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拿“口碑教授”的事否定职称评聘制度,没什么道理

近来,河南大学高规格特聘常萍为副教授一事引发了热议。她为本科生讲了32年古代文学,任教期间不出书、不发论文、不申报职称,只专注教学,直到退休仍是讲师,被誉为“三不讲师”、“口碑教授”。

真心赞叹之余,人们将学校的返聘视作迟来的认可,纷纷呼吁切实变革当下的职称评聘制度,给“常萍式”的专注教学的老师正名,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激励更多的人静心教学。

客观地说,“口碑教授”的例子确实反映了职称评聘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需要说明的是,从本质上来看,“口碑教授”是用心从教的结果。倘若只是寄希望于职称评聘制度变革,甚至认为只要将这项过分侧重科研的评聘制度推倒重建,就会产生更多的“口碑教授”,无疑有些理想化。且不说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离不开科研,即便真的不要求论文专著了,恐怕也不见得就能涌现“口碑教授”。一味放宽对科研的要求,不仅于事无补,还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

一般来说,教学和科研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见仁见智,但任何精彩的课堂,都离不开独到深入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重视科研并没有错,公众所反对的只是对科研的过分注重而已。这种惟科研是从的风气,会导致教师们不愿花费精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智慧,甚至无心教学,为了科研而科研,甚至弄虚作假、舞弊成风……

根据现有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常萍老师的“三不行为”应该不是因为科研能力欠缺。听听学生们的评价:“毕业已经十多年了,这十多年里,见过很多人,上过很多老师的课,听过很多国内外名人的讲座,但是,没有一个能像常萍老师那样,带给我那种震撼……”相信只要把常萍老师的讲义稍加整理,就是颇有含金量的论文和专著。换而言之,常老师之所以不出书、不发论文,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或许是因为她过于专注教学,没有时间和精力将之转化为科研成果;或许是因为她不满于科研造假,洁身自好;或许是因为她“述而不作”,没有兴趣,志不在此……

一言以蔽之,常萍之所以成为常萍,关键在于其独特风骨。无论是她两次婉拒央视《百家讲坛》的邀请,还是不在意讲师和教授的工资差距,抑或是学生发出的“中国传统士子的信仰、操守和风度已经融进了她的精神血液”的感叹……我们不难看到这确实是一位富有教育情怀,坚守人生本真,淡泊名利的“中国好老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职称评聘  职称评聘词条  否定  否定词条  口碑  口碑词条  没什么  没什么词条  道理  道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