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教师手写板书授课是大学教育的一股清流

据报道,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即将退休的刘晓芬老师35年坚持全板书形式上课,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听她的课需要提前一两天才能“抢占”到坐位。一位老师课堂教学为何很受学生欢迎?首先是因为她的课上得确实好,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手写板书上课,有着其他形式无可取代的传统优势。

一是有利于师生心灵互动。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教学纲目或重点、难点等,学生的双眼和笔都会动起来,绝对不会闲着。在这样的过程中双方都在用心,心心相碰,神入其中,产生互动交融。相比之下,通过多媒体和电子屏幕程序式板书,学生往往是一看了之,一闪而过,很少动手跟随老师记笔记,学生对此印象并不深。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课堂笔记要么大段地抄写现成的板书内容,要么一晃而过没有任何笔记,最终导致课后的复习巩固是较难进行的。

二是有利于对所讲内容进行及时调整和补充。课堂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再认识过程。学生围绕教学内容会提出各种问题,手写板书教学能随时作出反应,可使一堂课更丰满、更精彩。事先准备好的电子课件程序化板书已成定型板书,就不再具有灵活性了。当然,在多媒体板书上教师也可作一些手写板书,但支离破碎,学生对此印象不会太深。

三是有利于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板书设计常常起核心与引领作用。即使教授的是同一学科的同一节内容,但由于所教班级教学对象不同,板书和一些具体讲解内容也会根据不同班级实际作出调整。课前准备好的电子板书“一成不变”,适应不了教学对象的“多变”,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发展,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

四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提升学习效率。像刘老师这样的全板书形式上课,既有“忆旧”,也有“讲新”,最后还有“总结”,前后联贯,内在联系紧密,条理清晰,能让学生更好地系统地获取知识。虽然多媒体电子课件有时图表并茂、变化直观,但使用电子课件会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教学内容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即使教学手段现代化,但由于其优势并没有发挥好,教学效果也不会很理想。

现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相互帮助”和“资源共享”现象,即上同一门课的电子课件PPT是相互借用的。学生毕业好几届了,一门学科的电子课件PPT还是早先使用的,很少有变化。这种“极为省事”的现代教学如何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同一学科的教师又如何不断提升其整体教学业务水平?这种情况的出现,对很多青年教师是有害的,甚至,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很难培养一个系科的优秀教学团队,也很难培养出真正的优秀人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板书  板书词条  清流  清流词条  授课  授课词条  手写  手写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