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以会代训”的教师培训不是真培训

近日,我在某县调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发现该县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时间短、内容少,大多通过开会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人们常称的“以会代训”,而很少有10天以上的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因其时间短、成本低、组织容易,因而在西部贫困区县被作为教师培训的一种常用的首选方式。但就培训的实际效果来说,以会代训并不是真正的培训。

首先,以会代训不易实现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目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强调:“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重点是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深入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教育教学实际能力。每五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从教育部的要求来看,中小学教师培训时间要相对集中并得到充分保障,培训内容要全面并体现新时代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培训效果要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以会代训时间短(大多在一天以内)、内容少(大多是单一的报告),不能形成系统的培训课程,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培训课程标准,因而对教师的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不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很难实现国家确定的教师培训的目的。

其次,以会代训不是国家提倡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以会代训这种以讲为主、一讲到底的培训模式,在上个世纪曾经风靡一时。但在教师培训逐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今天,以会代训就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了。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采取顶岗置换研修、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等多种模式,大力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则对培训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努力改进培训方式方法。改进教师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倡导小班教学,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从国务院、教育部的文件来看,以会代训这种培训模式不是国家提倡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

再次,以会代训不利于培训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中小学教师培训发展到今天,基本上已形成了国培做示范、市培抓重点、区县保全员、校本重研修的培训体系,其培训组织、培训课程、培训模式、培训方法也逐渐规范化、科学化。而以会代训由于时间的随意性、课程的临时性、管理的强制性、效果的短时性等,带有很强的行政会议色彩,不利于教师培训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要实现教师培训的目标,就必须按照国务院、教育部的文件要求,规范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培训师资、培训时间、培训模式、培训方法、培训考核,严格执行培训课程标准,确保培训质量。

中小学教师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制度,必须按制度执行,那种临时起意、以会代训、以讲座代替教师实践研修的培训活动还是少点为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代训  代训词条  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  培训  培训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