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高校开设“网红学院”,是在滥用自主权

近日,重庆工程学院开设“网红学院”一事引发关注。校方回应称,“网红学院”既不是独立学院,也不是具体专业,而是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共建”的一个培训项目,目前已有19名学生参与,由企业提供培训老师和实践机会,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学生凭自愿参与,旨在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网红学院”合作企业称,会对学生进行“索要礼物”等直播技巧的培训,之后与学生签约,让他们成为企业的全职主播。(9月21日北京青年报)

时下,对“网红”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尤其对“网红达人”,大家的评语往往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没想到“网红”竟然能走进高校,成为校企联办的培训科目之一。校方的回答是满足于学生的就业,主要面向毕业班的学生。期出发点无可厚非,提前给毕业生的就业进行充电、铺垫,也是用心良苦。

但在我看来,开设“网红学院”还是考虑得不够周密,随意性因素太多。毕竟时下的“网红达人”,不是通过高校门槛培育出来的,而是一些文化传媒公司刻意打造出来的。他们拼的不是学历层次的高低,多数拼的是青春、颜值,并且有些网红只是“昙花一现”,不可能“红”一生。再看看学生披露的“网红”课程表,他们还要进行“索要礼物”的技巧培训,这样的培训条目,是不是违背高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宗旨?答案不得而知。

毋庸置疑,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是有自主权,但也不能滥用自主权,不从专业目录当中选取专业,而是打着便于学生好就业的“旗帜”,就开设培训科目,搞一些奇葩专业。对于无厘头的专业,不仅教育主管部门不会鼓励,社会也不会认可。我认为,就目前而言,“网红”还不能成为一种职业,因为它仅是一种新兴现象,还没有相关的学科内涵,不具备成为一个专业的基础。

在8月30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就有相关负责人表示:有的学校开出“奇葩”专业,这些专业在设置时应该要经过论证,并且经过相应的认可程序,不能任意为之。由此来看,高校专业的设置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是要有科学性的。像这家高校开设的“网红学院”,大有不够严肃、不够理性之举,是一种追随潮流的表现,与开设“明星专业”没什么两样,不是我们高校教学管理应有的“正确姿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自主权  自主权词条  开设  开设词条  滥用  滥用词条  高校  高校词条  学院  学院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