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农村“麻雀学校”的撤与留要慎重谋划

综观全国,“麻雀小学”“空心校”的乡村教学点状态令人担忧。寥寥几名学生,教学点缺乏图书、体育器材、学生食堂等设施设备,代课教师全科包班教学,国标课程都难以开齐开足。这些分布在农村的教学点规模小、条件差、办学质量低,但却可以方便农村孩子就近入学。

麻雀学校”撤还是留,困扰着不少乡村教育管理者。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存在,对乡村教育的发展而言,有利也有弊,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据媒体报道,有的农村教学点只有2名学生,却配备了2名以上的教师,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师生比。另外,“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要按要求配备相应的功能教室和活动场所,这也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是教师工作量大、负担重。一些教学点虽然只有几名学生,但也要按国家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有的“麻雀学校”因教师数量不足,一些教师不得不跨学科兼课,每天上三四门课程,要写不同的教案,还要批改不同学科的作业,导致教师工作任务繁重。

三是教师年老体弱,知识结构不合理。一些乡镇为集中精力办好一两所完全小学,常常把优秀老师集中使用,偏远的农村教学点大多由本村年老体弱的教师留守,有的教师已到退休年龄,且不说他们能否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知识结构已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四是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的学校仅有一两个学生,学生缺少共同成长的伙伴,课堂上没有相互切磋的氛围,课间没有嬉笑打闹的快乐,不利于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不可否认的是,“麻雀学校”的存在,减轻了当地村民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长途奔波之苦,减少了孩子上下学途中的安全隐患,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因此,对于“麻雀学校”的撤与留,不宜靠行政命令搞“一刀切”,应联系各地实际慎重谋划,重新布局。湖南省新田县从2020年起探索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工作,将农村教学点由104个优化整合为24个,80个教学点改成幼儿园或留守儿童之家。这项涉及全县农村10余万名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取得了“群众得实惠、资金提效益、教育迎发展、政府得民心”的四赢效果,值得借鉴。

其一,“麻雀学校”的撤与留,要符合民意。“麻雀学校”一般是指面向小学三年级以下学生的教学点,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差。乡镇教育部门在对这类学校进行布局调整时,首先要尊重民意,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学校的撤与留。

其二,“麻雀学校”的撤与留,要因地制宜。有的教学点距离乡镇中心校较近,似乎没有保留的必要,但服务区内的村庄距离中心校较远,学生上下学往返路途较长,这样的教学点应适当保留。据报道,石羊镇长亭小学离镇中心小学只有1.5公里,且学生只有5个,长亭小学所在村申请停办该教学点。但新田县教育局在调查后了解到,该教学点所在村虽然离镇较近,但还服务着周边4个村,其他村离中心小学较远,决定该教学点继续办学。

其三,要增强师资,办好每一所“麻雀学校”。对于保留下来的教学点,乡镇教育部门要想尽办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师资。师资力量增强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生源自然不会流失。因此,办好“麻雀学校”,不能仅在改善办学条件上作文章,还要在增强师资力量上动脑筋。需要注意的是,“增强师资”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关键在质量的提升,教育部门要下大力气培养一批热爱农村教育的“全科教师”,并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他们在农村教育这片沃土上留得住、教得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谋划  谋划词条  麻雀  麻雀词条  慎重  慎重词条  农村  农村词条  学校  学校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