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佤族新米节

  新米节是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低历十月)间,当谷子刚熟时,头人就召集所有小伙子以及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起商定过节的日子。吉日选定后就敲锣打鼓,向全寨子的群众公布:“某日,全寨子的男女老少要起早打扫村寨,要修路搭桥。某日,全寨子要过新米节,招谷魂!”

  过节前三天,头人就安排全寨子的青壮年男子出动修路搭桥,把要驮运新谷的道路、桥梁荃宽修平。这属于公益劳动,也是节日的内容之一。道路、桥梁修整好后,男人们就补谷仓、屯箩、蔑笆等,妇女们则打扫屋里屋外,洗涤衣服、被子等。

  过节这天,全寨各户要到主办节日仪式的头人家中集合。各家各户要送去一碗新米做礼物。然后就邀请三四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将她们打扮得漂漂亮亮,让她们身着节日盛装,给她们一人一只口袋,口袋里备有一只老鼠干巴,一个鸡蛋。叫她们到早谷地里、稻田里去采摘谷穗,一丘田采一穗,一块地里摘几穗装人口袋里。这就是那“谷魂”。小姑娘们拿到谷魂后,就会到主办节日的头人家,然后就杀鸡、杀猪、滤水酒、煮糯米饭,还将小姑娘采回到家里的谷穗,剥上几粒丢进煮的稀饭里去。饭熟后,主办仪式的头人就念祝辞,看鸡卦,然后大家才能吃稀饭、吃糯米饭。大家都知道,这是“迎新谷”的美好日子。过了新米节,大家将喜获丰收,家家户户都能吃上香喷喷的新米饭,老人在家里喝酒、唱调子,年轻人上山打猎或者到野外斗牛、摔跤。当夜幕降临,年轻人踩着洁白的月光,在舞场上唱歌、跳舞,高高兴兴、喜气洋洋。

  佤族新米节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更有较深的思想内涵。节日中佤族对“谷魂”的崇拜,就是对劳动的祟拜。它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希冀,充分体现了古代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佤族人民只靠打猎和采摘野果、野菜来维持生活,还不知道种植庄稼和饲养牲畜。有一天,一位皇帝路过佤族、傣族和拉祜族居住的地方,发现他们不会种植庄稼,于是就吩咐部下给佤族、傣族和拉祜族一些谷种,并且传授种植技术,不知道是为什么,傣族和拉祜族都种出了谷子,吃上了大米饭,可是佤族却没有种出来。佤族头人去找那位皇帝问清原因,那皇帝说:“种植谷子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想种出谷子,获得丰收,就要用人头敬祭谷神。”皇帝教佤族如何祭谷神后,又给了佤族头人一些新谷种。播种之前,佤族头人按照皇帝交给的祭谷神的方法,派人砍了一颗人头,认真进行祭谷神仪式。这一年,佤族真的种出了谷子,而且谷物丰收。这次佤族头人又去找皇帝报喜,皇帝又吩咐佤族头人说:

  “你们种出谷子了,并获得丰收,这是山神赐给你们的。你们用人头祭献山神,山神给了你们谷魂,你们丰收了可不能忘了请山神跟你们吃,山神就像你们母亲一样。”可佤族头人不知道山神在那座山,又问皇帝,皇帝又说:“山神就在山上那棵大树上歇着,你们把那棵大树砍倒了拉回家,凿它,把它敲响,山神听到响声后,就会来到你们寨子中了。”头人回去后,又派人上山去砍了一颗大树拉回村子,可是怎么凿才能敲响呢?男人们想了几天,还是没有办法凿响。有一天,一个妇女见那些男人们在那树旁犯愁,就说:

  “你们不知道怎么凿?”就掀起裙子指着下身,“凿成像我这里就行了!”那些男人真的就按照女人的生殖器官凿,一敲就响。木鼓敲响后大家都来了,就像母亲召集女儿一样。从此,那年丰收就请山神来吃—砍木鼓。为了使来年再丰收,就用人头祭木鼓。可是有一年,秋收时有一妇女背着谷子回家,刚走到半路,路旁的一棵树权挂通口袋,谷子漏了出来。那年户户人家都缺食断粮。头人去问皇帝,皇帝说:“人有人魂,树有树魂,谷有谷魂,你们的谷魂是被一个守雀的孕妇先吃了,另外,你们背谷魂、驮谷子的道路太窄了,当谷子要成熟时,要先把道路荃宽修好,叫谷魂回家才行!”第二年,头人又按照皇帝的说法,等到谷子要成熟时派人去修路、搭桥、叫谷魂,那年也确实丰收。从那时起,仇族就在谷子要收割前先叫谷魂,丰收那年就要砍木鼓、修木桥,砍了木鼓后就要用人头祭。后来,部分佤族地区由于受到基督教、佛教的影响,就不砍木鼓、祭人头了,但还是要叫谷魂。叫谷魂是一种精神寄托,为的是能获得好的收成,以便大家来喜庆。佤族对木鼓的崇拜也是对祖宗、父母的崇拜。

  “新米节”是佤族传统的节日之一。佤族同胞在每年农历的七至八月,要分别过两次“新米节”。七月,早稻开始成熟,过第一次“新米节”。它又称“尝新米”,佤语叫“朋奥”或“波奥”。八月,稻谷大量成熟,第二次过“新米节”。它又称“吃新米”,低语叫“朋挺”或叫“奥瓦”。

  关于佤族过“新米节”有这样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旱谷和金子银子一起住在地面上。有一次,它们为了争夺地皮,金子银子跟旱谷吵起架来,金子银子吵不过旱谷,不讲理,就动手打了旱谷。旱谷生气地逃走了。从此,人们就没有吃的了,饿着肚子。人们啃光了树皮,嚼光了树叶,最后只好吃土,把大山梁子啃凹了。眼看就要吃金子银子了。这时佤族的祖先董就派佤族、拉祜族、汉族去把旱谷找回来。经过多年寻找,终于把旱谷从森林中请回地面来。从此,人们不再饥饿了。金子银子对人犯了罪,没有脸见人,就钻到地下躲起来了,把地面让给了旱谷。后来,人们为了感激祖先“董”的恩情,也为了安抚旱谷的灵魂,每年谷物成熟时,就要举行祭祀祖先“董”和谷种的活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佤族的传统节日—“新米节”。

  佤族过“新米节”,各个地区、村寨没有统一的时间。由于气候的差异,各地谷物成熟的时间不同,因而“新米节”就不可能统一在一个时间里过。一般是各家各户视其谷物成熟的早迟,选择在一天吉祥的日子来过“新米节”。这个日子一般选择在自己的父母或祖父母逝世的属相那天为最佳。意思是请家祖的灵魂回来同子孙后代共尝新米,保佑子孙平安,日子幸福。

  “新米节”的这一天,主人起得很早,准备好过节的鸡、猪、牛肉;然后背起背箩上稻谷地采新谷。路途中,注意聆听动物的叫声。如中途听见麂子或者角布落(一种鸟)叫声,就认为不吉利,马上返回家来,把过节的日子往后推。若无异常,主人就继续上路,到谷地里割数棵谷蓬、采一些谷穗背回家来。先把谷蓬献在神台前,用手把谷穗搓出谷粒,用铁锅炒干,舂出新米,盛在碗或木盘里,撒进一些盐巴,献在神台片刻后放进锅里煮成饭,再舀出米,放上鸡、猪、牛肉,撒上盐巴,献在神台上,请魔巴念咒语,意思是招请祖宗的亡灵回来吃新。保佑家人平安。若无“奔柴”(魔巴)在场,主人就对着神台“啪”地咋丫下嘴,表示祖宗已经来吃了。敬过神的新米饭,一定要让“奔柴”和家里的老人先吃,然后其他人才能分着尝一点。这是家祭的规矩。

  举行家祭期间,不许任何外人进家门。主人让自家的小孩在门外“放哨”。如果遇外人来找,小孩就婉言拒绝进屋:“我家大人不在,请你不必进屋。”来人知情后便自动告退。如果遇到生人有急事要找主人,小孩就嘱客人稍候片刻,立即进屋报告,主人抓紧时间把祭祀仪式做完,祭毕方才开门迎客。

  祭祀仪式结束后,主人把门打开,把自家过“新米节”的消息向全寨人公开,邀请寨子人来过“新米节”。络绎不绝的客人带着各种礼物来祝贺。主人杀鸡、宰猪、到牛招待乡亲们。前来祝贺节日的男女老幼唱歌又跳舞,热烈欢度“新米节”。

迎新谷节

  迎新谷节又称新米节,它是各地佤族共同的节庆之一。布饶人称之为“烈伯耿奥”,勒佤人称之为“西伯耿奥”。“西伯耿奥”直译为嚼谷子(稻子)的意思,“烈伯耿奥”有迎谷(稻)魂意。译为迎谷节较恰当,说“吃新米”或“新米节”也讲得通。佤族迎新谷节是侃族稻文化的一个内容,它源于侃族对稻魂的崇拜与敬祭。时下迎新谷节已正式成为佤族全民族性的共同节日。

  举行新谷节仪式一般于佤历的9一10月,相当于公历7一8月。由于过去佤族各个部落不大统一,他们生活的生态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海拔气候的差异,谷物成熟时间也先后不一。所以过去各部落举行迎新谷节活动有先有后。但共同点都是谷物瓜菜已开始成熟了,人们需要尝新。而在没有举行迎新谷仪式、祭祀稻魂之前,任何已成熟的庄稼都忌讳带回村寨和家里来。

  迎新谷节有寨子(部落)与家庭(家族)两种形式。先举行部落仪式,后举行家庭仪式。全寨性节庆要杀牛、宰猪、泡水酒;一方面作为世俗节日食用;另一方面用以祭祀谷物神灵。另外,还要上山猎获野生动物作祭品,其中少不了的有蟋蟀、田鼠与鱼类。蟋蟀象征动物的起源,田鼠是谷物丰收与家族兴旺的标志;水里鱼类则是雨水之神。(主司雨水的龙公主安永其化身是小白鱼)家庭节庆的祭品不必用牛、猪这类大牲畜,用鸡、蟋蟀、田鼠以及鱼、蟹即可。这些祭牲在它们以献祭稻魂之际,都是神圣的。它们本身也是各种神灵。

  迎新谷要吃“神餐”。神餐分两种:一是在世的全部落成员吃的;一是已死去祖先们吃的。世人吃的神餐要把牺牲的肉切细共米煮成烂饭,然后人人分得一份。在用神餐之前由祭司祈祷众神灵赐予全部落得福安康。祖先神餐,除了混有各种祭牲的肉外(象征性的),还要用“祖谷”做成的新米饭。这是迎新谷最重要的仪式之一。用于祭祀的“祖谷”,一般要单独种在田边或地角。过新谷节也是为了迎接“祖谷魂”回来。

  举行迎新谷节的当天,当冉冉升起的朝阳照耀阿侃山乡时,各家各户的主人已到了自己的田边地头。他们选上蓬大穗长的稻子拔上1一2蓬,掐几棵成熟的谷穗,然后又到棉地里摘下几片棉叶和几朵棉蕾,当然还少不了带回小米(粟)叶和小米穗以及各种瓜果菜蔬。侃族传说粟类与稻类一样的古老,所以要一样的祭祀。迎新者稳妥地把它们装进备用的新挎包里,便可径直回到各家各户。不可以在路上犹豫停歇,也不可以在十字路口站住。到家里后赶快用铁锅把新谷烘干舂成米煮成饭,舀上一勺装在银子做的小碗里,再把盛好饭的小碗置于祭坛上。祭坛上还放置茶叶、棉线、钱币、米、水酒、老鼠头、鱼头、蟋蟀、鸡头和牺牲(牛、猪)的少许碎肉,各种祭品小心谨慎地摆好后,祭司才虔诚地进行祈祷众神灵。

  神餐由头人和祭司们先吃,然后众人才能受用。到了晚上,集体与各家各户都泡水酒。集体水酒在公房里泡。公房外面的集场上烧起簧火,除了各户相互请客尝新喝酒外,人们还在公房里共饮寨子酒。酒足饭饱,火促酒兴。人们围着簧火,载歌载舞,欢庆佳节。这时稻魂归仓,祖魂归家。人神和睦,天地合一。新谷节在歌舞声中结束。此后,人们便可以开镰收割,把成熟的庄稼带回家来。

  下面是接谷魂回家的祈词:

  回来回来!

  我们祭你谷父,

  我们祭你粟母;

  我们赞你棉祖,

  我们颂你小米弟。

  回来回来!

  旱谷与粟魂回来,

  水牛与黄牛魂回;

  饮食之神回,

  财富之神回。

  回归阿祖的归仓,

  回到父兄的老房。

  下仓装不完,

  到上仓装;

  溢出屯子口,

  竹筒里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佤族新米节  佤族  佤族词条  新米节  新米节词条  佤族新米节词条  
茶文化茶道

 六大茶类简介及其功效

我国的产茶历史悠久,按制茶方法和加工方式划分,可将我国的茶叶分为六大类,即白茶、黄茶、绿茶、青茶、红茶以及黑茶。中国自古已有神农发现茶叶的传说,不同的茶,其实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