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开放式企业文化:企业成功的根本 执行型的企业文化经典案例

        有朋友问我,说你不是做营销的吗,为什么你倡导人文营销,还讲人文管理,又跟“总裁网”等渠道合作制做了“高层理念管理与建设”“企业软性管理与文化建设”等课程,讲文化,讲价值观什么的,一讲就是十多小时,你到底是做什么的,我竟一时语塞,因为,如果不得企业顾问、咨询其精髓者,方可有此一问,这也直接表述了咨询行业正在洗牌的现状了。在咨询行业发展今天,很多同仁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工具,无论是综合管理咨询还是细分以后所谓的专业咨询,如,人力资源,文化,绩效等,我们发现一个现实是,有思想倡导和能落地者,咨询绩效卓越,未有咨询思想,或不能形成以主营思想条件下,没有更丰富的咨询落地辅导思想,其咨询效果即使十分努力,结果也枉然。这几年为企业做顾问,深有体会,企业引进咨询前,它本身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惯性思维,通过诊断,我们发现大多数是不合时宜,与发展背道而驰的,也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这对于顾问来说,怎么解决,如何解决的问题,或者说能不能解决的问题;虽说,关于此直接得到本企业老总绝对支持,这是继续的先决条件;其次还需要顾问们如何让大家接受,一定程度上,起码觉得你能给他带来好处,带来希望和发展平台,是绝大多数,尤其是中小企业,只要有效激活大家的热情,前期的效果就出来了,这对于咨询顾问公司来讲,也是考验顾问能不能去主导和落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我们自己操作思想总结,发现,首先我们需要让大家重新认识企业发展规划,让大家知道公司之所以有此举措,是因为公司有了新的发展思路,在原基础上,很多方面决心改善,而我们就是来做这些平衡工作的,再通过有针对性的企业愿景和个人人生发展这样的一些培训和激励,激活组织,在原基础上完善制度,逐渐从“形象、行为、思想”几个角度改善企业的现状,再通过“物质、精神和环境平衡”让企业发展产出平衡。

        考察一个公司的企业形象,可以洞察文化的系统概貌和整体水平,也可以评估它在市场竞争中的真正实力。一个企业良好的形象主要表现在:企业环境形象、产品形象、领导和员工的形象。1科学的企业理念,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灵魂当前,企业理念已成为知名企业最深入人心的概念,已在悄悄地引起一场企业经营管理观念的革命。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都制定了本企业的口号,反映企业的理念,显示企业的目标、使命、经营观念和行动准则,并通过口号鼓励全体员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口号”通常所指企业理念的表现形式。海尔集团“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和“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三洋制冷有限公司“创造无止境的改善”等,都说明精神理念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培育和弘扬企业精神,是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一种很有效的形式,对企业的发展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当然,培育企业精神不能单一化,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2优美的环境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外在表现企业环境代表着企业领导和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标志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的社会形象。第一,企业环境是企业文化最基本的反映。如果说企业是职工赖以劳动和生活的地方,那么,就要有一个适合职工劳动和生活的保障设施,使职工能够合理地、安全地、文明地进行劳动和生活。第二,建设优美的企业环境,营造富有情意的工作氛围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厂区、生活区、办公设施、生产车间、产品、现场管理、生产服务等都是企业形象的窗口。因此,每个企业要精心设计厂区的布局,严格管理厂区的环境和秩序,不断提高企业的净化、绿化、美化水平,努力创造优美高雅的企业文化环境,寓管理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陶冶职工情操,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为企业增光添彩。

        第三种文化是工程文化,这种文化的成员包括工程师和技术专家,特别是信息技术和流程设计的专家。难题和问题经常激励他们去完成新的挑战。他们唯一感觉麻烦的就是其他的员工。正像埃德加教授所说的,这种文化的显著特征就是“不是把人的因素引进体系,不是把其排除在体系之外。”比如,数码设备公司的前CEOKenOlsen就是工程文化的典型例子。他只对机器的设计保持热情,而对其他的事物视而不见。沉溺于任何一种文化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彼此都不相同。运营者把员工看成非常有价值的团队成员,执行者把员工看成可以被消耗的资源,工程师把其他员工看成是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的讨厌鬼。流行趋势埃德加教授意识到三种企业文化首先存在的问题就是彼此之间的冲突。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约翰对一家安装了较多防灾难系统的原子能工厂进行了研究。运营经理表示需要培训。他们“知道”只有好的团队技能才能使公司运转良好。工程师则倾向于重新设计控制参数,“我们希望操作者少一些。毕竟,大多数错误都是人为的错误。”能源公司的执行者常常忽略了操作者,给工程师设置障碍。他们声称:“如果我们允许工程师随心所欲地进行实验,我们早就破产了。”当埃德加教授听完这个让人沮丧的故事后,这个理论就形成了。他1996年在《斯隆管理评论》发表了论文,但是在这以后他就很少在这个方面花费力气。尽管如此,三种文化的理论还是在学习型的企业企业的变革之中呈现出一种流行的趋势。文化和CEO大约10年前,社会学家、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教授尼尔发表了一本名为《公司控制力转换》的书籍。书里的观点和埃德加教授的理论产生了一些共鸣。尼尔教授认为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现代公司的主流文化已经发生了几次变化。当政治和经济大环境发生变化时,CEO的文化趋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索尼的创业故事也许值得我们深思。井深大于1945年在日本战败后的废墟中创立索尼时,除了考虑公司的产品和营销,也作出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为这个新创的公司确定一种以创新为核心的理念,包括明确的价值观、企业目标和管理方针,这些都是索尼公司文化的核心。40年后,索尼CEO盛田昭夫用简介优美的声明重新阐述公司的理念,称之为“索尼的先驱精神”。这种精神起源于公司创立之初,近半个世纪基本不变,是公司重要的指导力量。任何企业都有文化,包括创业期的企业。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进行文化建设,因为企业文化建设除了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塑造明确的理念体系外,还需要系统地对制度、行为和物质层面进行规划,并且要专门组织培训、研讨等活动进行文化导入和重塑,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创业期的企业,业务模式还不成熟,还没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思想,因此无法形成自己系统的企业文化体系,也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文化重塑和建设工作,但这个时期是文化形成的阶段,就如同一个儿童开始接受各种观念和思想,如果在性格形成的这个关键阶段能够灌输优秀的思想和方法,那将来成才的可能就比较大。企业也是这样,象索尼的井深大,在创业之初就为公司确定了自己的核心理念,可谓高瞻远瞩。

关键词:开放式企业文化:企业成功的根本,执行型的企业文化经典案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执行型  执行型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  文化  文化词条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词条  开放式  开放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