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张鸣: 大学的专业,不能按职业来设置

  

  媒体上说,沈阳大学设置了信访专业,据新京报记者了解,沈阳大学设置这个专业,是沈阳市委书记的建议,因为沈阳有较大的信访压力。(6月8日,新京报)其实,业内都知道,在目前的体制下,专业设置,绝非大学所能决定的,所谓的信访专业,无非是在法学专业下面,设一个信访的专业方向,在最后两年分流。其实,这样的事,早在几年前,中国人民大学就已经做过了,同样是在一个民主党派的人大副委员长的强力推动下,人大的政治学专业下面,添加了一个政党专业方向,据说毕业生可以进民主党派工作。还有一个说法是,这个专业方向的设置,是因为这位出身民主促进会的国家领导人,很恼火人们老是将他的党派,跟台湾的民进党弄混。

  当然,民主党派的领导力度其实远没有一个计划单列市的市委书记那么大,人大之所以听信他的说词,开设这个专业方向,除了内部有人积极策动外,很大程度上诱惑于学生的就业。然而,这个专业设置四年,毕业生也有了两届,但一个进民主党派工作的学生也没有(但愿以后能有一个)。跟政党(实际上是民主党派专业一样,信访专业也是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学本科专业,开设这样的专业,除了老师不知道怎样教以外,连我们的主管部门,都不知道怎样安排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老师是民主党派专业出身的,也没有人学过信访专业

  什么专业火就办什么专业,是现阶段中国大学的特色,前阶段,计算机、会计、法学和新闻专业火,结果什么学校都办这几个专业,有条件上,没条件也上。由于会计、法学和新闻(或者传媒)专业对硬件的要求比较低,因此,上专业的势头就更加凶猛,到今天,这几个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满大街走了,找工作严重困难。

  这样的赶时髦,毕竟这样的专业,世界上别的国家也有,虽然多了点,滥了点,但大面上,还说得过去。现在大学已经开始设置别的国家没有的专业了,虽然听起来荒唐点,其实有它的道理,到目前为止,整个社会,尤其是政府机关,基本上对大学的理解,就是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就跟中药铺里排列整齐的药盒子,当归就是当归,熟地就是熟地,盒子上写的什么,似乎就应该到什么岗位上去工作。因此,很多官员都感到不解,为什么大学的专业跟社会上的各种行业不完全对应?如果社会上有三百六十行,大学就设置三百六十个专业,有一千行,就设置一千种专业,毕业时一一对应,那该多省事,多为地方政治和经济发展着想啊。以政府机关为例,如果设置人事组织、宣传、统战、信访、工会、妇联等等这样的专业,政府在挑人的时候,会有多方便。

  可惜,中国办大学,不是在自家园子里种菜,这是一个跟国际接轨的事业,严格来讲,大学本科的专业设置,无非是标志一个大体上的专业方向,并不意味这学了某个专业的学生,就一定会是这个专业的专家,着眼点在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同时在最后两年,给学生规定一个大致的方向。学生可以继续深造,研究某方面的学术,攻读博士,也可以读一个更具体的专业硕士,更多的是直接进入就业市场,但是,对于就业的学生而言,他们能否被用人单位录用,最关键的是他们的综合素质,而非他们的专业

  大学不是职业技术学校,至少,世界上的教育家们有这样的共识,如果我们非要遵从长官意志,按社会或者政府部门来设置专业,最好还是先把大门口大学的牌子摘下来,免得中国以外的人知道了,笑话咱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设置  设置词条  不能  不能词条  职业  职业词条  大学  大学词条  专业  专业词条  
教育理论

 王小东:我要挺一下清华

   百年校庆之前,清华基本上还是好好的,甚至可以说备受追捧呢。这几天下来,网媒和纸媒都跟清华干上了:砸清华的雄文一篇篇啊。我说雄文,指的是长篇大论,也还能说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