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撒谎母亲的“被救小孩”也是受害者

近日,“河南救人溺亡大学生”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为他惋惜且点赞。濮阳警方还原事实真相,确定孟瑞鹏有救人行为。落水儿童母亲接受采访时承认,害怕担责任,教小孩说了谎话。(3月2日《河南商报》)

“大学生为救2名儿童溺亡,家长怕担责让小孩撒谎”的报道虽有标题党之嫌,毕竟由此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冲击,事情的是非曲直也很快厘清。网友留言一边倒地对施救者孟瑞鹏鸣不平,为这位大学生见义勇为却换来被救小孩及其家人的冷漠和谎言感到不值。笔者看来,无论后面的舆情如何发展,孟瑞鹏同学这种舍生取义行为的事实都不容改变。

笔者之所以认为撒谎的“被救小孩”也是受害者,倒不是想去追究河道安全管理方面的责任,“因护栏松动而导致儿童落水”自然会有相关部门前去调查。笔者更加关注的是这个被教唆说谎的小孩,经此事件后究竟会形成一个怎样的人生观、是非观和荣辱观的问题。

“诚实守信”既是公民的基本道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说谎”显然是失德的表现。作为被救孩子的家长由于“害怕承担责任”,不但自己躲避不语,拒不承认孩子是被救起的,还要去教唆孩子说谎,说人家是“自己掉到水里淹死的”。众所周知,“不慎落水被救”本身并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正是由于这位家长存在糊涂认识,才会选择“说谎以避责”。家长的错误示范,孩子长大后会不会效仿,逃避责任?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救孩子家长不仅不对救人者心存感激,反倒是通过撒谎以怨报德,即便是心内深处没有丝毫的感激之情,难道不懂得将心比心么?这位年轻的大学生也是父母生父母养的。当孟瑞鹏的母亲哭晕十几次的时候,被救孩子的母亲难道还能心安理得,为自己撒谎避责的小聪明而沾沾自喜吗?

我们不知道这样的家风、家教对于两个年幼的被救小女孩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当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又会怎样看待社会中的友善互助。

如果这位家长在这起事件当中果真说了谎,那就必须要反思自身言行对于孩子们的影响了。或许在她看来撒谎可以躲避责任,可这对成长中的孩子心灵上的误导却是永久涂抹不掉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被救  被救词条  撒谎  撒谎词条  受害者  受害者词条  小孩  小孩词条  母亲  母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