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数字化生存》需要重写吗?

 

让历史了解人们在某个时空点上的想法如何,更为重要。只不过,互联网在中国和世界的18年发展历程,让我们了解到时空被压缩得何等厉害。

《数字化生存》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教授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所著的一部有关信息技术革命的未来学著作,1995年甫一出版便高居《纽约时报》排行榜,其后被译成4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引起轰动。 

此书被誉为“信息时代的教科书”,作者尼葛洛庞帝则被《时代》周刊列为当代最重要的未来学家之一。尼葛洛庞帝是时下国际社会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社会生活转变的主导人物,他一手创办的媒体实验室已成为全球信息化进程中新思想和新技术的策源地。 

《数字化生存》描绘了数字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娱乐等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其中值得深思的问题。贯穿本书的一个核心思想是,比特,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数字化是当今世界一个重要而新鲜的话题,但从生存高度、社会意义上探讨这一话题,是尼葛洛庞帝的首创。他向读者展示出由原子到比特的变化的巨大影响。

自从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上世纪60年代出版了有关信息社会的经典之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以来,公众竭力试图理解电子时代信息产业的发展。然而,这么多年中,还没有一部著作像《数字化生存》这样,在如此宽广的层面上启发我们对今日世界及其未来的认识。

此书不仅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涉及信息化应用领域的许多根本性和前瞻性问题,如电信和有线电视对未来网络的影响,人与计算机的双向交流,商用信息技术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贸易概念的演变等,对如何发展信息基础设施、推动电脑的普及应用,从而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数字化生存》风格简练,语言生动,也是一部很好的科普读物。

对中国读者而言,这部著作让人感受到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最前沿的脉搏,也从中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它对各行各业思考信息革命的挑战给予了有益的启迪,对普通读者开拓视野、转变观念也有很大的帮助。自从1996年它由我翻译成中文以来,累计销售逾百万册,成为中国人迈入信息时代之际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 

到2014年,《数字化生存》中译本出版已近18年,这18年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18年。18年内最大的变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18年前中国人还不知风险投资为何物,中国互联网公司还没有在纳斯达克上市;而18年后,互联网已经深深地根扎于中国的土壤,有了中国特色、中国个性和中国底蕴。二是互联网用户呈爆炸式增长,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突破6亿,居世界第一;网站达400万个,网站访问量仅次于美国;手机用户达12亿,移动网络用户超过8亿。

放眼全球,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饱和,而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发展仍然很迅速。到2014年年底,四分之三的欧洲人,美洲人口的三分之二,亚太地区人口的三分之一,非洲人口的近五分之一,都会接入互联网。我们的地球正在被快速缩小。

6月25日,尼葛洛庞帝再一次来到北京,参加百度的The BIG Talk。在会上,他又被问到以前他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数字化生存》出版后到现在,哪些预言实现了,哪些未实现?答案或许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实现了的预言是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事实上,世界的数字化进程比尼氏预想的还要快得多。尼葛洛庞帝说,曾经一度,他认识在互联网上的每一个人,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是的确,我们都见证了这些年来,电脑由“贵族”的拥有物变成平民的消费品,“数字化生存”也由概念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其次,有关电脑使用的容易程度,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是,网上的音频、视频质量越来越好,电脑的计算容量越来越大,移动设备使用了触屏技术;坏消息是,人机界面并没有出现大的突破,“老祖母也能轻松自如地玩电脑”的愿望未能实现。

在《数字化生存》中,尼葛洛庞帝曾说,电脑业面临的下一个挑战远不止是为人们提供更大的屏幕、更好的音质和更易使用的图形输入装置。这一挑战将是,让电脑认识你,懂得你的需求,了解你的言词、表情和肢体语言。“将来的电脑将能够观察、倾听,不像一台机器,而更像一位善解人意的仆人。”

尼葛洛庞帝知道,今天的电脑离此境界还相差很远。例如,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仍然停滞不前。人们对于语音识别技术的期望曾经很高,憧憬十年后能够方便地与互联网终端交流。而现在,尽管我们都知道打字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界面,我们却仍然不得不熟悉敲键盘、点鼠标这些非自然生活中的动作。

第三,对互联网使用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永远在线”,而这离不开无线通讯。尼葛洛庞帝虽然预测到了触屏、电子书和个性化新闻,但他低估了无线的重要性。无线改变了人们使用电脑和网络的方式,没有一个核心的发射塔,没有一个总的开关,不用这些东西,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各个地方的连接。尼葛洛庞帝为此修正了他的观点,表示中国以及全球互联网最大的机会,在于无线宽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网络公司将无一不靠此赚钱。

而尼葛洛庞帝所指的无线宽带将基于P2P(peer to peer)也即对等网络技术:现在,流通于互联网上的信息都存储在几个中央单元上,而P2P技术使存储在每台个人电脑上的未经锁定的文件和数据连接到互联网上成为可能。在P2P系统中,比如说属于两个互联网用户的两台电脑,可以不通过像Yahoo这样的大型网站而直接连接。

这样的宽带技术并不是遥远的梦,它可能很快使你的网络生活产生意想不到的便捷。这种现象并不是只在大城市中蔓延,它会遍及全球的偏远地区。随着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和其它设备融合了Wi-Fi类型的链接,这场运动将会无需建立更多基础设施就可以再造和扩展互联网。

尼葛洛庞帝曾经说过,《数字化生存》写作的时间不到六个星期,而当时连网景公司都还未成立。如今,网景作为一家公司已经消失了,所以《数字化生存》的内容已经非常老旧——或许从网络时间的观点来看,那是一百年前的东西了。不过尼氏并不打算改写这本书,因为“那种感觉就像你重写一封情书一样”。让历史了解人们在某个时空点上的想法如何,更为重要。只不过,互联网在中国和世界的18年发展历程,让我们了解到时空被压缩得何等厉害。

众所周知,尼葛洛庞帝先生是一位未来学家。未来学是一门有风险的学问,因为毕竟没有人手握水晶球。然而,当你在帮助创造和分发未来时,你将更容易预测未来。正如尼葛洛庞帝的那句名言:“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数字化生存》需要重写吗?  重写  重写词条  数字化  数字化词条  生存  生存词条  需要  需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