名媒体人白岩松有一个著名的观点:“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纪律的时候,一定是它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原因很简单,一个处在上升状态的团队,其旗下的员工一定是精神状态饱满并认同团队理念的,不用扬鞭自奋蹄,不需要制度的强力督促,就会自觉自愿地把活儿干得漂亮。

同样,如果一所学校特别青睐于“抓考勤”这种管控方式,那就意味着其他很多手段是无多大效力的。假如一个单位把考勤工作做到了细致具体,甚至是无以复加的地步,如采用各种现代监控手段和限制制度,包括大幅扣薪等,会让人在“请假”面前望而却步。这样一来,工作时间看似得到了保证,但对学校发展来说却是得不偿失的。在并不相信人的自觉性的制度面前,人心也已随着冰冷的制度而冷却了。最终,学校的向心力必然是越来越小。当考勤制度严苛到一定程度时,人心涣散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局面也自然渐渐浮现出来。

必要的考勤制度是单位管理的基本制度,也是达成绩效的必要条件,但过犹不及,尤其是对做“良心活”的教育工作来说,过分迷信考勤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其效果常常适得其反。

其三,对考试成绩的推崇成为团队的常态。学校办学,学生成绩是必然要求,但如将其作为对教师考核、奖惩的主要依据,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主要凭证,则是对师生身心的过度开发。在以成绩为中心的文化氛围下,教师会运用种种手段提升所谓的成绩,也就绝不会只有“常态”了。这样的成绩是以教师和学生的健康为代价换来的,疲惫、倦怠、乐趣丧失甚至身心出现问题等现象,也就无可避免地成为了常态。

其四,靠以评选诸如“后进分子”“坏蛋”等管理手段维持集体运行和平息团队舆论。现代管理推崇的是民主和人文意义上的科学性,譬如正面激励制度等。据媒体报道,此前已有某校将评选“落后分子”作为抓手,人为地将集体成员为三六九等。这种简单、落后而粗暴的做法,不但会让团队的和谐气氛逐渐消退,也会造成人心惶惶、互相猜忌和人人自危的局面,最终会造成团队的撕裂。

其五,学校师生的生活单调得只剩下工作和学习。当这一局面出现时,也就意味着团队的活力在快速走向衰减。众所周知,学校应该是最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场所,如果没有丰富而有效的精神生活支持,教师作为教育中最关键的因素,其业绩提升的空间也会日趋缩小,又谈何创造力呢?

除了教师个体的精神生活,学校精神生活的丰富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应该尽可能地为丰富师生精神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引导师生通过阅读、研究,培养兴趣、爱好,通过多种途径涵养其精神世界。

人心、人气、活力,是一个集体的核心因素,在教书育人的学校中表现得更是明显。学校要想根深叶茂,最重要的应是收拾人心、凝聚人气、释放活力,按教育规律办事。否则,即使硬件设施再先进,校园规划再壮观,办学口号再漂亮,当人心、人气、活力等逐渐低落时,学校也只能无可避免地走下坡路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走下坡路  走下坡路词条  征兆  征兆词条  警惕  警惕词条  这些  这些词条  值得  值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