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万字长文:交易心理分析读书笔记,慎入!

今天咱也来个标题党。看了四遍,听了一遍,趁着有时间终于动笔写这篇读书笔记了,真的,这本书对我的启发无以言表。不多说了,进入正文吧。

本书的前言写的并不好(不是作者写的),我甚至怀疑这位先生并没有仔细读过这本书,所以写的很笼统。当然这并不妨碍这是一本好书。这本书的内容,解开了我交易多年来的一些困惑,我并不是指交易方法、理念以及市场分析,而是交易结果(或现实)与我期望不同的时候那些困惑。我当然知道这与心理有关,这也是为了我在看了《100倍超级强势股》这本书之后专门写了一篇关于心理控制的读书笔记。当然,看完本书后,我发现我的认识还是太浅薄了。浅薄之处在于“控制”二字,控制就不是真正的接受,就是带有强迫性质的,我知道开始的训练交易心理的时候,这种强制性是必须的,但多年过来,我依然有受困于消极和痛苦情绪左右的情况出现,就说明还有不太对劲的地方。只是我不知道这不对劲的地方是什么,怎么解决,所以我坚持的比较艰难,有时候还会出现不遵守纪律和方法的情况。这本书给了我答案。我是喜欢弄懂来龙去脉再去行动的人,庆幸,这本书将这些都讲清楚了。

提醒一句,如果有朋友想去阅读这本书,千万别觉得作者写的太啰嗦,交易心理和赢家思维是需要不断强化的。下面的内容,我尽可能结合自己的体验将10万字的内容精简成一篇文字,但请注意,你知道了这些内容并不代表你一定可以做到。

一、基本面、技术面和心理面三者结合构成了交易交易系统的铁三角

在第一章节中,作者谈到基本面分析为什么不再成为主流(原文是除了少数,与世隔绝的学院派人士,“纯粹”的基本面分析人士几乎绝种了)。这里我有点不同意见,可能是美国与国内对于基本面分析的定义不太一样的缘故,原因就不做讨论了,我也不知道美国人怎么炒股,咱们就事论事就行了。作者认为基本面分析就是“对于股票、商品或金融产品,基本面分析尽量做到综合考虑影响供需平衡或不平衡之间的所有变数。基本面分析人士利用基本的数学模型来衡量不同因素的权重(利率、资产负债表、天气情况以及无数的其它因素),以预测未来价格应该在什么点位。”这一看就是很学术派的东西,而对于交易者而言,预测价格是最要不得的做法了。按照这个定义,基本面分析自然没什么用,原因很简单,就是不赚钱。但我基于自己的体验来说,基本面分析很重要很重要,它研究的是股票的内在价值,这就是股价的“锚”。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价投可以越跌越买,而且亏多少都不走,这个底气是从哪儿来的,就是基本面分析出来的股票价值。除了结论是错的,那么这些价投可以一直持有下去,而不是股价涨跌决定结论是否正确,而是股票的内在价值没有如研究那般成立决定的。

我认同的基本面分析,就是基于股票的现在对未来的预测。请注意,这里我也使用了预测这个词,但与上面说的预测并不相同,这个预测不是对价格的预测,而是对股票价值的预测,是对公司发展的预测,是对行业或国家未来的预测。做投资也好,做交易也罢,都是交易者对于未来有个预期,我们现在买入就是因为未来可能会上涨(当然,后面会提到如何管理这个期待,使其不至于影响我们的交易)。所以这种预测必须要有。这个中的玄妙之处是很有意思的,但也很难描述清楚,后文我再尝试着做个说明。总之,基本面分析很有用,这是你做交易时持股的最大底气来源,因为它解决了股票“应该”多少钱。

但是我也认同,不管是哪一种基本面分析的定义,只靠这个是不能持续一致的赚钱的(请注意,我说的是持续一致,这才是最难的地方。实际上如果不追求持续一致的话,我们根本什么都不需要也能赚钱,甚至是连续多笔交易实现盈利。不明白的想想15年牛市的时候多少新手冲进来赚了个嗨)。有多少人信誓旦旦的说要等到某个股的价格到多少却没能坚持下来的,其中不乏有很多基本面分析高手。雪球这么大,价投成功的也不过寥寥数人。最关键的是,这些成功的人,包括巴老在内,支持他们持股并赚钱的也不是基本面分析本身,他们有着众多的其他特质。

相对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弥补了基本面分析的不足,它解决了我们对市场的“现在”的认知。单靠基本面分析,即便我们知道股票应该是多少钱,但股价却经常不是多少钱,这是“现在”,这是现实。技术面分析弥补了基本面分析的“应该”和“现在”的“现实差距”。我们经常说选股和择时,前者如果说代表了基本面分析的话,那么后者就是技术面分析。简单说,基本面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技术面告诉我们现在如何,并告诉我们如何利用应该与现在的差距来实现赚钱。诚然,技术面有这些优点,但为何纯技术面大师少之又少。好歹基本面分析的代表——价投派,还有股神撑腰。事实上,大部分交易者在学习了技术面分析并使用的时候,经常会有这种感觉:“你感觉有无限的赚钱可能,但实际上你赚不到,理想和现实有差距,你感到不满意。”往往是往前看走势图一目了然,往后看走势一脸懵逼,或者是看着已经走出来的K线图,恨不得砸自己一拳。

基本面和技术面单一都不行,那两者结合起来是不是可以持续一致的赚钱了。我想说的是情况要好太多太多了,但依然是不可以。试想这种情景,一只股票,你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其基本面和投资逻辑,觉得简直就是完美,同时你看准了一个绝佳的买入位置。结果却是股价破位下跌。它越是下跌,你就越急着找积极的信息来支撑自己之前的判断,直到它跌的你受不了的时候,你割肉了。结果股价扭头向上。事后来看,这只不过是挖了个坑而已。这就搞不懂了,明明各方面都很完美的股票,事后看也确实大涨了,为什么我却没赚到钱。

因为市场中还有很多的变数我们没考虑到,可能这只股票被某主力机构控盘了,在股价上涨之前,主力想看看还有没有干扰自己拉升股价的力量在,所以选择了洗盘。可能是大盘太烂,市场环境不好,大家选择了用脚投票,把一个明明很好的股票给错杀了。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多了,多到人力无法穷尽。

这个时候,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学习新的市场分析方法,以求得分析更多的变数,一条是学习如何重新定义交易行为和交易心理,真正地接受风险,不再害怕风险。只是后者对交易者而言过于隐秘了,大部分人都选择了第一条路,比如我。因为市场的不确定性,会让我陷入分析确定性的路,虽然事实上确实有很大用处,但毕竟不能完全避免不确定性带来的亏损和失败。这种时候,我们对于亏损和失败的态度和心理成为了关键。事实是当我学会了诸多的东西——主力分析,大股东行为分析,缠论等技术面分析,财报分析,逻辑风口分析——之后,却依然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我几乎走到了学习的天花板了,所以我需要转向第二条路了。

无论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面分析,都是市场分析。我对市场做了分析,期待它将要发生什么,但我实际进场时并没有获得如我预期的那些钱,也就是说以为自己赚的钱和实际赚的钱(甚至可能是亏钱)之间是有差距的,可以称之为“心理差距”。“现实差距”可以通过基本面和技术面相结合的方式做弥补,“心理差距”则需要从交易心理入手,从培养我们自己的持续一致的赢家思维入手。作者也适时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区分持续一致的赢家和其他人的决定性特征是:赢家有一种思维——独特的态度——能让他们保持有纪律、专注、更重要的是在不利状况下保持自信。”

二、我们的交易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请注意,我们在交易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里,我结合本书只谈因为交易心理而产生的交易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中存在的诸多的诱惑,哦,抱歉,准确的说市场只有中性的信息,是我们对市场中这些信息的定义和解读导致了诱惑的出现。这些诱惑产生于我们的心理,又影响我们的心理,故而导致了不少的交易行为错误。当然,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详细说明了交易的诱惑和危险的心理学原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原文。我相信有经验的交易者早已经领教过了这些诱惑和危险,也是基于这种体验,你们也一定明白在这种几乎完全自由的市场中交易并成为持续一致的赢家,就需要一定的标准、原则和框架(统称规则)来指导我们做交易,并通过克制和自控来执行他们。但这就引发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不愿意制定规则

其实这个问题说准确些是这样的,我愿意制定规则,就是不愿意执行。我愿意是我觉得规则确实有效,不愿意是因为执行规则真的很痛苦。

问题二:不愿意负责任

我们可以自由的决定交易的开始、过程和结束,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承担所有结果的责任。但是当现实与目标不符的时候,拒绝承担责任或逃避责任更受到我们心理保护机制的青睐。所以才会出现计划了两个小时的交易,却比不过第二天某人的一句话。

问题三:对随机回报感到上瘾

我知道有不少短线交易者存在这种问题。看起来他们也有较为固定的模式,但可能是模式不够细致和严谨,加上短线容易赚到快钱,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对随机回报上瘾,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意愿去改善自己的模式。

问题四:操心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

原文是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我觉得我这个说法更好理解。市场是你无法控制的,虽然你分析的好像是这么走,但事实经常相反,即便你通过学习提高了准确率,但依然是有失败的时候。与其操心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事儿,不如做好自己可以控制的事儿。自己能控制什么,能控制我们对市场信息的认知和理解,也能控制我们的行为。

作者列举的以上这四个问题,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于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当中。由于市场本身的信息都是中性的,通过我们的解读和定义,定义出了风险和机会,这些风险和机会导致了相应的交易行为。也就是说,我们的交易由我们对市场的定义和解读而行动,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心理的内部环境与市场的外部环境之间有了互动,不管我们的心理是否有解读、有定义,市场的外部环境都是那样的,所以本质上,风险和机会是出自于我们的心理结构,那自然也会受到其他心理结构的干扰和影响,比如上述的那些问题。想要解决这些我们的心理机制对我们的看似保护实则却影响交易的行为,需要改变我们的态度和认知(心理环境或心理结构),即我们对交易结果有完全的责任,我们完全接受风险。

三、接受风险才能承担责任

接受风险,也可以换个说法,叫接受(交易)结果。我们之所以不想在交易前制定计划,不想止盈止损,就是因为我们不能接受风险。

通过学习对市场信息的解读和定义就能提高成功率,这是对的,但是这里有个似是而非的解释,那就是我们误以为学习了对市场信息的解读和定义就能避免亏钱与这句话是相同的意思。只可惜有很大不同,就好像我们看着挂在天空的大大的月亮跟登月那样不同。看到月亮,似乎触手可及,但实际却相差万里。学了解读市场的方法,是可以提高交易的成功率,但依然无法避免失败,想必多年来埋头苦学的交易者与我一样有深刻的体会。眼看着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被市场无情的打脸,那滋味相当不好受,所以很自然的就想逃避责任了。这里插一句,希望在市场中有所作为的交易者在交易失败后,会振作精神继续学习补充自己对市场分析的不足,这是很自然的反应,可惜也同时是一个逻辑陷阱。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市场的风险无法避免这一条最基本的市场特征。这种逻辑陷阱很容易迷惑人。因为我们通过学习之后会发现交易的成功率确实会变好,既然有效果那就是对的路。但同时也经常会失效,这会让我们觉得方法学的还不够多,继续陷入这种陷阱当中无法自拔。

我们不能完全的接受风险,是我们的恐惧和轻率心理作怪,这种心理其实也是我们的心理保护机制。当外界有什么事情与我们的心理世界的认知不符的时候,这种机制就会启动,以保护我们不受外部环境的伤害。比如有一种病叫选择性失忆。在受了重大打击之后,有人会忘掉这个打击发生的所有事。可惜,这无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初入市场的新手,可能是因为多是牛市时期进来的,所以他们对于交易的概念还停留在买什么都能赚钱的阶段。这种概念会让他们觉得交易没什么难的,钱就在那里,我伸手就可以拿到。虽然这种概念并不对,但他确实是在一种无忧无虑的状态,他无需证明什么,也无需计划什么,他就可以赚钱。但最终是会亏钱的,是这种轻率的态度让他亏钱了,他并不懂得如何解读市场信息,他觉得不需要。亏了钱,他会怪自己吗?不会,他会怪市场,所以他要研究市场,学习方法。这种时候,他已经从那种无忧无虑的状态转向了如何避免亏钱的痛苦上。而这种痛苦无法避免,就导致我们越是怕犯错,越是容易犯错,越是怕痛苦,痛苦越是找上我们。这样我们的态度也变得从轻率到了恐惧。

接受风险意味着接受交易的结果,同时不能带有情绪上的不安或恐惧。你不能说我已经接受了风险,你就真的接受了风险。这并不是简单的心理暗示。不然为何很多交易者多年来依然存在着这些负面情绪。这些经验众多的交易者可不是什么初出茅庐的新手,他们肯定早就认同了风险的客观存在,但依然无法克服心理上的恐惧。你必须明白市场是中性的这个道理,市场不会威胁谁,也不会制造威胁谁的信息。如果没有什么在威胁你,那么你也就不需要勇气来克服什么了,因为你本身就没有恐惧。如果你没有压力,何必需要钢铁般的意志?如果你有合适的风控手段和监控体系,你也不用害怕变的轻率,也就不需要自我抑制什么。

做到这些很难,因为我们的心理态度和认知是很难控制的,它是多年来的个人经历逐渐形成的。有个词儿叫固有偏见。多年来的经验(别人灌输给你的或是你亲身经历的)已经成为你的信念,你的切身感受,你就是这么想的,怎么可能强迫自己说变就变呢。通常来说,在生活中,我们都是经历过与自己的经验完全相反的重大事件的发生,才会有态度上的转变。在交易中,更难办到。因为我们什么都不懂也可以在市场中赚钱,快乐与痛苦的交替出现让我们有了盲点,看不到应该看到的东西。所以,想要接受风险,想要形成接受风险的信念,想要改变固有的偏见,需要做很多事情。

四、认知市场

市场是中性的,不会制造快乐的信息,也不会制造痛苦的信息。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它们仅仅是信息。

这句话是我要说的第一个事实。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从心理学的本质上进行了说明,我想没这个必要,其实很多人都明白这一点,但交易过程中通常我们不这么想。试想这种情景,我刚买了就掉下来了,好像主力(这里主力背了锅,其实是市场的信息)差我那几万块钱似的。这种话我们可以在多个微信群里看到。这句话含有一些深意。第一个,市场和我对着干,它对我是有威胁的。它对我有威胁,我就得反抗。所以有句格言叫做不要和市场对着干。但事实上,市场根本不关心任何人,它只是客观的反应所有交易者的集体行为。卖的比买的多,股价自然下来,反之股价就上去。按照这句话的说法,主力根本不关心你的几万块钱,他们也根本不可能知道是你在那个时间买了多少。但是你却已经形成了市场对我有威胁的想法,这种想法开始是不服气,后来是气馁,再后来就是认命或者转向拜师学艺再来报仇。第二个,期待蒙蔽了事实。我们往往更容易记住自己的失败和错误,因为这让人印象深刻。试想一下,你满怀信心的买入了股票,结果刚买完就下来了,这种打击不说让你愤怒吧,但起码是郁闷的,那自然印象深刻。其实你买了之后就上涨的次数一点都不少,只是你都不记得了,你只记得买了就跌的郁闷感受了。是股价上涨的期待让你产生了负面情绪。同样,我们也容易记住那些让我们大赚特赚的股票,甚至多年后也能说出哪一天买的,怎么卖的,赚了多少。比如我至今还记得我的第一个翻倍股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各种细节。比如在2015年牛市期间和在股灾期间,我都清楚的记得自己那几个最赚钱的股票的操作和最亏钱的那几个股票的惨状。可惜,以上这些都不与真实的现实相符。

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市场的机会和风险按概率分布的。

这句话是我要说的第二个事实。市场最基本的特征是不确定性。它可以发生任何事。单以A股论,3600只股票,可以有多少排列组合,再把每一只股票的涨跌都考虑进去,又有多少种不同走势的组合。而每次收盘的时候,大盘点位就定在某个点位上了,可以说是这些股票的所有涨跌起落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那个点位。更不要考虑市场外部作用于市场的各种情况了。所以这就跟猜硬币没什么区别,当然,市场是有逻辑的,学习方法和逻辑有助于提高成功的概率,但我们无法改变市场的不确定性。固然,你可以持续不断的盈利或亏损,就好像你也可以连续不断的多次猜中硬币一样,但这不代表市场是确定的,否则,市场就不会波动,也就没有机会存在了。连续多次并不是持续一致,你总有不对的那一刻。

每一笔交易都是独特的,其结果是按概率分布的,但在足够大的样本中,其结果却又是持续一致的。

这句话是我要说的第三个事实。因为上面的两个事实,所以我们每一笔交易都是独特的,虽然它们看起来是一样的。以技术面买点为例,股价突破长期均线买入容易上涨。这是众多的历史行情归纳出来的方法和买点。同是这个买点,因为在买点出现的那个时间里,关注这只股票的交易者不同,因为市场整体环境的不同,也即除了股价突破长期均线这个变数之外的其他N种变数你都看不到,可能有些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完善买点方法可以看到的,但依然还有很多你看不到的。作者举了个例子,一位技术面分析专家教给一个有四十年经验的投资者技术买卖点的方法,这个方法是趋势线。他说价格到达这条线的时候就会向上。这位投资者说那可不一定,只见他打电话给经纪人说卖出某商品200万。几秒钟后,只见价格瞬间跌破了趋势线。所以作者说只需要一个交易者与你的看法相反,你的买入可能就会失败。因为变数太多,所以每一笔交易都是独特的,不同以往的,即便它们看起来是一样的。

但同时交易结果是概率分布的(因为不确定性,所以是概率),同时足够大的样本交易下,结果却又是持续一致的。还是说股价突破长期均线买入这个例子。请注意,方法并没有说买了一定涨,但我们在交易时会选择性的忽略这一点。在同一天,我们选了三个突破长期均线的个股,同时买入,可能只有一个是赚钱的,另外两个可能一个是亏,一个是平。可他们都是突破均线啊,为何结果如此不同。这种时候,我们通常会进一步的学习方法,比如,哦,原来赚钱的这个业绩好,但可能第二天业绩好的开始下跌,另外两个开始上涨。我们就这么无休无止的轮回下去了。但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选择更多的样本就会发现,原来突破长期均线的个股确实是容易赚钱的,可能10次里有6次成功。

我选择一个粗暴的方法,每天随机选择一个股票,不管位置业绩等方面,直接买入。虽然我没有试验过,但我想坚持几个月的结果并不像你想的那么糟。这个方法就是博概率。前些年不是有这样的例子嘛,一张都是选择题的试卷,大学教授可能还不及格,而不识字的人靠蒙都可能比教授的分数高,这是一个道理。学习交易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提高成功的概率,但这不是你能够持续一致赚钱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在作者的想法中,我们并不需要过多的市场分析方法,只要有一个交易系统就够了,这个交易系统只需要包括买卖和风控。因为机会是概率分布。

交易中,我们犯的最常见也是成本最高的错误是三个,即不提前衡量风险、不止损或没有兑现利润的系统。这三个错误就是误把自己期待的目标当成了既定的现实,既然你认为市场下一步会这么走,那你肯定就不会防范市场的不确定性事件出现。而其出现时,你就变得痛苦。所以作者才会一直强调这样的观点,即你不必知道市场下一步怎么走也可以持续一致的盈利。换句话说,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下一步怎么做,或者是下一步如何与市场互动。

以上三个事实才是最真实的对市场的认知。而我们的交易无法持续一致的盈利的原因就在于心理方面。既然市场是中性的,没有威胁的,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威胁。既然机会呈概率分布,且长期下来结果是持续一致的,为什么我们无法持之以恒的按照方法去做。其实这就是心理投射,也叫预想,说白了就是自己吓自己。因为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所以没有100%确定赚钱的交易,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否害怕,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换句话说,只要你做交易,就要承受风险。所以,我们要专注机会,因为我们感觉到的风险威胁是来源于我们自己,而不是市场。当然,这并不是说不需要在意风险和威胁了,只是我们首先要排除掉产生于自身的威胁,然后控制好市场的风险(或者说外部的客观存在的威胁)。也就是说,导致我们亏损的东西(风险、威胁)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来自于外部的市场,这些风险不能避免,只能控制,另一部分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心理投射,或者说是心理产生的消极能量,这是我们需要克服的。开始是克服,当习惯自然的时候,不再是克服,因为当你不害怕的时候,就不需要勇气了。也就是说,风险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概率风险,这种风险不能避免,只能控制,通过建立合适的风控系统来控制。另一种是由我们对市场信息定义和解读产生的期待心理造成,这种负面的情绪风险是我们需要克服的。因为我们的期待会导致上述的三种常见错误,但我们真的不能对市场有什么期待,除非我们能解读所有交易者的思想,但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持续一致的赢家思维就是坚信概率和方法(原文是概率和优势),接受风险(接受了风险才能用概率思考),承担责任,聚焦认知机会,而不是痛苦的威胁(威胁来自于我们对市场的定义和解读)。

五、如何形成赢家思维

通过上面的说明,我们了解了以下五个事实:

1、任何事都会发生。

2、你不必知道下一步会如何也能赚钱。

3、对于任何定义优势的变数,赢亏之间的分布都是随机的。

4、优势就是某件事发生的概率比另外一件事发生的概率高。

5、任意时刻,市场都是独特的。

可惜的是,了解了这些事实,并无助于我们形成赢家思维,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以使得这五个基本的交易事实融入我们的心理结构当中,形成我们的核心信念

作者对信念这个概念做了大量的心理学的解释,我将重点给大家挑出来(我略作了修改)。

首先,什么是信念

第一,信念是一种能量。我们记忆或经历中的积极或消极能量和语言联系起来就是概念,概念被能量化以后形成信念信念就是对现实本质的看法。如果你考虑到概念就是我们的经历被语言组织起来,被赋予了能量,就很清楚为什么我说信念是“结构能量”。

第二,信念是如何形成我们的生活的。

1、它们管理我们对环境信息的认知和解读,让我们一直相信。

2、它们制造期望。记住,期望是信念投射到未来的东西。因为我们不能期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也可以说期望就是我们知道的东西投射到未来。

3、我们决定做的任何事或行为的外部表达都会和我们相信的保持一致。

4、最后,我们的信念形成我们对行动结果的感觉。

第三,如果信念对我们认为可能的事加了限制,而环境表达自己的方式又是无限的,那么信念仅仅是反应了我们想完成的愿望。换句话说,我们信念中事实的真实程度可以用它们的能量大小来衡量。

其次,信念是一种有一定程度意识的能量。

很多人很难接受能量有一定程度意识的说法。但是有一些个人和集体的行为可以支持这个观点。首先,每个人都愿意被别人相信。无论是什么信念,被别人相信的感觉很好。我想这种积极的感觉是普遍的,也就是说对任何人都是如此。相反,没有人愿意别人不相信他,那种感觉不好。如果我说:“我不相信你”,消极的感觉就会传遍你的全身和你的思想,这也是普遍的现象。同理,我们不喜欢别人挑战我们的信念,这种挑战就像是攻击。每个人,无论他的信念是什么,反应都是一样的:典型的反应是吵架,为自己辩护(我们的信念),根据情况不同,还会还击。

当我们表达自己时,我们喜欢别人倾听。如果我们发现听众没有在用心听,我们感觉如何?感觉不好!我再次认为这个反应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反,为什么成为一个好的听众那么难?因为要成为好的听众,我们就必须听,不能无理地打断别人的讲话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什么我们在倾听的时候喜欢打断别人呢?

我们喜欢和有相同信念的人在一起,因为这样舒服安全,是不是?我们不喜欢和不同信念的人在一起,因为感觉不舒服,甚至有威胁,是不是?也就是说,一旦我们有了一个信念,我们就希望终生拥有,吸引相同信念,排挤不同信念。考虑到有大量的不同信念存在,如果这种吸引相同的排挤不同的信念也是普遍的现象,那么信念一定是有意识的,这种意识以能量的形式组织起来,用我们熟知的方式运作。

再次,信念有三个基本特点。

1、信念似乎有生命,因此,它会拒绝想改变它们形态的力量。

2、所有活跃的信念都需要表达出来。

3、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心理环境里的信念信念会一直在工作。

最后,我们无法根除信念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它只能被转换。如果信念是能量——有结构的,有意识的,知道自己存在的能量——那么这个同样的物理定律也可以用到信念上,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彻底根除信念

我大量的引用了作者对于信念这个概念的描述,是因为建立这个概念对我们形成赢家思维有好处。如果大家觉得感觉还是模糊,那我只能建议去读原文了。

现在我们了解了信念的这个概念之后,如何形成赢家思维的答案也就清楚了。最简单最有效的和我们的信念保持一致的方法是让它们不再活跃,或去除它们的能量,让它们不起作用。这个过程叫做去除活跃性。去除活跃性以后,信念的原始结构没变,所以从技术上说,它没有改变;不同的是信念不再具有能量了。没有能量,它就不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

当我们面对交易错误的时候,我们是有强烈的欲望改变这种现状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去除有关交易的消极信念中的能量。或者换个角度,我们需要形成并增加对交易有积极影响的信念及能量,让它们形成核心的主导信念,以压过消极信念的影响,使之不再发挥作用。

我们现有的交易信念是有限制的,有范围的,如果我们想要形成新的交易信念,就必须思考信念以外的东西。请放心,这一点我们能做到,作者将之称为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体验)。我们主动的进行这种行为,就是创造性思考,而我们被动的碰巧接触到了某个引发我们形成新的交易信念的情况叫做创造性体验。比如交易中,你因为之前的几笔错误交易而恐惧并不敢继续交易,这是固有的消极信念,因为你不认为交易是独特的,之前的交易跟现在没有任何关系。而当你主动的思考并认知到市场是不确定的,交易都是独特的这个东西,并按照去做的时候,你就有了创造性思考,形成了积极的交易信念。反之,你在进行了几笔失败的交易之后,中途有事情中断了交易,可能几个月之后回来的时候你还是按照之前的方法去做,结果成功了,这就是创造性体验。这种体验很偶然,可能是某个人的一句话,可能是某个事件的发生,可能是其他,咱们中国人把这种情况叫做顿悟。

有了创造性思考或体验之后,并不能让你克服之前的消极信念。因为这个时候,消极信念的能量很强大。这需要看你想要改变的欲望与消极信念的能量之间的大小对比。它们都是信念,都争着表达自己,但最终的结果要看谁的能量更大。这个时候,你需要自己的欲望强化积极信念的能量,逐渐抽走消极信念的能量。

交易遇到的问题和失败,所有人都遇到过,这给我们带来的信念就是交易是可怕的,基于不同人遇到的问题和失败程度不同,这种信念的能量大小也不同。如果遇到的是重大的挫折,那么可能交易者就会有强烈的欲望想要改变,他会学习、思考,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即便遇到重大挫折也没有太强的动力想要改变甚至是放弃的交易者。简单说,信念的能量转移,既与外部环境有关(重大的挫折或成功),也与内部环境相关(欲望)。

记住作者说的话,所有信念天生就会对抗改变它们现在形态的力量,合适的方法不是改变信念,而是把能量转移到其它对实现目标有好处的信念中。在初期,这个过程相当痛苦。因为你要和固有的消极信念对抗,比如,你完全了解了概率,结果是,你“知道”下一步交易也是一系列有可能结果交易中的一笔交易。然而,你发现你还是害怕进行交易,或者是容易犯我们说的和恐惧有关的交易错误。这种心理两难的境地所有想要改变的交易者都会遇到,所以,前面我们说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最终就落实到了如果解决这种心理两难上。

六、如何解决心理两难

作者在第11章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交易训练以解决上面提到的心理两难问题。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体验来说明。

首先,学习一套合适的交易系统。这套系统包括了最基本的内容,买点,卖点,止盈止损。买点对应机会,止盈对应兑现利润,止损对应风险控制。我必须要说明的是,这种交易系统是最简单的系统,也是最核心的,任何复杂的交易系统都是由买和卖这两种交易行为延伸出来的。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我们要尽力的去完善它。比如我们可能要加上选股(基本面、逻辑面、技术面等),比如我们可能要加上仓位控制,比如我们可能要加上宏观经济判断,比如我们可能要加上财务分析方法等等。这些东西可以极大的提高我们的成功率。当然,肯定要记住这一点,任何交易系统都无法回避市场的不确定性,都是有概率的前提的。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去做这个工作,其好处只有体会了才知道,而且即便它们无法回避不确定性和概率这两个基本交易事实,但可以强化你的积极交易信念的能量。

其次,机械化的执行它。缠师说的一句话简单但深刻的说明了这一点,就是买点买,卖点卖。开始的时候,会比较困难,你会感觉到痛苦,但坚持下来,你会有巨大的收获,不但是盈利方面,更是心理方面,你会越来越自信,你的积极信念的能量越来越强大。这一点我写的篇幅不多,但很重要。

再次,强化积极信念的能量,克服消极信念的能量。作者说了,信念无法被根除,这就需要我们慢慢的去除消极信念中的能量。简单讲,你有了一套交易系统,持之以恒的坚持执行它,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多,正面的反馈会越多越多,你的信心越来越足,那你的积极信念的能量就会越来越强,消极信念的能量会越来越弱,最终被去除了活跃性,虽然还存在,但却不再发挥作用。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缓慢的过程,但也是最终导向赢家思维的过程。

七、结语

以上就是我读交易心理分析这本书的所有心得体会。简单总结下,本书其实就是说了这么几个观点:

1、市场是不确定的。

2、市场是中性的,风险和机会来自于我们对市场信息的定义和解读。

3、交易是独特的,呈概率分布,但长期来看,结果是持续一致的。

4、我们可以形成持续一致的赢家思维,前提是形成对市场和交易的积极信念

5、信念是一种有一定意识的能量结构,不能被消灭,只能被转移。

6、形成积极的信念,消除消极信念的能量,取决于我们的欲望。

7、这是一个长期缓慢并痛苦的过程,但后期会逐渐加速。

8、持续一致的赢家思维是积极的、能量强大的信念,即坚信概率和方法,接受风险,承担责任,聚焦认知机会,而不是痛苦的威胁。

说实在的,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比任何我看过的书、学习的方法都要大,它让我明白了自己存在的交易问题的根源所在。我现在其实还处于这个过程(形成积极信念,增加其能量,消除消极信念的能量)的初级阶段,现在心中的积极信念的能量还很弱,判断的标准就是我在交易出现错误的时候还会痛苦难受,我还在追求交易的成功率。所以,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长文  长文词条  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词条  笔记  笔记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  交易  交易词条  
金融

 贫民窟的大富翁: 三个角度看企业

“你要做什么?你做的能力怎么样?你做出来的产品怎么样?”这涵盖了分析企业核心的三个问题,我把它叫做“投资三问”。 ——贫民窟的大富翁在我的文章《一个股市散户关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