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个普通工人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张之洞俯瞰他创办的汉阳铁厂

  20世纪60年代,上海钢铁五厂轧钢车间管理材料账目的普通工人姜铎掀起了一场关于洋务运动的大讨论。这一场争论不仅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影响,也改变了姜铎的人生。然而,20年后,姜铎的角色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60年代反对全面否定洋务运动的“激烈派”,一变而为反对洋务运动全面肯定论的“保守派”。

  1978年, 63岁的姜铎,这时依然是上海钢铁五厂轧钢车间,一名管理材料账目的普通工人。一天,他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历史研究》编辑部的约稿信。本文来源:http://www.honggushi.com

  那时,文革刚结束不久,一场轰轰烈烈的拨乱反正运动正大规模地席卷全国,大量冤假错案得到纠正和平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得以恢复。更深的变化还发生在思想和文化领域,以“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标志,多年来禁锢着人们思想的意识形态问题,实现了哲学上的澄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思潮得以扭转。

  在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口号下,知识分子获得了某种言论空间,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学术繁荣、思想活跃的局面。文革后,各种学术刊物纷纷复刊、创刊,之前长期被视为禁区的学术领域得以恢复,知识界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就重大问题和中国未来走向发表言论的勇气。而文革中因被四人帮“影射史学”利用而被诬蔑为“洋奴哲学”和“崇洋媚外路线”的晚清洋务运动,也自然被史学界提上了重新认识的日程。

  于是,1978年夏天,重组后的《历史研究》编辑部,找到了之前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姜铎和黄逸峰,向他们约写关于洋务运动的稿件。60年代,正是他们两人,引发了新中国有关“洋务运动”的大讨论。

  ■ 蒋介石·曾国藩本文来源:http://www.honggushi.com

  姜铎对于“洋务运动”,本来没有什么研究。1960年,因着手准备编写一部江南造船厂的厂史,他大量翻阅了范文澜《中国近代史》,及牟安世的《洋务运动》等著作,才开始接触到“洋务运动”这一史学领域。本文来源:http://www.honggushi.com

  当时,大陆史学界对于洋务运动,依然遵守着范文澜等人的观点。40年代,范文澜在写作《中国近代史》时,对洋务运动定下了全面否定的基调。书中指出:洋务派“是封建军阀经过外国侵略者改造,适合于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之用的新军阀”,“是外国侵略者选择的最顺从的代理人”。解放前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个普通工人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词条  工人  工人词条  认识  认识词条  普通  普通词条  一个  一个词条  
导闻

 360斤直径1.8米巨型“毛主席...

   重达360斤、直径一米八的巨型“毛泽东像章”,您没见过吧?海口市民陈先生就收藏了这么一枚巨型像章,记者带您去先睹为快。  今天上午10点左右,记者在市民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