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职业经理人必备大局观 职业经理人经典管理理论汇总

  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对职业经理人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职业经理人必备大局观,欢迎大家阅读!

  一、未理清真正的实权。

  这个公司在高层的组织结构、人员分工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在没有得到充分的授权之前,想在部门内进行较大的改革,或进行自下而上的改革都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这个公司需要的是自上而下一揽子的改革计划,而不是局部的变革。

  比如,按照一般的组织结构,对公司总体运营负责的应该是CEO或总经理,按照文中所述,应该是董事长在担任这一角色。如果确实如此,我理解办公室主任应该是一个参谋角色,董事长为何会给她那么大的权限管理那么多具体业务?

  在我看来,事实上办公室主任在实际担任总经理的角色,那案例当事人的错误就大了,包括越级汇报、不尊重领导等等,工作干不好是肯定的。

  公司里的人际关系是中国特色的问题,在西方教科书中的地位不是最重要的,但可能却是国内职业经理人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当事人应该在这个问题上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情况,没有了解清楚之前,不能贸然进行大的变革。

  比如,董事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没有致命的缺陷而且很难改变?比如对自己的亲信兄弟都很抠门、不讲信用,如果如此,你跟他干希望得到什么呢?董事长对办公室主任是什么态度,是“最亲密的战友”?还是受制于人、敢怒不敢言?办公室主任能在公司呼风唤雨,董事长都避让三分,仅仅因为资格老、是“王牌销售员”吗?还是有什么背景?掌握什么核心资源?公司对她的销售业绩依赖性有多大?还是拿着董事长什么把柄?她如此卖力图什么?权力、利益、还是天生的工作狂?了解清楚了才能对症下药。比如,如果办公室主任仅仅是看重利益,那能否给她换一个利益丰厚、不干涉具体业务的虚职?或者就做销售员或采购员,脱离管理?

  二、改革时机不合时宜。

  我认为改革应该服从于公司的效益目标。文中仅仅提到了公司资金链紧张,没有说公司目前效益状况如何,以及这几年的发展状况。如果公司目前效益良好,或者这几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董事长拒绝进行大的改革也是可以理解的,万一改不好效益变坏呢?尽管当事人的分析头头是道,也不能肯定你的判断100%是对的,或者公司还有什么你所不知道的重大内情,你应该反思。

  我认为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改革时机可能是公司爆发危机的时候,在此之前需要等待。如果你的判断是正确的,那这个公司迟早会发生危机的;反之。如果公司发展持续向上,那你应该反思自己原先的判断是否是错误的?

  当公司发生危机时,穷则思变,董事长才可能下决心破釜沉舟,而不再对改革抱着犹犹豫豫的态度。公司发生危机,效益下滑,员工利益受损,既得利益者可捞的油水缩水,在公司上下形成要求变革的舆论,再推行变革措施可能遇到的阻力会比较小。

  我认为面对积重难返的管理难题,一个有魄力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甚至可以人为引入危机,进而推行变革。长痛不如短痛,在公司还可控的情况下,就把重要问题解决掉是个不错的选择,否则,当公司发展到更大规模才爆发危机,有可能瞬间崩溃,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三、采购大单问题处理武断。

  我佩服当事人正直的职业道德。你为公司节省了几百万,董事长认为这是你的职责所在,但是你却动了别人的大奶酪,别人自然对你恨之入骨,从此彻底成为仇敌了。

  同时,我也为当事人的做法感到担心。万一原料价格继续上涨呢?到时候你很容易被人抓住小辫子,作为攻击你的工具。我不知道当事人的分析有多么充分,根据我做期货的经验,抄底摸顶死掉的人大有人在,而且在死之前往往都是信心满满。

  撇开回扣因素不谈,我认为,当事人不应该过多计较一次采购的得失,而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决策过程中。比如,制定更详细的采购计划、可能的话利用期货工具套期保值等。至少可以成立一个大额采购决策委员会,如董事长、办公室主任、你投票决定等等,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也减少一些自己的压力。

  对于此等复杂之事,我认为好的选择无外乎两个。一个是像当事人现在所做的,辞职走人。另外一个是既然销售经理没有充分授权,有名无实,干脆不做这个职位,到一线自己擅长的、有充分授权的岗位,带队伍做出业绩来。同时与董事长保持良好的个人关系,关注公司发展,静观其变。但是,公司即使会爆发危机,之前等待的时间也是不确定的,可能几个月、半年,也可能三年、五年抑或更长,甚至你的判断是错误的,公司根本不会爆发危机。对此要有心理准备。当然,当事人已经辞职,无须考虑这么多,我只是从案例分析的角度来分析。

职业经理人经典管理理论汇总

  当今时代,“经理人”常有而“职业经理人”不常有,“经理人”遍地都是,而“职业经理人”还属稀缺资源,想成为职业经理人下面这些管理理论你必须知道!

  一、管人用人育人留人之道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如何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则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发展的关键。

  1.奥格尔维定律:善用比我们自己更优秀的人。

  2.光环效应:全面正确地认识人才。

  3.不值得定律: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

  4.蘑菇管理定律: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

  5.贝尔效应: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6.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

  7.首因效应:避免凭印象用人。

  8.格雷欣法则:避免一般人才驱逐优秀人才。

  9.雷尼尔效应:以亲和的文化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

  10.适才适所法则:将恰当的人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11.特雷默定律:企业里没有无用的人才。

  12.乔布斯法则:网罗一流人才。

  13.大荣法则:企业生存的最大课题就是培养人才。

  14.海潮效应: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

  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在企业管理中多点人情味,有助于赢得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只有真正俘获了员工心灵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无往而不胜。

  15.南风法则:真诚温暖员工。

  16.同仁法则:把员工当合伙人。

  17.互惠关系定律:爱你的员工,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

  18.蓝斯登定律: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

  19.柔性管理法则:“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20.坎特法则:管理从尊重开始。

  21.波特定律: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

  22.刺猬法则:与员工保持“适度距离”。

  23.热炉法则: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4.金鱼缸效应:增加管理的透明度。

  三、灵活有效的激励手段

  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

  25.鲶鱼效应:激活员工队伍。

  26.马蝇效应:激起员工的竞争意识。

  27.罗森塔尔效应:满怀期望的激励。

  28.彼得原理:晋升是最糟糕的激励措施。

  29.保龄球效应:赞赏与批评的差异。

  30.末位淘汰法则:通过竞争淘汰来发挥人的极限能力。

  31.默菲定律: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

  32.垃圾桶理论:有效解决员工办事拖沓作风。

  33.比马龙效应:如何在“加压”中实现激励。

  34.横山法则:激励员工自发地工作。

  35.肥皂水的效应:将批评夹在赞美中。

  36.威尔逊法则:身教重于言教。

  37.麦克莱兰定律:让员工有参加决策的权力。

  38.蓝柏格定理:为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

  39.赫勒法则:有效监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0.激励倍增法则:利用赞美激励员工。

  41.倒金字塔管理法则:赋予员工权利。

  42.古狄逊定理:不做一个被累坏的主管。

  四、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管理者的真正工作就是沟通。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企业管理都离不开沟通。

  43.霍桑效应: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

  44.杰亨利法则:运用坦率真诚的沟通方式。

  45.沟通的位差效应:平等交流是企业有效沟通的保证。

  46.威尔德定理:有效的沟通始于倾听。

  47.踢猫效应:不对下属发泄自己的不满。

  48.雷鲍夫法则:认识自己和尊重他人。

  49.特里法则: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五、崇尚团队合作精神

  比尔盖兹说:“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建设一支有凝聚力的团队,已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50.华盛顿合作定律:团队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

  51.木桶定律:注重团队中的薄弱环节。

  52.苛希纳定律:确定最佳管理人数。

  53.凝聚效应:凝聚力越大,企业越有活力。

  54.懒蚂蚁效应:懒于杂物,才能勤于动脑。

  55.蚁群效应:减掉工作流程中的多余。

  56.飞轮效应:成功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

  57.米格—25效应:整体能力大于个体能力之和。

经理人为您推荐更多资讯:英语自我介绍大学 职场达人 薪资福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经理人  经理人词条  职业  职业词条  大局观  大局观词条  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词条  汇总  汇总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