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对于教育,我们能够期待多少?

时下,很多人都喜欢将社会的一些陋习归之为教育。“养不教,父之过”,“养儿不教如养虎, 养女不教如养猪”,等等,这正是源于对教育的高期望,通过教育改变一生成了众多人的一致追求。殊不知,教育对于改造一个人的功能也是极其有限的,一个人的成长,从来都是多重因素的结果,最根本的还是自己。教育的最大功能就只有一个词语:引领。因为环境的制约,每一个人所接受的引领是不同的,因而个性化是引领的最终归宿。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要求他们能成为什么,这从来都是主观的一厢情愿。综合孩子的客观素养,他们可以成为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客观需求,当主客观一致时,也许孩子的教育能够按规律生长,否则,我们过多的努力,反而会成为孩子发展的一种阻碍。然而,现实中的代替教育依然是层出不穷,至于孩子所需要的教育,适合孩子的教育,我们总是置若罔闻,如此一来,千里马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过分地夸大教育的功能,错位教育也将是一种必然。引领孩子在彰显个人价值最大化的道路上幸福行走,这才是教育实实在在的意义。

方向比努力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驯化式努力,其结果失去比获得更多,用同一个目标和尺度去衡量一个学生,且结果必然扼杀尺度之外的发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生才会自主生长,教育才会向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也是在片面地夸大了教师的作用,首先,教师不可能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也塑造不出十全十美的人。其次,灵魂是自主思想的结晶,教师可以引领,但不能“掌控”。再次,孩子是个性鲜明的孩子,不适合孩子的教育,很多时候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教育重要,但教育不是全能的,唤醒和引领是关键,“严师好比引路人,学问全在自用心”,若没有学生的自动自发,那只能是无力回天。

相信孩子,放手让他们自主发展。不管前行的道路多么坎坷和曲折,孩子实践所得的成功和失败都是他们一生最为珍贵的财富,多让孩子从实践中去进行思考,获取真理,这更会是一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境界。也许可以这样说,生长从来都是自主发生的,教育只在于创设环境,提供引导。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对于教育,我们能够期待多少?  对于  对于词条  能够  能够词条  期待  期待词条  多少  多少词条  我们  我们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