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我不擅长运营公众号,只擅长赚钱

跟一个朋友聊天,提到懂懂,他说懂懂最近新做了一个新公众号,关于读书的。

我以前读过懂懂的文章,但这两年不读了,他写的很好,只是我实在读不动,太长了。

正常来说,还是简洁一点的文章更受欢迎,但是这又是一个需要个性的时代,别人都追求短,他反其道而行,就变得很另类,与众不同更能增加魅力。

懂懂写长文,有他的道理,因为这是他的一个标签,每天一篇文章,而且又能写那么多的字数,别人做不到,他能做到,这本身就是一个让读者感动的励志故事。

虽然我读不动,但是有很多人喜欢,如果他为了迁就我这种人而改变风格,势必会失去喜欢读长文的人。

所以,做自己擅长的就好,别太在乎那些不喜欢你的人。

朋友建议我也新开一个公众号,专门用来写段子,这样既可以写好段子,又不会影响这个公众号的读者。

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我这几天已经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无数人向我抱怨写段子这件事。

我写段子没有错,但是发错了地方,段子应该给喜欢段子的人看,我却逼着所有的读者都必须看我段子,太特么过分了(此处可以摔杯子)。如果别人这样对我,我早自尽了。

人的经验都是从经历中来的,现在我又获得一个新经验,以后有什么爱好,单独开小号去折腾,不能轻易尝试放纵的滋味。

段子这个梦想准备新开一个公众号,或者弄个微博,自己使劲折腾没关系,只要不影响别人。

朋友问我懂懂做的读书号能不能赚钱?

肯定能。原因很简单,他有粉丝基础,而且是忠诚的粉丝。

就像你们对我一样,我更新慢,你们等我;我犯错,你们给我改过的机会。

所以懂懂不管是做读书号,还是其他什么号,都能赚钱,粉丝基数大,又有付费习惯。

朋友说,他也想做类似的内容,复制懂懂的模式,可以吗?

我去看了一下,懂懂这个读书号,看起来好像挺容易,其实也真的不难。

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名人做什么只是一个形式问题,即使他什么都不做,喊一嗓子也有人愿意给钱,这是靠时间积累出来的。

宋小宝站在台上说一句,瞅你那损色,下台就能拿十几万出场费。但是别人也会说这句话,能赚钱吗?宋小宝拿的出场费,不是因为今天他在台上的演出,而是因为之前多年的积累。

归根结底,读书号的盈利不是大家喜欢读书号,而是喜欢懂懂这个人,为人付费。

所以,直接复制懂懂的模式,没戏。

没有名气的人应该怎么做公众号?

做公众号,最重要的是三部分:内容、推广、盈利。

而我一直主张个人创业者把精力都用在做好内容上。

只要内容足够好,推广和盈利这两个问题会自动解决。内容好,读者会自动帮你转发出去,这就是最好的推广。盈利就更容易了,赞赏、广告、软文、卖产品、做社群,粉丝多了,怎么做都有理。

有一个公众号叫冯站长之家,主要做三分钟新闻早餐,每天让你在三分钟之内了解有价值的新闻。前期就是一个人,没有商业推广,就是靠内容的转发做起来的,现在粉丝200多万。

他的成功,我觉得跟当年hao123的李兴平很像,找到一个有需求的点,做到最简单,做到没人能比我更简单。

冯站长一直坚持做3分钟可以读完的内容,而且用老百姓的视角看新闻,就算是小孩和老人,也能看得懂。

内容源的问题

在我看来,个人做公众号,稳定的内容源是很重要的。

很多写文章的人,最后放弃的原因都是没东西可写。

为什么会没东西可写?

作者其实就是一台制造文章的机器。这台机器有两个口,一个是输入口,是往里面加材料的;另一个是输出口,是出作品的。

很多人的机器没设计输入口,只想天天蹲在输出口等成品。

很多写作者没有稳定的内容源,上来就写,不出一个月热情就会被耗尽,积累的知识被掏空,进入无东西可写的困境。

冯站长之家是做新闻采摘的,每天发生的新闻就是他的内容源。

做读书类公众号的,海量的图书都是他的内容源。

懂懂每天见不同的人,这些人背后的故事就是他的内容源。

没有固定内容源的作者,写作会非常累,每写一篇文章都好像把身体抽空了一样。这样的写作状态,肯定没办法坚持太久。

在策划做一个公众号的时候,要考虑一下,你是用吃老本的写作方式,还是已经找到稳定的内容源,这是一个关乎成败,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新人做读书类公众号还有机会吗?

如果是新起步的人做读书号,我比较看好的模式是专做一个领域,比如只做投资类的书,或者历史类、科技类都可以。

做综合类的,等于是在跟十点读书、樊登读书会这些变态级的对手竞争,胜出的可能性为负数。

其他类型的公众号也是一样,做小,做精,做大公司不乐意做的小领域。你这样想,如果连小领域都做不成老大,在大领域凭什么能做老大呢?

多研究鸡汤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大家都说不喜欢鸡汤文,但是你去网上看看微信的阅读数据,阅读量最高的依然都是情感励志方面的鸡汤文。

按理说,读书人应该是最讨厌鸡汤吧!

十点读书,算是读书号里面做的最好的,基本上就是以鸡汤为主,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读者喜欢看,喜欢转发,这就是硬道理。

有一个也是做读书的公众号,叫大阅读家,我挺喜欢的,但是他阅读量才几百。文章写得挺文艺,挺有范,就是吃不开。

鸡汤,其实一直都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文体,从古至今都是,只不过写鸡汤的人变换了不同的风格而已。

网民嘴上都说不喜欢,其实他们说的是没经过加工的老式鸡汤,而那些用新的加工方法,新的包装的鸡汤,还是最受欢迎。

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你打心眼里瞧不起鸡汤,但是网民喜欢,你怎么办?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擅长  擅长词条  公众  公众词条  运营  运营词条  赚钱  赚钱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