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根据食堂消费确定贫困生还是欠妥

近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项“生活援助计划”火了。如果学生在食堂每月的消费低于200元,学校就会自动给你打生活费。这一人性化的举措被称为“隐形资助”,由中科大于2004年首创,目前已累计资助贫困生4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600万元。(7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

初读这则“暖新闻”,耳目一新。这所高校不是通过个人申请、民意征询、确定公示等程序来确定贫困生进行生活救助,而是通过大数据分析、“隐形救助”的方式来解决,保证了贫困生的隐私,让其生活既有保障,更有尊严。

但细究起来,通过分析“一卡通”使用情况未必就能发现真正的贫困生。其一,若是女生为了保持身材苗条,平时节食,餐厅消费就可能较低;其二,有的学生亲戚就在高校附近居住,过去蹭饭就会拉低食堂消费;其三,个别富家子弟在校外租房住,而且常常吃饭馆,鲜会现身学校食堂刷卡就餐。

由此看来,单纯以食堂就餐消费的额度来确认贫困生,多少会存在偏差,并不能“一抓一个准”。在笔者看来,对贫困生的摸底核查工作,需要通盘考虑,点线结合,既要看平时的食堂消费情况,又要看学生日常穿用、文体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情况,切不可“一叶障目”。

贫困生是该得到多方面的关注与扶持,但让贫困生在高校生活得有尊严,实则考量高校决策管理者的智慧,检验思想政治工作到位与否。笔者认为,对贫困生的生活救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要摸清底数,高校要通过建立学生家庭档案,看每个学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如何,对实实在在的贫困生要拿出生活帮扶的具体措施来。

二是要深入、细致地开展好走访谈心活动。就学生而言,上个学年家庭经济状况或许还可以,但这个学年可能就会因父母重病、下岗或天灾人祸等不确定因素而致贫。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走动式谈心活动,全面细致地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实施生活救助。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学生食堂就餐数据的分析运行流程。可以在每个班级建立网络信息员,对线上的就餐数据与线下的本人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分析,通过细致筛分来确定贫困生

四是要开展好勤工俭学活动。对校园内适合学生参与的创收项目,有选择地先考虑吸入贫困生,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提高他们自立自强的生活能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欠妥  欠妥词条  贫困生  贫困生词条  食堂  食堂词条  根据  根据词条  确定  确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