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主体建构论”的更强解释力之实证

   [①]

  

   黄盈盈[②] 潘绥铭[③] (北京100872)

  

   摘要:研究人类行为主要有四种视角:生物建构、心理建构、社会建构与主体建构。笔者把它们同时设计到对于男人的性交易的问卷调查中,进行Logistic统计分析之后发现:主体建构视角的解释力远远超过其它三种视角。由此推论,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只能作为人类行为的必要条件,而行为者自己的主体建构才是充分条件。此即笔者倡导主体建构的研究视角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方法论  建构论  男性  性行为

  

   理论背景与本文立意

  

   对于人类行为的运行机制的研究,不但源远流长,不但是人类智慧的最主要关注点之一,而且始终是各个学科群的重大争论点之一。

   生物学科群所采用的“生物建构论”应该是最久远而又最时新的学术视角。从19世纪的血型决定论与骨相学,直到目前的基因作用学说,这一视角从未衰落。只不过大约从20世纪开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兴起之后,大概是为了争取与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日益趋向于把这一视角基本排除于视野之外。[④]

   心理学科群历来沿用的是“心理建构论”的视角。但是近年来“社会建构论”的视角正在日益被我国心理学科群所引进与采用。因此从最近10年来的文献检索中可以看出,这些学科运用社会建构视角最积极,最活跃。[⑤]

   对于社会学科群来说,社会建构视角应该是“古已有之”的“看家法宝”。但是其中渗透的决定论、客观化、必然性的内涵,最近却遭遇到“主体建构视角严重的挑战。[⑥]后者更加强调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多种主观能动选择对于行为的动机、过程与结果的建构作用。[⑦]

   总而言之,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至少集中了“生物建构论”、“心理建构论”、“社会建构论”、“主体建构论”这样四种最基础的学术视角。我国学术界虽然早就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进行过很多精深的研究,但是把这四种视角联系起来研究同一现象并且考察各自的解释力前强度的研究,目前尚付阙如。[⑧]

   尤其是“主体建构”研究视角尚未得到重视。[⑨]这不仅仅是由于学派之争,也来源于还没有论文直接以任何一种实证研究之结果来检验这一视角,具体的应用当然也就无从谈起。[⑩]换言之,笔者作为这一研究视角的提倡者,如果不能以经典学派能够接受的方法来检验其价值,那么仅靠哲学化的推崇可能无济于事。

   本文试图同时使用前述的四种研究视角来检验其解释力的强弱,尤其是作为笔者的一系列努力的后继,突出地考察“主体建构”这一新视角的重要程度,以期给出具体的论证,促进此视角的可持续发展。[⑪]

  

   研究对象、假设、检验手段

  

   研究对象

   笔者之所以斗胆尝试“比较不同视角之解释力”这一艰巨目标,是因为“性”(sexuality)是一个合适的研究对象。人类目前有所认知的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主体的诸方面的诸多因素、人类各式各样的二元对立的概念及其冲突,例如精神与肉体、自我与他者、美与丑、快乐与痛苦等等,都高度凝聚于“性”之中,而且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许多与生物学或“性学”风牛马不相及的思想家,都对“性”做出了精深的研究;就是因为它是他们可以使用的最容易说明问题的载体。[⑫]

   进一步说,为了实现本文的立意,许多实证研究都可以做到。但是,如果使用其中任何一种视角的色彩过于浓厚的资料,其检验结果都难免大打折扣。例如:性能力自然最容易从生理建构视角来说明;性感受无疑是心理建构视角的属地;性关系研究很难逃出社会建构视角;性行为则往往被公认为是主体的建构

   笔者以男人自报的“性交易”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在当今中国,它被《治安管理法》严惩(社会建构),被认为是生理发泄(生物建构)或者变态行为(心理建构),却又有相当比例的男人跨越雷池(主体建构)。这不仅充分表现出四种建构结果之间的巨大张力,更可以发掘出四种视角的解释力之差异;因此对它的统计分析足以实证地达到本文的目标。

   假设

   本文的具体假设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主体选择都有可能与男人自报是否发生“性交易”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笔者可以从显著性的不同程度上考察这四种视角各自的解释力如何。

   检验手段

   笔者使用SPSS17.0版本,进行对数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所有模型均已进行了F检验并且排除了共线性结果。为了节省篇幅,统计细节不再列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回归分析中,把两次调查的区别与有过同性性性接触的被调查者,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因此本文的一切回归分析结果,都是在排除了这2个因素的作用之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纯粹关系”。控制变量的设计与使用在我国学术界重视得还不够,因此特地指出。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2000年与2006年两次进行的中国18-64岁总人口的性关系与性行为的全国多阶段抽样的问卷调查[⑬],采用封闭空间内同性别一对一的笔记本电脑辅助的调查方法(computer assistant survey)[⑭]。第一次调查是60个PSU,3815样本,抽样误差0.05,应答率为75%。第二次调查是100 PSU,5403样本,抽样误差0.04,应答率为77%。

   数据已经分别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与2005年的1%人口普查资料进行了加权。本文所分析的是其中4685个男性加权样本。

  

   核心概念的实证确立

  

   性交易[⑮]

   本文所分析的男人自报的“性交易”包括两种活动,按照调查问卷中的表述就是:

   “找小姐”[⑯]:现在有一些“小姐”收了您的钱,就会给您提供“性服务”,不但包括性生活,还包括打飞机(手淫)、吹箫(口交、口活儿)。

   “买性”:现在有些人,给对方一些钱财或者其他好处,换取跟对方性交。也就是“买性”。

   在日常生活中用通俗语言来说,第一种行为就是“嫖娼”,第二种则是“给钱”(包括包养)。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行为上有什么性质的差异,而在于对方是不同的人。嫖娼通常被认为是找专职的“性工作者”,而“买性”则相反。

   笔者之所以要把这两种情况合并在一起,是因为从性活动的性质来看,两者是相同的,都是以钱财或者实际利益来交换性生活,而且这是连接双方的唯一纽带。这就足以区别于男人可能拥有的任何其他种类的多伴侣性活动。[⑰]

   中国公安部的法规性文件,其实也是以这一原则来定义的:“不特定的异性之间或者同性之间以金钱、财物为媒介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行为,包括口淫、手淫、鸡奸等行为,都属于卖淫嫖娼行为。”[⑱]也就是说,“以金钱、财物为媒介”是行为的性质,而嫖娼与买性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否发生在“不特定的异性之间”。

   笔者对于性交易的定义实际上还是一种假设,因此使用了3种视角下的4种统计方法来实证:因子分析、卡方检验、F检验(ANOVA)、线性回归;得到结果见表1。

  

   表1.找小姐与买性之关系的3种视角的4种分析结果

  

  

  

    

    视角

    

    

    解释的总方差(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卡方

    检验

    

    

    F

    检验

    

    

    线性

    回归

    

  

  

    

    成份

    

    

    定义

    

    

    提取平方和

    载入累积%

    

    

    成份

    矩阵

    

  

  

    

    历史发展

    

    

    1

    

    

    找小姐有无

    

    

    77.957

    

    

    .883

    

    

    .000

    

    

    .000

    

    

    .000

    

  

  

    

    2

    

 

    买性有无

    

    

    

    

    

    .883

    

  

  

    

    上年之内

    

    

    1

    

    

    找小姐有无

    

    

    71.377

    

    

    .845

    

    

    .000

    

    

    .000

    

    

    .000

    

  

  

    

    2

    

    

    买性有无

    

    

    

    

    

    .845

    

  

  

    

    上年人次

    

    

    1

    

    

    买性人次

    

    

    68.683

    

    

    .829

    

    

    .000

    

    

    .000

    

    

    .000

    

  

  

    

    2

    

    

    找小姐人次

    

    

    

    

    

    .829

    

  

  

  

  

   表1说明,虽然在民间日常生活中“找小姐”与“买性”是可以区别的,但是在接受调查的时候,人们实际上并没有把两者分开。这就是本文使用“性交易”这一核心概念的学术依据。

   共时段分析

   笔者把2000年与2006年的两次调查数据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新的“2000年与2006年中国20-61岁人口总体,来考察在这6年的历史时段的一头一尾的情况与意义。也就是说,笔者以下的任何统计结果,反映的既不是2000年的情况也不是2006年的情况,而是两个年头(历史时段的起点与结尾)的共性的情况。它具有更加整体化与历时态的意义。

   笔者已经对照考察过2000年与2006年这两个总体的8个主要社会人口特征指标,没有发现任何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⑲]这证明,这样的合并是可行的。

   在笔者的调查结果中,2000年与2006年男人自报有过性交易的加权比例是5.5%和5.6%,卡方=.948,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也是可以加以合并的理由之一。

   尤其是,笔者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可以把两个年头作为控制变量,以便考察除了年头差异之外的相关关系。这样就保证了统计分析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检验的结果

  

   表2:四种视角相比较对于男性上年[⑳]发生过性交易的Logistic回归分析[21]

                

                                                          

   方程中的变量

   分类            变量名称                 B            Sig.       Exp (B)

   生理因素的作用

   调查时的年龄        18-64岁(连续变量)        .022        .217      1.023              

   健康状况               上年健康很好与较好             -.118       .588        .888

                                胖瘦程度(身高体重比)       .035      .282      1.035

   性发育                   首次遗精的年龄                    -.087      .031*      .917

   上年的性障碍[22]     糖尿病                                  -.128      .779        .880

                                高血压                                 -1.015      .091        .362

                                清晨不勃起                             .065      .829      1.067

                             性高潮缺乏                             .277      .512      1.319

                                性交疼痛                               -.240      .689        .787

                                勃起障碍                               -.436      .399        .646

                                中途疲软                               1.207      .010*     3.345

                                性高潮过早                           -.377      .337        .686

  

   心理因素的作用

   上年总体情况        生活愉快                             -.268        .236        .765

   不良感受[23]            睡眠不好                             -.569        .007**   .566

                                情绪低落                               .175        .435      1.191

                                无故疲劳                               .038        .859      1.039

                                更容易生气                           .283        .179      1.328

   上年性生活            缺乏性快乐                           -.241      .707        .786

                                担心自己的表现                      .573      .190      1.774

  

   社会因素的作用

   家庭背景               父亲是农民                           -.405      .081        .667

                                自己14岁时住在农村           -.085      .365        .918

   城乡差别               调查时住在农村                      .076      .780      1.079

                                是农村进城人口                    -.188      .637        .829

   文化程度               受教育年数(连续变量)      -.085      .060        .918

   每月平均收入        对照于:最低的40%人口                                                                  

                                较低的30%人口                   .226        .509      1.254

                                较高的20%人口                   .000        .999      1.000

                             最高的10%人口                   .

207        .561      1.230

   职业                      对照于:农村劳动者                                                                            

                                工人、商业服务业劳动者      .029        .933      1.029

                                个体劳动者                           .190        .580      1.209

                                各种白领                               .303        .446      1.354

                                企业家、商人                        .455        .410      1.576

                                各级领导                           -2.431        .062        .088

                                其他职业与不工作者             -.690      .251        .502

   婚姻                      对照于:未婚                                                                                      

                                试婚、未婚同居                    -.375      .459        .687

                                只结过一次婚                        .224        .543      1.251

                                再婚、多次婚                      -.096        .877        .909

                                离婚或者对方去世                .280        .698      1.323

   居住状况               自己单独居住                        -.454      .290        .635

   政治身份               是党员                                  -.400      .179        .670

  

   主体建构的作用

   自信心                   法律处罚小姐重了                .991        .000*** 2.694

                                应该区别对待第三者             -.425      .041*      .654

                                “劳色伤身”错误                .662        .010*     1.939

                                自己魅力很大与较大             .398        .038**   1.489

欲望                      上年有过自慰                        .

623        .004*** 1.865

                                上年想性,对照:没有                                                                        

                                想性每天一次以上                2.131      .020*     8.423

                                想性每天到每月一次             1.425      .058      4.157

                                想性每月以上到每年一次      1.505      .049*     4.503

   上年相关活动        抽烟每天10支以下                .439      .022*     1.552

                                喝酒每天一次以上                  .622      .003*** 1.862

                                吃壮阳药或滋补品                  .646      .005**   1.908

                                看色情图像品                         .603      .006**   1.828

                                接受异性全身按摩                1.842      .000*** 6.311

                                接受三陪的次数                      .118      .000*** 1.125

                                有二奶、小蜜                        1.494      .002*** 4.454

   性经验历史            一生有过其他性伴侣             5.617      .000*** 275.03

  

   控制变量

                                调查年份                               -1.322    .000      .267

                                有过同性性表现                      -.084     .841      .920

                                (常量)                                    -8.775    .000      .000

   *表示P<0.050;**表示P<0.010;***表示P<0.005

  

   分析

  

   投入表2进行分析的变量总计53个(含派生变量),与男人上年之内有过性交易的自报发生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关系的变量共有18个。但是本文的主旨既不是要研究哪些变量相关,也不是要解释其相关的原因,而是希望对比分析哪一类因素的作用更为强大;因此笔者按照不同视角的分类来进行论述。

   反映生物因素作用的变量有12个,均为性医学非常重视的因素,[24]但是其中只有2个变量是较弱地显著相关:在上年的性生活中出现过中途疲软、男人首次遗精的年龄。其他的诸因素,例如性医学经常强调的年龄大小、肥胖程度、整体健康水平、高血压、糖尿病、性生活的生理障碍等等,统统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违背医学常识”的结果,并不说明医学的结论错了,而是因为医学的研究往往是简单的双因素分析,并没有把其他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与主体选择包括进来。也就是说,在单一的生物学或者医学视角下得出的无论什么结论,如果放在更多视角的研究中,那么其结果就会面目全非。

   从心理建构视角出发的变量有7个[25],其中只有1个出现了中等程度的显著相关(睡眠不好)。尤其是这种相关显然是双向的,无从推测是因为睡眠不好才去进行性交易还是相反。

   作为社会学家,从社会科学所珍视的社会因素构建与制约的视角出发,笔者设置了多达20个变量,涵盖了包括“社会学五朵金花”[26]在内的几乎所有社会分层要素。可是,其中居然连一个显著相关的变量都没有。换言之,尽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种种社会分层方面的猜测,但是那都是双因素假设(例如“男人有钱就变坏”)甚至仅仅是单因素估计(例如“路边的野花偏要采”)。如果把性交易纳入本文的4个视角的分析,那么无论从上述的23个视角中的哪一个出发,它与社会分层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

   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笔者从自己所提倡的主体建构视角出发,设置了16个变量。其中有多达15个变量呈现为显著相关,其中较弱显著的5个,中等显著的3个;强烈显著的7个,而且不显著相关但是很接近的只有1个。

   这里需要讨论的主要是主体建构这一视角的分类范围。其中可能引起争议的有二。

   第一个是笔者所设置的“自信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观念或者态度,似乎应该归入“心理因素”之内。可是在当前中国的舆论环境中,法律处罚小姐重了、应该区别对待第三者、“劳色伤身”错误这三项认识都违背了主流社会的话语霸权,都有可能招徕道德谴责,其中的前两项尤甚。因此笔者认为,敢于表明这三种态度,非自信心很强而不能;而自信心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主体构建[27]的成果。

第二个是笔者把抽烟、喝酒、吃壮阳药这三项纳入了主体建构,而不是医学与大众通常所认为的“生理影响”。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医学侧重研究这三项活动在生理上所引发的反应;可是,

如果当事人(主体)不去选择这些活动,哪里有什么生理反应可言呢?因此,笔者的归类是恰当的。

  

   结论

  

   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主体建构研究视角的诸多因素的解释力远远超过社会因素、生物因素与心理因素这三种考察视角。虽然孤证不能为律,但是笔者相信它足以对学术研究提供一种启发。

   这一认知结果的可推及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各个学科群的不同视角所依据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其实都只是人类行为的必要条件;而行为者自己的构建才是充分条件。

   也就是说,我们所能研究的一切人类行为,与其说是某些客观因素所必然造成的确定的存在物,不如说是人们基于一定的条件在自己的生活历程中主动创造出来的可变的价值结果。舍此视角,任何研究势必错将人与生活加以客体化与静态化。

   因此,本文其实就是笔者运用自己所提倡的“主体建构视角”的实证产出。

  

  

  

  

  

  

  

  

  

   [①]本研究属于《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我国艾滋病流行规律、疫情评估和预测方法研究(2008ZX10001-003)”(三)艾滋病毒经性传播扩散决定因素的流行病学和社会学研究》;也受到中国人民大学与北卡大学的合作项目《促进艾滋病性病领域人文社会科学与公共卫生的合作:研究与培训》的支持。

  

  

   [②]女,1977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③]男,1950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教授,博导,所长。

  

  

   [④]其实社会性别研究中关于“本质论”与“建构论”的争论早已如火如荼,只不过主流学术界的关注很不够而已。笔者也曾经论述过在“性”领域中社会因素的作用强于生物因素:潘绥铭《性社会学基本命题的实证》,《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

  

  

   [⑤]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包括其派生的《世纪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的论文绝大多数属于这个范畴。

  

  

   [⑥]潘绥铭、黄盈盈:《“主体建构”:性社会学研究视角的革命及本土发展空间》,《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174-193页。

  

  

   [⑦]例如沈红:《穷人主体建构与社区性制度创新》,《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轩明飞;《问题困境与主体建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再思考》,《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2期;吕明:《制度、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对法治“本土资源论”的一种补充》,《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⑧]在如上所述的检索中,笔者使用“行为+理论”为篇名与主题词搜索到110篇论文,主要集中在宏观社会理论、认知、行为学等领域。

  

  

   [⑨]在如上所述的检索中,笔者使用“主体+建构”为篇名搜索到110篇论文,主要集中在文学评论、教学研究、认知与意识研究、社会性别研究等领域之中。同样的关键词检索结果是165篇论文,也是类似的情况。

  

  

   [⑩]在如注释4的检索中未发现任何类似的论文。

  

  

   [⑪] 任何一个研究视角都无法全部涵盖,因此本文使用其中最重要的一些因素作为例证来考察之。

  

  

   [⑫] 例如弗洛伊德、马尔库塞、福科、吉登斯等等,不再展开论述。

  

  

   [⑬]2000年的“中国人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全国调查,成果见于潘绥铭等,2004,《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中国成年人性调查”的成果见于潘绥铭等,《中国性革命成功的实证:全国成年人口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简报,2000年与2006的对照研究》,万有出版社,台湾高雄,2008年1月。

  

  

   [⑭]“笔记本电脑辅助问卷调查法”是目前国际上调查敏感问题时的最佳方法。1998年,在美国“全国男性青少年调查”中,把这种方法与“自填问卷法”进行对照,发现各种敏感行为的报告率都比后者有所上升。参见Turner,C. F,etc.: Adolescent Sexual Behavior,Drug Use,and Violence:Increased Reporting with Computer

   Survey Technology; Science,Volume 280 (5365). May 8,1998,pp.867-873。

  

  

   [⑮] 国内有学者使用过这一指称,例如王金玲:《商业性性服务/消费者:一种新的命名》,《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笔者自己以前也使用过这个词汇,见潘绥铭:《对于性交易的分析与预警》,载于《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2期,第117- 122 页。但是本文中此词的内涵与外延均已改变。

  

  

   [⑯] “小姐”是民间对于女性性工作者的普遍的中性的称呼。虽然性工作者也包括男性,但是本文讨论的仅仅是男女之间的性交易。

  

  

   [⑰] 关于男人的所有可能的性关系的种类,本文不展开论述,可以参见潘绥铭等:《“男客”的艾滋病风险及干预》,万有出版社,台湾高雄,2008年1月,ISBN-978- 986-83350-5-6

  

  

   [⑱]公安部2001年1月28日的《 公安部关于对同性之间以钱财为媒介的性行为定性处理问题的批复》。

  

  

   [⑲] 使用“独立样本均值T检验”分析了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受教育程度、社会等级、每月收入、健康状况。

  

  

   [⑳]本文以下所称的“上年”指的是:调查之时的过去12个月之内,而不是日历年。

  

  

   [21] 为了简明扼要,回归统计中的S.E、Wals、df这三个统计量都省略了。

  

  

   [22]这些变量是只有35岁以上或者有性生活的人才回答。在统计分析时,已经把是否回答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其结果均不显著相关,说明缺失值并不影响本次回归分析。为使表格简明,控制变量均未列出。

  

  

   [23]4种不良感受均指调查之前的3个月之内。

  

  

   [24] 参见《中国性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8 年2月。

  

  

   [25] 心理因素的变量数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性心理学尚不发达,缺乏可引用的研究成果。

  

  

   [26] 就是几乎任何一种社会调查都会设置的5个变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收入。

  

  

   [27] 笔者主张:“建构”适用于作为名词使用;“构建”则作为动词与动名词来使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解释力  解释力词条  实证  实证词条  建构  建构词条  主体  主体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