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家校平等对话方可减少“家长暴力”

近期,家长和教师之间发生冲突的事件频现报端。本应受到社会尊重的教师却被个别家长拳脚相向,这不仅冲击了教师的尊严和职业荣誉,更冲击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教师被打,痛的是教育,伤的是孩子。

家长与教师之间为何会出现此类事件?主要是因为家校之间缺乏必要的、有效的沟通。现实中,家校对话不少,但平等对话的机会不多。因而,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

平等对话,可以澄清事实。家长对老师施暴,有时是听了孩子的一面之词,以为孩子被欺负了。6月29日上午,安徽省淮北市第二实验小学五(5)班学生张某殴打赵某后谎称自己被打。随后,张某的母亲等人对该班班主任进行殴打,并辱骂同班同学。护犊心切,可以理解,但不分青红皂白就对教师施暴,则不可思议。如果这位家长能够同老师平等对话,就会弄清楚儿子撒谎的真相,那么这起暴力事件就不会发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即使孩子陈述的内容千真万确,家长也有必要与老师平等对话,对话这是了解真相、解决问题的前提。

平等对话,可以达成共识。家校矛盾产生的根源往往是由于双方所秉持的教育理念不同,或者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四川资阳市乐至中学高三学生舒某在校期间多次违纪,屡教屡犯。班主任不希望舒某的行为影响其他同学复习,便叫来舒某家人,希望家长将舒某领回家复习。而家长却认为,这是剥夺了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所以于今年6月8日高考结束的当晚,邀约他人找班主任理论,并对班主任施暴。

孩子屡教不改,学校很无奈,要求家长把孩子带回家反省;家庭无为,要求老师同意孩子留在学校上课,家校分歧便由此产生。此时更加需要对话,即使发生争执,也有可能在争辩中达成共识。有了共识,暴力事件可能就不会发生。

家校教育就好比硬币的一体两面,脱离了任何一面,都是假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校不能对立,只能合作。合作是否愉快,关键取决于家校能否平等对话。因此,想要恢复被异化和被僵化的家校关系,家校双方都必须有足够的话语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方可  方可词条  暴力  暴力词条  平等  平等词条  减少  减少词条  对话  对话词条  
教育评论学校

 学校要有自己的“语录”

“我喜欢上学,我只是不喜欢上课。”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学校伙食太差,夕阳西下,妈妈我要回家。”作为一校之长,每当听到这类校园流行语,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