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根治农村留守儿童“手机瘾”需多方发力

有媒体近期在湖南、山西、河南等部分农村地区调研时发现,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沉迷于手机游戏、短视频等,可能会给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

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和短视频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究其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缺乏必要的娱乐活动场所和设施,孩子也缺乏童年玩伴。农村没有儿童乐园和各种游乐设施,电视里翻来覆去播放的动画片让孩子们觉得索然无味;同村的同龄人本来就少,一到假期还都被接进城里。没有好玩的地方,也没有年龄相近的小伙伴,一些孩子便在手机中寻找乐趣。

二是父母外出打工,缺乏亲情陪伴。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往往是祖父母,不少孩子缺乏父母陪伴,和祖父母之间的沟通也存在问题,再加之没有可以交流的童年玩伴,只好在手机中寻找感情寄托。

三是受同学影响,在游戏中体验成功感。孩子大多都有好奇心和攀比心,留守儿童的同学大多也是留守儿童,若其中一个人在游戏中找到了乐趣,大多数孩子则会争相效仿。与生活和学习中的沮丧和失败相比,游戏的升级机制能让孩子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是缺乏社交能力,自我认同度低。由于从小生活在缺乏亲情、缺少交流的环境中,基本的交际能力得不到锻炼,留守儿童合群程度较低。升入小学或中学后,他们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或朋友。他们的智力并不差,但往往会由此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我认同,还会对学习失去信心,便在手机游戏中打发时光。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孩子自制力差、习惯不好等,也不是简单地没收手机就可以解决的。对此,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雷望红建议,乡村学校要加强文体教育,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娱乐场所,多组织读书会、兴趣小组、健身俱乐部等,引导学生开展健康的游戏活动。村集体可建设村阅览室、乒乓球台等设施,可组织一些文体比赛,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这些建议有针对性,也非常具体,但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全社会要关注留守儿童。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农村娱乐设施建设,按农村人口比例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儿童游乐场所,节假日要全天候向留守儿童开放。社区或村委会要安排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工作,并招募一批关心儿童成长的志愿者,充当留守儿童的“临时爸爸”或“临时妈妈”,定期组织其到儿童游乐场所游玩。

第二,父母要多陪伴孩子,满足孩子的陪伴需求。这一要求对留守儿童的父母而言,似乎有点强人所难,但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教育、陪伴孩子是父母应尽的法律责任。父母不能为了挣钱对孩子不管不问,把养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上一代人。父母要尽可能多回家探望,并每周与孩子进行视频通话,让孩子时时感觉到父母就在身边。社区或村委会则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定期组织家庭教育讲座,让农村父母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做到科学育儿。同时,为了解决陪伴难题,地方政府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和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就业或创业。

第三,农村学校要改进教育和管理方式,满足留守儿童的求知欲。留守儿童沉迷游戏,与群体影响、学业成绩不佳、自我认同感缺失有很大关系。不少留守儿童都很聪明,如果学校、教师能帮助其找到价值和发展方向,提高其成就感和认同感,或可将学生从电子游戏中拉回来。农村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强化对学生的“三观”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其学习动力。

同时,农村学校要对留守儿童多一些关爱,要摸清留守儿童的底子,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定期进行心理辅导,排除他们的内心困惑。学校要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利用节假日将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开展一系列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以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防止其沉迷手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根治  根治词条  留守  留守词条  发力  发力词条  多方  多方词条  农村  农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