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焦虑经济学:未来社会需要梦想师

焦虑经济学:未来社会需要梦想师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未来的工作都与压力有关,而且变得相当情绪化,你准备好了吗?别紧张,这是好事!)

我希望得到梦想师的帮助。

周日,我终于明白“梦想师”原来是靠猜出你的愿望来赚钱的一种职业。好吧,我知道你未光顾过。亚莱·罗素·霍克希尔德在纽约时报文章中引用梦想师凯瑟琳·齐格勒在帮助客户找出她的愿望时说的话,对话过程大致是这样:

你想要什么?“一间大房子。”

你住在大房子感觉如何?“很平和。”

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你觉得平和?“在海边散步。”

你有没有试过在你住过的地方散步时想起了大海?“有,肯定不只一次。”

你为什么喜欢散步?“因为我听到流水的声音和感受到四周的绿树。”

在搞清楚她真正想要的不是一间大房子,而是大房子带给她心灵上的平静之后,这位客户决定建一间小屋,并在周围种满绿树。客户的这个决定无疑为自己节省了数万美元,虽然最终花费还得取决于树木价格。梦想师也赚到她应得的报酬。

***

霍克希尔德告诉我们,两代人以前,社会还未出现诸如梦想师、约会公司、命名设计师、人生导师、派对司仪和扫墓代理之类的职业。今天,他们到处都是。

这样不好吗?霍克希尔德认为不容乐观。她警惕我们正在进入情感空白的黑暗年代。焦虑的我们努力工作赚钱,再拱手相让给帮助我们减轻焦虑的人,耗费了我们大量的家庭时间,使得我们更加焦虑。显然,花钱解决情感和心理问题将我们变得情绪失控,象个疯子一样。

或许她说对。但我的想法刚好相反。我认为梦想师这种职业听起来不错。我喜欢派对司仪。我目前不需要人生导师,但我不介意未来有这样的需要。梦想师的兴起并不意味社会真正的阴暗一面开始出现,而是说明近代史上最美好的长期趋势还将继续下去——当我们还在指责近期不景气的经济时,突然出现的繁荣景象往往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滋养我们的神经

食物显然不是梦想师工作的切入点,无论如何,食物始终还是我们的必需品。10万年以来,所有的社会都以食物生产为重。生产力不足是我们实际工资在工业革命之前数百年(或者数千年,甚至数万年)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之一。图中世界多个城市勉强糊口的工资水平让我们明白何谓经济学家所称的马尔萨斯人口陷阱。当人口骤降,例如黑死病瘟疫之后,工资会上升。当人口增长,工资随着时间大幅下降至糊口水平,即下图Y轴“1”所示位置。

近几个世纪以来,普通家庭70%的收入用在食物上,这些国家70%以上劳动人口从事食物生产。当工资徘徊在糊口水平时,你的大部分钱财和时间花费在种植和饮食上,你又怎能在服务行业有所创新。可以肯定16世纪的德里不会出现梦想师职业。同样道理,你别指望马里盛行瑜伽,海地也不会有“派对司仪”。这些行业都是奢侈品,只有富裕和高效生产方能提供。

那么,为啥突然间我们能够提供这些服务呢?在19世纪早期,情况发生了变化。工资开始上升...而一直在升。工业革命始于英国,并迅速漫延至全世界,我们种植粮食的产量提高了,货物运输的速度加快了,家庭取暖不再成为问题,许多其它工作也提高了效率。

高效象着了魔一样挥之不去。长期以来,我们没想过零售业的效率可以这么高。现在,我们的零售人员非但没有增加,甚至还在减少,我们却能买出比以往更多的商品,归功于沃尔马和互联网。今天,我们也没有想过可以提高医疗保障和教育的效率。如果历史继续重演,高效的魔力同样会在这些庞大产业所向披靡。或许它们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

最近,增长最快的职位多数出现在医疗保健领域,最严重的成本通胀发生在教育行业。经济各个基础行业完成效率革命后,医疗保健和教育又将会怎样?我们需要减少医生和教师的数量,我们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我们不能依靠软件或者印度的外包来完成。我们创造的职位需要本地化、个性化和情感化。我们创造的职位需要象梦想师一样特别和富有人性。

马斯洛的职业分层

1943年,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堪称现代科学奇葩的《人类动机理论》。70年后,马斯洛的需求分层成了基础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同样是我们理解从农民到梦想师的职业演化分析的优秀框架。

几乎整个人类历史,多数人通过劳动满足自己对食物的基本需求。食物成了马斯洛金字塔最基础的层次。现在只有象美国和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才能做到仅靠少于3%人口从事农业就可以供养整个国家,其它劳动者则从事金字塔上面各层的工作。

据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称,自1990年以来,政府服务、医疗保健和教育占了全部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现代政府服务主要包括国防和保险。医疗保健和教育是培育和保护人力资本的服务。这些职业类别刚好位于马斯洛金字塔的第二层。

如果这些行业的就业率降下来,马斯洛职业理论认为靠近金字塔顶层的位置将出现新的职业。我们将动用许多许多的人帮助我们解决爱情、信心和自尊方面的问题。我们已经在做这种事情。

霍克希尔德的报告指出:“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有2500名临床心理学家。到200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7.7万,另外还有5万名婚姻和家庭治疗师。”20世纪40年代,社会还未出现人生导师。今天,大约有3万名。几年前,没有人听说过梦想师。现在梦想师甚至上了纽约时报周日评论的封面。

你的额外收获:我们已经找到廉价的方法提供马斯洛金字塔最底层的全部需求。因此我们有更多的金钱可以投资到金字塔更高层次上。

***

亚莱·罗素·霍克希尔德在泰晤士报上总结:如果梦想师让我们躺在沙发上,然后发问:“这就是你想要的社会吗?”我们会说什么?

当然啦!梦想师不会象制造焦虑的心理学家那样为我们创造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的良策考虑了人类由来已久和生生不息的根本需求。基本需求只在现在才出现在市场上,因为我们只在现在才有足够的金钱可以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

对我来说,如果不算奢望的话,我们都希望达到这种程度的富足:食物足够便宜、有藏身之所和负担得起医疗开支,以及我们还有余钱支付“更高级”的需求。与其害怕焦虑经济,我宁愿张开自己焦虑和颤动的双臂拥抱它、接纳它。它是财富的象征、昔日的奇迹,有史以来唯一一次,我们终于有时间和理由去争辩我们是否应该花费更多的金钱解决我们的精神问题和直接对我们的幸福进行投资。

译者 celeron200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焦虑  焦虑词条  经济学  经济学词条  未来  未来词条  需要  需要词条  梦想  梦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