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迎鸟节

  藏人自古以来就把布谷鸟(杜鹃)视作报春鸟、幸福鸟、吉祥鸟,把它的叫声当作报告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丰收平安的征兆来看待,情歌中常把自己心爱的姑娘称做“心中永铭的布谷鸟”,可见人们对布谷鸟的青睐、敬仰、祟拜之情多浓烈。

  藏历推定布谷鸟三月十五日从喜玛拉雅山南边的门达旺返回西藏。这一天,西藏农区的家家户户一早起铺(据说,谁若不起铺,则这一整年都会病卧榻上),带上香草香柏、茶酒点心,去附近的树林里举行欢迎仪式,企望布谷鸟的叫声能带来好运和财富。

  西藏地方政府很重视布谷鸟的往临,每年都要派出僧官或俗官(均得四品或五品以上官位,以示隆重)专程到山南泽当镇(距离门达旺直线距离较近,是西藏温热湿润的地区)附近的恰萨林卡举行迎候仪式,仪式隆重庄严。三月十五日这一天,林卡里铺上红色毡毯,毡毯上摆好了藏桌,藏桌上供满酸奶、油炸果、盖浇酥油人参果米饭、“朝苏玛切”(装满新鲜檐把、麦粒并插有彩色青棵穗的吉祥斗,“朝苏”是供奉、迎候的意思),还点燃两盏黄铜锻制的酥油供灯,称其为“库尤曲美”(意即供奉布谷鸟的供灯)。据说,布谷鸟飞到山南泽当后,先歇在恰萨林卡前面的雅隆“协扎”(水晶般的石崖)上,整理羽毛,梳妆打扮,恢复元气,同时派出一只鸟前去观察。

  这只布谷鸟叫“库达”(布谷鸟派出的报信箭哨之意),它的任务一是观察迎候仪式准备好了没有,二是向林卡发布布谷鸟已到的消息。

  一切仪式就绪,布谷鸟才庄重地飞到供桌前的一株柏树上,发出三声悦耳的鸣叫声,然后飞落到供桌上,品尝各种供品。当布谷鸟飞抵林卡时,林卡处处点燃吉祥松柏,僧俗官员和百姓向它们跪拜,请它们品尝青棵酒、酥油茶和各种供品,求它们保佑雪域雨水充沛、庄稼丰收。

  布谷鸟品尝什么供品,人们是很在意的。如果吃了酸奶,则意味着畜牧业丰收;如果喝了青棵酒,则农业有望有好收成;若布谷鸟只是停留一阵,不好好品尝供品,则会给人们心头留下难以言状的惆怅和不安。

  迎候布谷鸟是远古流传下来的遗风,是藏人自然崇拜的表现,也是认识自然现象的水平提高的标志。

  在开发青藏高原的过程中,雪域藏人积累了丰富的有关鸟的知识。叙述世界形成的早期藏族神话《创始歌》中,鸟类就已经出现:

  天地混合在一起分开天地是大鹏大鹏把天撑高空……藏北聂荣牧区流传的神话说:远古时西藏无鸟,一位在山中修行的圣者发现田野中有七颗大卵,是一大鸟所生。圣者便精心照料这些大卵,夏天泼水,冬天苫毯。好多年后,七只卵突然裂开,从中跳出七只长翅膀的小鸟。

  这一切,都反映的是人类对鸟的自然祟拜。

  在生产劳作的过程中,雪域藏人发现了鸟的活动与季节变化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把鸟与农牧业生产联系了起来,把鸟的活动与生产劳作规律联系了起来,鸟也就成为藏人生产的报时器。《象雄老人口算》一书是藏族最早的历法,其中就有以鸟计算时令的算法:“冬至后过35天,又猪日38天,又紫日37天,再2天又木棍日15天,晚播种末日5天,再过4天始见杜鹃鸟,又过36天早生山羊羔,又过巧天太阳夏至……又太阳冬至7天。按以上太阳南至、北至、鸟和星等日,一年共有365日。”

  西藏着名学者弟巴桑结嘉措在其着于16世纪的《白琉璃》一书中说:“大致节气为:冬至后I个月零7天乌鸦筑巢;此后1个月零8天始见野鸭、雁等;此后15天就是春天,地面渐暖,鹤也飞抵西藏;此后21天水鸥到来,天气日益暖和;此后7天适播种……”

  至今仍受到广大农牧民欢迎并一直采用的藏历,时令也与鸟挂钩,以鸟为一定节令的标志。如现行藏历中说:每年公历三月中旬左右,始见戴胜鸟、大鼠打洞,宜早期播种;公历四月初始见水鸥、雄赶羊鸟,则适宜前中期播种;、·…公历五月初,始见杜鹃鸟,则所有地区耕种完毕。

  藏人从远古时期起,就朦朦胧胧感到鸟与自己的收成、与气候有着某种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布谷鸟飞来时,耕种已完,人们对今年庄稼的丰歉忐忑不安,这时,听到布谷鸟神秘、清脆、悦耳的鸣叫声,不舍是一种抚慰,故把对鸟的崇拜、敬仰全部凝聚到布谷鸟身上,使布谷鸟成为鸟的代表,通过迎候布谷鸟的仪式来表达自己充满期望的心情。这是藏民族迎鸟节的思想基础和功利目的。

  有的寺院也过迎鸟节。如着名的热振寺,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隆重举行布谷供奉日,百余僧人集会诵经颂扬,敬献供品若干,还要跳法舞祈求赐福,进一步神化了布谷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迎鸟节  迎鸟节词条  
茶文化茶具

 浅谈粉彩茶具

提起景德镇瓷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青花瓷,青花以单纯的蓝色描绘于白瓷素坯之上,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然俪很多人不知道与青花瓷齐名的还有种,那就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