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那些我接触过的「小而美」的公司

注:这里的我是【道哥】,推荐理由有二:一是道哥的实力,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是一流的,你能一下子就体会到那种新时代技术牛人的激情与魅力;二是能看到许多小而美的公司,我们有可能在用着他们的产品,却并不清楚他们的故事,当你了解得更多,相信你也会有所启发。

前些天我写了篇「大公司员工的优越感」的文章,但写完后我自己不是特别满意。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顾忌到很多BAT(baidu、ali、tencent)人的感受因此写得还不够犀利,二是在谈到优秀的小公司时因为怕人说是写软文而没有举出实例,因此有些不痛不痒。

但其实当人站在一个很高的平台上时,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无论多么优秀和有潜力的公司,和BAT一比都黯然失色了,这会让人盲目自大,其实你只是站的位置比别人高一点而已,但那不是你自己的。只有脱离BAT的高处不胜寒,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些垂直领域公司的牛B之处。看过这些公司,我产生了一种身处于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的豪迈情怀,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

当我昨天回头看读者的回复时,收到了无数希望我讲讲我看到的那些「小而美」的公司的消息。因此我决定今天抛开成见,冒着被人骂「写软文」的风险,讲讲那些这一年来我亲身接触过的「小而美」的公司。这应该算是免费为他们打广告了吧,但我绝对没有事先和他们任何人打过招呼。以下提到的公司们,你们要是看到了,记得给我的支付宝来点儿打赏啊!

以下对这些公司的介绍全凭印象写成,也没有找他们求证更多材料,要是记错了什么请多包涵。这些公司里,有的已经很有名了,有的你可能没有听说过,但他们都非常的优秀。下面我用随笔的形式盘点一下这些公司,一般来说以下有一半公司你在媒体上可能比较少看到,因为他们很少花钱找媒体写软文。

最近我特别赞同一句话:「商业模式应该在很小的规模下就能验证。」

这句话是「七牛云存储」的CEO许式伟有一次告诉我的,据说这句话是雷军说的。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无论是面向企业客户(B类)的公司,还是面向个人客户(C类)的公司,在其规模仍小的时候,就应该思考清楚商业模式。这一点在B类市场可能比较好做到,因为商业模式简单清晰,就是卖东西。而在C类市场因为「不靠谱的互联网思维」的原因,很多公司早期一味的追求用户规模,免费开道,但忽略了流量变现的方法,因此发展的都不是很健康。

一个反例就是知乎。目前的知乎叫好不叫座,尚未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如果迟迟无法找到盈利模式,那么最好的结局就是卖给巨头。反观豆瓣,现在已经成功的找到了盈利模式。

因此眼下如果一个人想在互联网找工作,有两家公司我会推荐,一个是小米,另一个是豆瓣。推荐小米是因为去小米几乎等同于等着上市,且估值够高;推荐豆瓣是因为豆瓣在BAT之外真正的做出了SNS(靠老板炒股盈利的人人网就不谈了),同时还有电商和O2O的模式做补充,在移动互联网上布局也足够强,因此未来估值可能会很高。

我认可的「小而美」的公司应该至少是验证了商业模式的公司,这样的发展才足够健康。因此面向B类市场的公司会比较多,因为这样的小公司活下来最容易。如果是面向C类市场,至少也应该有过模式的验证,能够准确的预测在什么时间周期内能够止损,这一点对公司的存亡来说至关重要。

扯远了,回到七牛云存储来。七牛和又拍是国内做云存储的两大新兴力量,他们开发了大量的应用SDK,方便开发者直接接入。熟悉这个领域的人应该知道,做云存储必然会做CDN,因此他们的竞争对手是传统的CDN如蓝汛、网宿。但七牛发展的思路和又拍又不同,又拍的发展思路是自己做CDN,和蓝汛、网宿直接竞争。而据七牛的CEO许式伟说,他们只专注做静态资源的云存储,而不自己做CDN。他们广泛与众多CDN厂商进行合作。

许式伟的这一点让我非常赞同与钦佩,因为不是每个CEO都能克制自己的想法,特别是有钱不赚的时候。这一点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保持足够专注,二是让产业链更加健康。许式伟是国内GO语言领域的公认的专家,曾著有《GO语言编程》,他之前曾在金山和盛大从事技术研究,是WPS2005的首席架构师。

我和老许接触后的感觉是,这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男,很低调不张扬,同时极具前瞻性。所以如果你想去一个工程师文化很浓的地方,选择七牛应该没有错。

同样具有浓厚技术背景和理想的公司,在云计算领域有一家新兴的公司,叫做「青云」。

我第一次去青云的时候,发现他们竟然在北京的一个住宅楼里,租了一套房间,摆上了一排电脑。一个可能是次卧的房间被安排成了会议室。我去的时候,他们笑着跟我说,我们公司90%的人都在这里了。这么看来,这家公司可能就十个人左右。

但这是一家不可小觑的公司,我认为未来如果阿里云会被人超越,很有可能就是「青云」干的(当然你们也可以认为我是在扯淡)。青云是第一个在国内把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落地的云计算公司,他们的执行力甩开阿里云几条街。同时他们的计算是按「秒」来卖的,在这一点上,真正的把云计算变成了水电煤。与他们的创始人聊完后,我回头就把自己公司的发展思路改了 — 他们对「云」的理解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但我唯一担心的是他们可能会有点不够接地气,希望是我想多了,听说最近他们拿到了B轮投资。创始人的背景是来自IBM、百度、腾讯,也算是出身名门了,这也是一点不怵和巨头竞争的原因。

突然发现我要写的公司主要集中在云计算相关的领域,可能这与我所在的行业有关,所以接触的公司大多数都集中在这个方向。

青云主要是做企业市场,他们非常注重客户的质量。同样注重客户质量的,在云计算领域里还有一家ucloud,在上海。ucloud的创始人季昕华早年是中国著名的黑客之一,也是我的老朋友。他在腾讯带领安全团队做了很多年,目前腾讯做安全的人都是他当年的老部下。从腾讯出来后去了盛大,曾短暂的担任过盛大云计算的CEO。

盛大云如今已经差不多废掉了,很可惜,当年有机会一度挑战阿里云。据说有个关于陈天桥的段子,说是当年有人忽悠陈天桥做云计算,说盛大有几万台游戏服务器,闲暇时正好用来跑云计算,把计算资源利用起来。结果后来盛大云做起来后,发现游戏服务器达不到要求,要重新买几万台新的服务器,桥哥就不干了,于是就把盛大云挥刀自宫。

季昕华后来就拉上了几个腾讯的小伙伴,一起创业搞了ucloud。最早的资金都是自己垫的,最近宣布拉到了投资。老季在圈子里的人缘超级好,他和七牛的许式伟完全是两种风格的CEO。许式伟性格非常沉稳内敛,本质还是个技术宅男,对虚情假意的社交场合有些厌倦,这点和我是同类人。而老季则能和整个互联网圈的人都混成兄弟,在每一个场合你几乎都能发现他的身影。他永远让人如沐春风,从不会因为你的职位不高而端架子。像他这样的人,一般去参加互联网的会是不用买票的,靠刷脸就行了。

每次和老季聊天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老季在点评百度用19亿美金收购「91」时,就谈到之所以价格这么高,是因为百度的这次收购属于一个「进攻型」的收购;而对360来说,因为自己已经有一个分发平台了,因此收购91只能是一个「防御型」收购。防御型收购的价格肯定会远远低于进攻型收购,因此这个价格在百度来说,也许并不能算高。

再比如老季谈到在市场宣传上,他从来不会把心思过多的放在那些技术性的互联网大会上,因为去那些会的一般都是竞争对手而没有目标客户。他反而会去参加游戏行业的一些年会,因为目标客户都在那里。ucloud目前专注做游戏行业,定位非常清晰。而凭借老季强大的刷脸能力,上海本地的互联网公司客户80%可能都被他搞定了。

ucloud目前保持在100人以下的规模,至今没有开放注册。这也是有讲究的,用老季的话说,很多质量不太高的用户想要用他们的东西,都被他客客气气的请到阿里云去了 — 这些用户会给服务平台带来不稳定性,从而影响到真正优质的客户。长此以往,此消彼长之下,竞争对手的客户质量越来越低,而自己客户的质量则会越来越高。

我第二次听到同样的观点,是来自dnspod的奶罩。奶罩真名叫吴洪声,85年出生的人。他是我所佩服的为数不多的同龄人之一。dnspod目前规模在50人左右,位于山东烟台。其实真的很难想象这样一家公司,它不在北上广、杭州、深圳、成都等互联网公司扎堆的城市,却能一步步爬到行业第一的位置。前不久dnspod托管的域名数超越了万网,成为了实至名归的行业第一。

早在前几年,dnspod以4000万(RMB)的价格卖给了腾讯,据说是腾讯的CTO张志东亲自飞去了一趟烟台,回去后就敲定了收购。我在阿里云的时候,曾不止一次痛心疾首的惋惜怎么不是阿里云收购了dnspod。后来又听说,360的谭晓生也认为没能收购dnspod是最大的失误,因为懂行的人都知道dns对云计算的重要性。4000万的价格相比于一个行业第一来说,确实是一个白菜价了。

奶罩个性非常张扬,是许式伟的另一个极端。他梳着极有个性的发型,穿着打扮从头到脚都是奢侈品。他每次出门去参会时,都会带着(且只带着)一群美女,我从没见他带男人组团出来过。最让我等佩服的是,他对美女们似乎拥有无上的权威,酒桌上只要轻飘飘的一点暗示,美女们就立马二话不说的端起酒杯来敬酒,羡煞旁人。

他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会不停的和你讲他在每个地方的经历。同时他还是一个geek,喜欢玩莱卡相机,最近又迷上google眼镜了。托他的福,我也第一次体验了一下传说中的google眼镜。但要是有个人在晚宴时也一直带着google眼镜,那场面就会显得很怪异了,而奶罩正是一个这样特立独行的人。

dnspod对用户体验的重视是我接触过的所有公司里数一数二的,他们是真的用心在做服务。奶罩信奉「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因此在体验上下了很多功夫。相应的,dnspod几乎从来不主动做广告,而是靠口碑传播,他们也是近期才开始对外扩大了一些市场方面的投入。

与dnspod同样重视产品体验的,还有正在独立创业的程辉,他创立的公司叫unitedstack。程辉之前是新浪SAE的负责人,目前在独立创业做私有云。这又是一个许式伟一般的技术男,但没许式伟那么闷。程辉的公司立志于提供开源技术的商业化解决方案,就像国外的redhat做的一样。

至少有两点让我觉得我应该提到程辉和他的团队。一是这个团队目前在openstack上的贡献在全球能排进前十,二是他们拿到了红杉的投资,A轮哦!红杉的投资有多难拿懂行的应该都知道,而程辉的要求可能也只有这种国外的VC才能满足。他竟然准备纯烧几年钱,迟迟不发布商业产品,且完全不考虑赢利,一心一意只为了做一个很好很稳定的产品。用他的话来说,他不愿意提供一个不稳定和不成熟的产品给客户用。

最近一次和程辉聊天时,他在开源领域和云计算方向上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和这些聪明人交流时总能有很多收获。目前他的公司只有十多个人,基本上都是工程师,很贵的工程师哦,程辉跟我抱怨。虽然有一点点担心他这样的烧钱速度与「不接地气」,但我还是希望他能走的更远一点。

同样是依赖「很贵的工程师」的公司,还有一家叫云络的公司,位于上海。比较好玩的是这是由几个外国人创立的公司,结果他们的创始人来我公司交流时,一张口就是流利的中文。

云络的主要业务是系统代维,以及架构优化咨询。人家也是一家有「愿景」的公司,他们的理想是「运维全世界的服务器」。我从没想到过在「代维」这样「土」的行业里也能诞生这么专业的公司。他们是阿里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阿里云把他们没精力做的客户都推荐给云络了。

云络的销售模式都是线下,而且服务没有明码标价,都是case by case的谈价格,卖得还挺贵。

云计算行业相关的公司就介绍到这里吧,下一篇聊点其他行业的。

嗯,一起关注道哥的后续文章吧!

文/道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接触  接触词条  那些  那些词条  公司  公司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