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北宋哪个大奸臣在被贬路上饿死?

哪个大奸臣在被贬途中饿死了?细数起来,只有北宋末年的六贼之首蔡京了。蔡京,何许人也?此人是宋徽宗朝总领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大权的宰相;是《宋史.奸臣二》中的第一奸臣,位列徽宗朝的“六贼”之首,也是被北宋朝野称为“蔡太师”的人。一部中国妇孺皆知的《水浒传》,起因亦缘于此人;在《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与托塔天王晁盖密谋夺取生辰纲时是这样说的:“有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十万贯金珠宝贝,送上东京,与他丈人蔡太师庆生辰,早晚从这里过,此等不义之财,取之何碍!”我想,如果没有梁中书送给老丈人蔡太师这一批贺生日的不义之财,大概也就没有梁山聚义的小说源头了。 这是一个在宋徽宗朝既拥有天大的权力,也贪有天大的财富的人。据民间轶事记载:蔡京一顿饭仅包子一项就花掉一千三百贯钱,相当于四十余中产之家一年的生活费。又有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记载:“有士大夫于东京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诘之曰:‘既是包子厨中人,何为不能作包子?’对曰:‘妾乃包子厨中缕葱丝者也。’”你看,包子厨中的人居然只会缕葱,不会做包子。可见,仅包子一项,太师府厨房的流水分工该是何等的细致。进而可知,蔡太师的日常生活该是何等的侈糜了!也许还真应了“因果报应”一说,一生享尽如此荣华富贵、穷奢极欲的蔡太师,最后的下场却是活活被饿死的。

蔡京(公元1047-1126年),字元长,兴化仙游人(即今福建仙游)。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1年)考中进士,累迁起居郎(记录皇帝起居行动的官员),出使辽国归来后,升任中书舍人。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司马光秉政,废“免役法”,复“差役法”。蔡京力挺司马光,获重用。后因被人参劾挟邪坏法,遂多次被改迁职务。哲宗绍圣初年(公元1095年),当权臣章惇主张变行“免役法”而屡议不决时,他又力挺章惇,因此重获重用。然而,差、免两法,光、惇两人,皆不相同。蔡京这个政治上的投机分子,却在其中翻云覆雨,首鼠两端,“识者有以见其奸。”(见《宋史.奸臣二》)宋徽宗即位,因其名声太坏,被劾削位,徙居杭州。

宦官童贯(即六贼之一),以供奉官之名奉诏南下苏杭,并在杭州留连数月。蔡京遂与之结交,成为密友,朝夕相处,狼狈相依。徽宗喜好书画及奇巧玩物,密旨童贯承办。蔡京能书会画,一面自己刻意书画屏障扇带,并购名人书画,加入题跋,冒充己名,托童贯进呈皇帝;一面贿赂童贯无数财帛,请其代为进京周旋。童贯受贿后,一面密表皇帝,说蔡京实具大才,不应放置闲地;一面联络朝中大臣,贿赂宦官宫妾,使这些人都交口赞誉蔡京。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七月,蔡京被擢为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

蔡京执政后,便开始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窃弄权柄,陷害忠良。特别是对所谓“元祐党人”尽行贬斥,就是对曾经重用过他的司马光的毁誉也毫不手软。他在文德殿端礼门前立石碑,把以司马光为首的一百二十人刻名碑上,名曰:“党人碑”或“奸人碑”。其朋党后人皆不得录用。一时间,蔡京是“威福在手,中外莫敢议。”

蔡京既贵而贪益甚,在己有宰相俸禄的情况下,还贪污空吃司空等爵位的禄钱。

徽宗喜欢珍玩,尤喜花石。蔡京便派人在苏杭设立官局,专办“花石纲”。所花费用动辄数十百万,弄得苏杭民众卖儿鬻女,以应官差,百姓们苦不堪言。

就是这样一个蔡京,宋徽宗却像吃了迷魂药一般,对他言听计从,宠信有加。所以,每当朝廷中掀起一次反蔡风暴,赵佶虽然有时迫于情势,不得不把他降黜一下,外放一下,以平众议,但过不了多久,总是又让他官复原职了。从宋徽宗即位的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擢拔蔡京为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起,到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罢其官爵止,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徽宗皇帝四次罢免了他,又四次起用了他。最后,蔡京年己八十,耳聋目昏,步履蹒跚,徽宗仍然任由其窃弄权柄。直至金兵南侵,徽宗惊悚,在退位避祸前,才将蔡京免职。

任何一个领导人,轻信失察,用人不当,都是在所难免的。看错了人,看走了眼,被假象所蒙蔽,把伪君子当成正派人,把野心家当成接班人,也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但通常是,事不过三。可宋徽宗对蔡京却是四免四用,一错再错,错上加错,实在是不可救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奸臣  奸臣词条  北宋  北宋词条  饿死  饿死词条  路上  路上词条  哪个  哪个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