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立夏食疗养生

  每年5月5日或6日为“立夏节气”,是24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 “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立夏饮食要点

  立夏后气温渐热,心脏的工作强度日渐增大,所以饮食应以顺“心”为主。故宜吃些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养阴清热作用的饮食,宜吃性凉多汁的新鲜果蔬,宜适当饮水和清凉饮料;长夏暑湿之气容易侵扰人体,使人出现倦乏力、食不振、口无味、身嗜睡的“苦夏症”,此时又宜吃些具有芳香开胃、健脾化湿作用的食品;炎夏季节,老年人因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故宜吃些清补食物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作用的食物和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护血管作用的食品;婴幼儿肌体娇嫩,正处于新陈代谢旺盛的生长期,夏季炎热多汗,钙、磷代谢增强,以及锌、镁、钠等随汗丢失,当进食含钙、锌等微量元素丰富的清补食品,促使机体生长。

  孙思邈在《摄养论》中说:“四月,肝脏已病,心脏渐壮。宜增酸减苦,补肾强肝,调卫气;五月,脏脏气休,心正王,宜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卧起惧早;六月,肝气微,脾脏独王。宜减苦减咸,节约肥浓,补肝助肾,益筋骨。”

  在炎热的夏季,忌吃油腻、煎爆等难以消化的食物,忌吃辛辣香燥的食品;素有脾胃虚寒之人,即使炎夏,也切忌多吃暴食生冷性寒之物;妇女在月经期间或产后期间,虽然天气炎热,亦忌食生冷性凉的物品;夏季微生物十分活跃,含蛋白质或脂肪丰富的动物性食品,极易腐败变质,所以,夏季宜少吃荤腥之物,尤其是变质食品,尤当禁忌。

  

立夏喝老姜汤保肠胃

  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的谚语。夏天以喝老姜汤代茶,可以温阳散寒,保护肠胃。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常食生姜有利于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健康,使人益寿延年。生姜的辣味成分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有健胃的功能。生姜还可以抑制老年斑的形成,延缓衰老体征的出现,其美容作用大大超过维生素E。生姜可治晕车晕船:生姜一片贴于肚脐,外贴一张伤湿止痛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生姜也是传统的治疗恶心、呕吐的中药,有“呕家圣药”之誉。

  老姜汤的制作很简单,也很有效。把老生姜切成薄片,用3~10克,喝汤代茶即可。

  

立夏宜食泥鳅

  泥鳅是适宜夏季食用的食品。泥鳅的肉质细嫩,味美富于营养。据测定,泥鳅含蛋白质、糖类、矿物质(钙、磷、铁)和维生素(B、A、C)含量均比一般鱼虾高,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并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被誉为“水中人参”。

  中医认为,泥鳅有调中益气,祛湿解毒,滋阴清热,通络益肾等功效。同时也是消肿保肝的佳品。它对皮肤瘙痒、糖尿病、阳痿、痔疮、癣疥、盗汗、水肿及各类心血管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夏季多食泥鳅有助于小孩生长发育。老人多食泥鳅,可抵抗血管衰老,对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有抑制缓解作用。泥鳅滑液还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立夏食疗养生  立夏  立夏词条  食疗养生  食疗养生词条  立夏食疗养生词条  
茶文化少数民族节日

 吃丑节

 农历七月初四,是台江县番台、巫脚、麻栗一带苗寨一年一度传统的“吃丑节”。  “吃丑”,苗语叫“鲁秀”。它被认为是苗族人民调节劳动生活,预祝五谷丰收的节日。吃丑...(展开)

茶文化中元节

 七月十五演目连戏

 在旧时的绍兴,每年七月十五,都要演出目连戏。  传说七月份酆都城鬼门关打开,阎罗大王让小鬼到人间玩玩,所以这戏是演给鬼看的。演戏的人都是“群众”演员,有的是水...(展开)

茶文化茶文化

 茶马古道的“将来时”

茶马古道已经成为“国保”单位了,这意味着对此古道的定格,说白了,也就是得到了国家层面上对它的肯定。本来“茶马古道”也不过是对西南古道的交通经济文化的一次历史书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