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走向新岸(5)

  五、向流氓烂仔宣战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经历了长达两年【1977年、1978年】的“俳佪时期”。当时,华国锋集党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军委主席大权于一身,主持全局。他继续坚持左的思想,提出“两个凡是”,压制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拖延和阻扰恢复老干部工作和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在继续维护旧的个人崇拜的同时,还制造和接受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对经济工作中求成过急和其他左倾政策。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俳佪不进,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人们也把这段时间称为“过度时期”。

  在1978年,大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校园经常发生不同观点的争论。但我很少参与这方面的辩论,因为我在文革中吃过苦头,心有余悸,深怕再次陷入这个泥坑中去。我有自己的主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才是我唯一的出路。我想在三年的时间里好好读书,掌握好教书育人的本领,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这样对自己和社会都有好处。

  在大学的第一年中,由于我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各门学科都达到了优良的成绩。在第一学年中,我的考试成绩是:党史83分,文艺理论88分,现代汉语语法91分,在班里面是中上水平。


  我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实在不容易,因为班里许多同学的高考成绩都比我好得多,而且有很多老三届的学生,他们读了三年或两年的高中,基础比我扎实。我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主要是讲究学习方法。

  大学生跟中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根本不同。中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自课本,老师讲课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传授知识的,不能离开课本另搞一套,我们只有吃透课本里面的内容,理解教科书里面的知识就可以了,因为无论是高考或者是中考,甚至是平时的试验,都是教科书里面的内容,很少出现有怪题和偏题。大学里则不一样,教师根据各门学科的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有些教师甚至把教材当作摆设,自己另搞一套。所以我们在上课时必须认真听讲,把他们的讲课内容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这样才立于不败之地。有些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课,不做课堂笔记,而在课后拼命钻研教材,结果吃了大亏。

  1979年,阳春三月,我们迎来了大学第二个学年度。在海师校园里,草木争荣,百花齐放,花香鸟鸣,自然界一派生机勃勃。大学生们三三两两地穿梭在校道上、林荫里,他们或走进教室,或上图书馆、阅览室,校园里一片宁静。

  可是,一场突发的事件却打破了学校的宁静。星期五下午放学的时候,体育系的李老师准备到教师洗澡间去洗澡。教师的洗澡间跟学生的不在一起,而是离校门不远的一个偏辟地方,这里距离大街很近,经常有很多流氓烂仔跟教师们争夺冲凉房,教师们都敢怒不敢言,不想惹他们。

  李老师是临高人,性格很烈,敢打抱不平。当他走进冲凉房的时候,几个烂仔正在洗澡,李老师问:“你们是哪个单位的?为什么在教师洗澡间洗澡?你们赶快出去!”他们说:“你是公安局的?我们在哪里洗澡你也管?”这时他们已经洗好了,临走时扔下一句话:“你等着,给你点颜色看看!”

  夜幕降临,解放军一八七医院放【望乡】电影,这是一部刚进口的日本电影,师生们早就知道了消息,刚吃晚饭就倾巢而出,校园顿时空无一人。

  李老师没去看电影,他要到海中办点事。八点多钟,他刚走出校门,在黑暗中,喧嚣声响起,一阵乱石向他打来,几颗石头打中了他的头部,满脸鲜血,他当场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几个海中的教师走出海中校门,也是要去一八七医院看电影的,他们看到地上躺着一个人,走近一看,大叫了起来:“这不是海师的体育老师吗?伤挺重的,赶快叫救护车!”这时海师的老师也出来了,他们赶快到值班室去打电话【那时还没有手机】,十多分钟后,救护车来了,他们把李老师抬上救护车,拉到一八七医院去抢救。

  十二点钟,同学们看完电影回到了学校,最先知道消息的是体育系的同学,他们又回到一八七医院去看望李老师,这时李老师也苏醒了过来,告诉他们被打的原因和经过,大家都愤怒极了,海师受到烂仔的欺负和捣乱也不是一两次的事情,他们经常成帮结队来学校骚扰,干扰学校的正常秩序,甚至勒索学生的钱财,大家都看在眼里,气在心头,一场怒火终于爆发了。

  体育系的同学回校后已经是一点多钟了,大家谁都睡不了觉,议论纷纷,每个同学都憋着一肚气,决定采取一次暴烈的行动,狠狠地教训一下那帮流氓烂仔,坚决刹住他们的嚣张气焰。

  通过李老师的介绍,同学们已经知道这伙烂仔的来历,他们是学校附近邱庄村的一伙小青年,年纪不大,但活动能量很强,他们到处抢劫偷盗,滋事斗殴,是一群打架不要命的小混混,在府城都出了名,连当地派出所都治不了他们。

  说干就干,六十多人整队出发。体育系的同学个个牛高马大,年轻力壮,有几个同学还精通武术,功夫了得,很多同学还手持标枪,拿着木棍,做好了武斗的准备。在家在府城的同学的指引下,他们轻车路熟,七拐八拐,很快就找到了几个烂仔的家。

  据说,当他们找到那几个烂仔的家时,烂仔们已经闻风而逃,只有他们的父母在家。几个同学上去敲门,里面没有反应,有的同学大声恐吓:“我们是派出所的,快开门!”这时他们才开了门,看到黑暗中有一大群人一拥而入,他们早就吓呆了,同学问:“你的孩子呢?”他们也知道孩子出了事,打伤了海师的老师,只得说:“他们都跑了!”有的同学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砸吧!”大家找不到烂仔,个个怒火难消,只能砸家具出气。但这几家实在太穷,家里没有几件值钱的东西。有一家的缝轫机被砸坏了,有一家的单车被同学们抛到了屋顶,最后大家还不解气,把几块大石扔向了屋顶,打穿了几个大窟窿,同学们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回到了学校。

  第二天早上,全校学生都知道了老师被烂仔打伤的消息,大家议论纷纷,愤怒异常,情绪非常激动,学校胧罩在一派不安的气氛之中。

  吃过早餐,我也知道了体育系的同学去砸烂仔家的消息,在我的鼓动下,几个同学跟我一起去看现场。当我们赶到那里时,很多人都在那里观看,我们大模大样地往屋里面走,一边走一边说:“砸得挺厉害的,很多东西都砸坏了。”走出门头时,看到两个老头蹲在那里哀声叹气,便问:“大伯,是谁砸你的东西?”大伯说:“是海师那帮学生砸的。”我们又问:“他们为什么砸你的东西?”大伯说:“他们说我孩子打了他们的老师,他们来我家找不到我的孩子,便砸了我家里的东西。”我们便故意说:“孩子打人是孩子的事,但不能砸人家家里的东西呀!”但心里却说:“砸得好!”群众听我们这么一说,很多人都喊道:“砸得好!这帮小兔崽子,早就应该教训教训一下了!”

  下午三点多,海师学生在校园里集会,愤怒声讨流氓分子无理殴打老师的行为,要求公安机关对流氓分子绳之以法。会中,学生们高呼口号: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

  “坚决打击流氓团伙!”

  “坚决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无产阶级专政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大会结束后,学生会派出代表到琼山县公安局进行交涉,要求县公安局严厉惩办打人凶手。几天后,那几个打人凶手主动到县公安局投案,受到公安局的拘留。

  回校后,我们还在校门两旁刷写了两幅大字标语,一幅是【海师人公开向流氓团伙宣战】,另一幅是【谁敢动海师一根毫毛,就叫他彻底完蛋】。后来烂仔放出风声说:“跟谁斗都可以,但千万不要跟学生们斗!”

  此后,尽管社会上的治安形势非常严竣,但海师校园里的秩序大为改观,再也看不到流氓烂仔在校园里骚扰滋事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国门打开,饱受文革动乱之苦的社会又面临西方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大量回城知青成了待业青年,游手好闲,又处于躁动的年龄,社会治安一年比一年严峻,在文革打砸抢的无政府主义遗毒影响下,这段时间是我国重大刑事案件高发的时期。

  1978年夏天,邓小平到秦皇岛避暑办公,他的车队途经唐山市古治区,开路的警车队遭到唐山菜刀队的围攻,两名警察被砍死,警车被砸烂。邓小平的红旗虽然有警卫的保护,也被冲击达半个小时,后来唐山市公安局局长赶到现场,唐山菜刀队才撤走,临走前扔下一句话:“今天给局长个面子,不给北京面子!”1983年全国范围的第一次严打就是从唐山菜刀队开始的。

  1983年6月16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喜桂图旗,8名十几岁的烂仔无事生非,酒后闹事,当场杀害了27名无辜群众,造成了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凶杀案,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混乱,震惊了全国。

  “6、16”案件惊动了中央领导,邓小平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果断地做出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决策。

  邓小平指出:“解决刑事犯罪问题,是长期的斗争,需要从各方面做工作,现在是非常状态,必须依法从重从快中打击,严才能治住-------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先从北京开始,然后上海、天津,以至其他城市,只要坚持这么干,情况一定能好转。”

  1983年7月19日,邓小平在北戴河向公安部发出指示:“对于当前的各种严重刑事犯罪要严厉打击,判决和执行要从重、从快,严打就是要加强党的专政力量,这就是专政。”

  1983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做出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由此拉开了严打的序幕。

  9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和【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

  从83年到85年,中央进行了三次严打,大快人心,全国社会治安迅速好转,人民安居乐业。这次严打,连朱老总的孙子朱国华【天津市人民银行行长】也给打掉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走向新岸  走向  走向词条  走向新岸词条  
散文

 KFC系列

“诶,我要上厕所,急!”“忍一下,前面几百米有个华莱士,到里面上。”“后面有个肯德基,就那!” 很讨厌没有厕所的地方,每次内急都痛苦万分。又没勇气像几...(展开)

散文

 随笔

      有人说,爱情就像一根橡皮筋,相爱的时候两个人把他拉的紧紧的,不爱了,任何一个人先放手,留下的那一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