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明朝怪异二三事:把苍蝇老鼠谱成曲子传唱

说起苍蝇、蚊子、跳蚤和老鼠,无人不知,也无人不厌,所以,在历代诗歌里面,以这四种小动物为题材的作品很少。而在明曲之中,不仅有以苍蝇、蚊子、跳蚤和老鼠为题材的曲辞,而且还都是文人作家来写,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都很高,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耐人寻味的是,为苍蝇、蚊子、跳蚤和老鼠赋词作曲,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明曲有首《咏蝇》曲

【双调落梅风】咏蝇

从交夏,

攘到秋,

缠定了不离左右。

饶你满身都是口,

尝得出那些儿香臭?

这首明曲讽刺苍蝇从初夏到晚秋飞来飞去,纵使满身都是口,也分辨不出来香和臭。作者是著名明散曲作家金銮。金銮在《咏蝇》曲里,名义上写的是让人讨厌的苍蝇,实际上是在讽刺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讽刺那些溜须拍马的无良之辈。明朝熹宗皇帝年间,有个大太监叫魏忠贤,把持朝政,任人唯亲,“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明史》)也就是说,从国家的中央部委到地方军政首脑,都有魏忠贤的死党,这些死党攀附魏忠贤,真是“缠定了不离左右”。他们在趋炎附势的方面特别富有创造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为魏忠贤建立“生祠”。什么是“生祠”呢?祠,即祠堂,原本是民间祭祀死去的祖先或先贤的宗庙;而为活着的人建造的祠堂,称为“生祠”。中国历史几千年来,英雄、忠臣、大文学家、大科学家很多,但是能够被民间树立“生祠”用以歌颂和怀念的非常罕见。可是,这群苍蝇们偏偏要给魏忠贤树立“生祠”。

第一只“苍蝇”是浙江巡抚潘汝桢。他在天启六年闰六月初二日向皇帝提议,为魏忠贤建立生祠。他的奏疏这样写道:“东厂魏忠贤,心勤体国,念切恤民,鉴此两浙岁遭灾伤,顿蠲茶果铺垫诸费,举百年相沿陋习积弊一旦厘革,不但机户翻然更生,凡属兹土莫不途歌巷舞,欣欣相告,戴德无穷,公请建祠,用致祝厘。”奏疏上所说的魏忠贤赈灾济民纯属胡说八道,根本没有这回事;还说老百姓为感谢魏忠贤的恩德,在街头巷尾载歌载舞,这也是编造出来的。看朝廷给潘汝桢的回复:“据奏,魏忠贤心勤为国,念切恤民……宜从众请,用建生祠,着于地方营造,以垂不朽。”一个人还活着,就要“垂不朽”,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仅此一家,别无二店。实际上,这份回复就是大权在握的魏忠贤自己搞掂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明朝  明朝词条  传唱  传唱词条  曲子  曲子词条  苍蝇  苍蝇词条  怪异  怪异词条  
明朝

 明朝的监察与司法

监察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明太祖朱元璋将它视为其政权的三大支柱之一。朱元璋即吴王位时便设置了御史台,设左、右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以邓愈、汤和为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