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那些隐藏在民间的burndowner们

发生在天津的化学品爆炸事件让很多人都笼上了悲伤之情,尤其是在看着那么多和我们孩子年龄一样大,甚至还没有他们大的消防战士们殉身火海时,很多人都深感痛心,也因此有不少人在微博或者微信表达着不满。在很多人看来,消防指挥员缺乏经验,是外行领着一群稍内行的孩子去送死,由此,一个英文短语BURN DOWN 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面前,并成为了各大burndowner们指责这次事件的中坚力量。可是通过对网页的查询却发现这个所谓的化学品爆炸国际通用原则都是在此次事件发生后才出现在网络上的,也就是说在此次爆炸事件发生之前网络上根本没有或者说几乎查询不出关于此原则的官方解释,更为让人疑惑的是即使是在此次事件之后出现的burndown原则大多也集中在论坛,贴吧或者是网友自己转发的微博微信上,所有人都说有此原则,但是所有人都是转发者,并没有人发布权威的官方链接或者截图。

这种情况其实在国内屡见不鲜。警察击毙犯人会有人说为什么不射击四肢以达到逮捕而又不伤人性命的目的。长江沉船事件有人会说为什么不用直升机把船吊起来以便迅速救人,,,在灾难面前民间突然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专家学者,更有甚者会再添加一句:这在某某国已经是惯例了,已经是共识了,以此吸引一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以及给自己的言论增加权威性。

以此次事件为例,“国际通用”“burn down”“原则”无一不表现出这种性质,就好比在非洲随便找个黑人过来当外教,首先不管此外教的技术如何,单是外表就能唬住不少的“不明真相”的群众,缘何?

首先是burndowner们的自卑,因为自卑,所以需要用“国际通用”“burn down”“原则”这些在外人看来犯迷糊的词汇壮胆,他们不敢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词语,因为这样一来就会被扒下金玉其表的外衣让人看到其中的真实,真实就是很多人口口声声说着burndown,却鲜有人知道其出处。

然后是弥漫在大多数人心理的自卑,因为自卑,面对自己不懂,或者说是有疑惑的内容很多人第一时间不是想到这是真的吗?而是会想如何维护自己的面子,不要让人知道自己不懂这个,所以一个不懂装懂的人才能由此唬住一群不懂装懂的人,然后说,你看,他们都懂,借此再去吸引更大一批不懂装懂的人。细细想来,又有多少人在得知这个化学品爆炸国际通用原则的时候是心存疑虑,去网页搜索过的?

最后是安全感的缺乏,我们不相信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在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会因一场火灾造成如此惨烈的伤亡。如果连专业的消防员都不能避免伤亡,那作为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我们该如何幸存呢?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个能继续维持我们安全感的解释,这个解释能够说明我们此次伤亡是完全并且应该必须可以避免的,如果连这种损失都不能避免,我们文明发达到今日的意义何在?也由此,burn down 原则应运而生。

自从非典事件以来,政府公信力在大量网络负面信息的打击下严重下降,以致于很多人都有一种共识:官方消息的大多是假的,只有民间的消息才是真的,而且越是小道消息,越是来路不明可信度越高。大家都还记得日本福岛核泄漏吧?盐能防核污染,又有多少人至今还在吃着抢购来的食盐的呢?

不可否认肯定会有违法违规的现象存在才会造成此次事故,不会有人相信在没有天灾人祸的前提下一个严格遵守安全守则的仓库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事故。但是在指责事故的同时,我们能不能不要一棍子打翻一船人?在事情真相还未浮出水面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做的是保持冷静。

Burndowner们,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在事故发生的当晚你位于第一批消防队赶往火灾现场的必经之路上,假设你已经知道了这个所谓的化学品爆炸国际通用原则,假设你还不知道随后会发生的惨烈爆炸。你真的会拦下消防车给他们解释什么是burndown原则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burndowner  burndowner词条  隐藏  隐藏词条  民间  民间词条  那些  那些词条  
综合

 限制心理专家做治疗,谁在埋单?

“从认识的那天开始,你就一直处心积虑要抛弃我!”—今年5月,曹昱的工作手机上突然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消息发送者是她的一位咨客,接下来,短信声接二连三响起,指责不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