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财政联盟是解决欧债危机根本之道

不久前,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纷纷下调了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IMF两年来首次表示,欧元区17国2012年可能陷入轻度衰退。2009年末,发端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可以说“功不可没”,欧债危机无疑是横亘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中的一道难题,在前不久结束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各国经济领袖们对于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法依然一筹莫展。

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世界与中国:2012”上,来自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专家从欧债危机当前面对的形势、未来的化解之道以及趋向走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

货币互换机制预示着国际货币体系演变方向

回顾2011,展望未来,多数人基本同意这样一个判断,这次危机恐怕要持续很长时间,要想真正恢复可能要接近十年的时间。这里不强调时间的准确性,而是强调恢复的困难和长期性。美国和欧洲的问题很多,目前基本上还没有理出头绪来,谈不上走向持续的恢复之路。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到这场危机之中。那么,危机的恢复显然就需要良好的全球合作。如果全球不密切合作,危机还会延长更长时间。从历史的跨度来看,此次危机的解决过程,出现了好的迹象,世界各国确实有意愿,并且采取了实际行动进行合作。

谈到解决欧债危机,最近有一个事件非常值得关注。去年,美联储决定与加拿大、英国、日本、瑞士和欧洲央行五大央行之间现有的临时美元流动性互换利息下调50个基点。此外,美联储将再度延长与加拿大银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以及瑞士国民银行这5家西方主要央行的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至2013年2月1日。

如果单纯地把这个事件看作解决欧债危机的一种手段有些过于简单化,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个事件却有深层次的含义:这预示着今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方向。国际货币体系原先是以美元为中心,未来可能是多元化的。后来遇到了很多的挑战,我们现在说,国际货币体系未来可能是多元化,而从国际货币这个层面来看,事实上早已成为定局。本来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就已经谈到多元化的问题。欧元的出现,使多元化更成为一种制度安排。在货币体系多元化的情况下,国际货币体系接下来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汇率安排和国际收支不平衡。

国际货币体系涉及三层问题:一是储备货币问题;二是储备货币之间以及储备货币与非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安排问题;三是如果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国际之间如何解决相互之间的关系?现在看起来,用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央行之间的货币互换的机制,有可能解决第二层和第三层的问题。

货币互换安排首先要解决清算问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形成之前,有关国际货币体系安排曾经有两套方案,美国方案和英国方案。美国方案是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核心的一款体系,重点放在货币本身。英国的凯恩斯方案则把重点放在清算上,不追求有一种单一货币,而是追求各主要储备货币之间有稳定的清算机制。稳定的清算机制意味着遇到不平衡,能够弥合,在弥合之间,可能有多种货币,而多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应当有一个说法。现在看来,很可能还是要回到当初的老方案,结合现在的情况来解决未来的问题。

另外,六国央行货币互换的是美元。这意味着美元重返欧洲。美元重返欧洲就意味着美元曾经被挤出欧洲的过程,早在欧元区启动之初就隐藏着这个趋势。从欧洲央行储备货币体系能看出,刚开始的时候储备主要是美元。现在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储备主要是黄金,把美元排挤出去。欧洲排挤美元是它要做的事;但是现在遇到了问题,自身又不能解救,可以说美元趁机而入。

总的来看,在探讨一个储备货币已经是多元化的事实情况下,几十年可能都会是这样,已经不可能有单一货币,哪怕是超主权货币来成为国际公认的货币。这种货币互换机制可能预示着一个方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

债务危机可能会逼着欧盟走出一条新路

对欧债危机今后的发展走向,我谈三点看法:第一,现在欧洲债务市场上信心不足。最主要的表现是去年底欧洲央行借给几百家商业银行5000亿左右的资本,随后这些银行又把钱存了回去。这一方面说明欧洲银行并不缺乏流动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对欧洲的债权债务仍然没有信心。也不排除这些商业银行要报复德国,让他们承担希腊国债50%的账面损失。另外,有金融界人士表示,信心不足使他们不敢轻易出手。许多欧洲大的投资基金手里握有80%的现金资产,说明他们根本不缺钱,但是他们不敢投资。他们担心2012年的一季度末和二季度初可能还会有新的风险。

第二,在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欧元区也传来一些利好的消息。去年底的欧盟首脑会议上,德国的所有要求基本上都得到了满足。德国要求各成员国都要按照条约的规定,自动限制本国财政赤字和债务占GDP的比例。而且建立了一项自动惩罚机制,一旦有国家超出规定所要求的范围,欧盟会自动采取惩罚措施。政治上,成员国一旦发生违规现象,就将失去在欧盟、欧元区的投票权,直到财政恢复正常;经济上,停止所谓地区财政转移运转机制。

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解决办法,无法解决短期的问题。解决短期危机的方法是由法国提出,并被德国所接受的。法国认为,单纯依靠金融稳定基金解决债务危机的做法是有问题的,金融稳定基金数量毕竟有限,所以市场永远会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危机。法国认为,实际上应该让欧洲央行真正起到最终贷款人的作用,可以无限的放款。

最近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写了一篇叫《欧洲合众国》的文章。他说美国也是因为债务危机应运而生的。当初,在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各州都欠下大量债务,独立之后,各州还债出现了问题。于是,在这个基础上,13个州的代表坐在一起讨论,要不要成立一个联盟?当时除了两个州没有参加外,另外的11个州的代表都同意签署了一个财政联盟协议。第二年这两个州也参加了。正是这种财政危机使得各州的财政走到一起,最终走向了联邦制度。今天欧洲也出现了跟当初美国相似的问题,这个美国历史学家认为,欧洲的债务危机如果不走向联邦是无法走出去的。

在欧元上马之前,我曾经采访过一位《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起草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统一货币作用的分析,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但是要建立一个统一国家非常不容易。他认为有统一的货币,没有统一的财政,将来势必有危机,而有危机才有推动欧洲立法的动力,所以欧洲必须走上这一步,因为要拆散一个货币联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解决货币危机的办法,只要统一财政就可以解决。

第三,如果欧洲能够统一财政,进一步实现政治统一,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国际收支。总体来讲,欧元区和欧盟国际收支都是平衡的,问题是北方国家对南方国家的大量盈余,和南方国家对北方国家的大量债务。欧洲整体主权债务和国家的主权债务加在一起,占它的GDP的88%,远低于日本和美国。另外欧盟区居民储蓄率比较高,企业不缺钱。从这个角度来讲,欧盟区对付现在的债务危机绰绰有余,最大的问题是缺少政治意愿。现在出现了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最近,尽管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政府都表示要紧缩财政,但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大的问题,相反这些国家的工会都认为现在必须接受这个现实,缩减开支。债务危机可能会逼着欧盟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并不是非常悲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江时学:

只有希腊的危机才是真正的债务危机

何为债务危机,在学术界仍没有明确的定义。我认为,只有某国发生了债务违约或者是债务重组、寻求发布援助后,才能被视为遇到了债务危机。如果按照上面的定义,实际上当前只有三个国家爆发了危机,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不过,这三个国家的危机性质实际上并不一样。只有希腊的危机才是真正的债务危机,爱尔兰的危机是由房地产泡沫引发的财政危机。政府为了救助银行花费巨资,出现了财政危机。葡萄牙的危机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因为其在加入欧盟之后无法强化国际竞争力,提升本国劳动生产率。

现在有必要把当前解决欧债问题需要面对的有利和不利的各种因素摆出来,逐一分析。我认为,不利因素可归纳为十点:第一,2012年将有大量债务到期要偿还;第二,没有办法通过贬值来扩大出口。当年阿根廷摆脱债务问题很重要的措施就是放弃汇率制度之后实施比索贬值,进行出口。对于欧元区国家来说,因为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很难贬值;第三,在此次危机中银行业受到巨大影响;第四,各国政府不得不实施财政紧缩计划,勒紧腰带;第五,欧盟的决策机制;第六,欧洲大国英国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第七,危机国家的民众长时间享受高福利带来的好处,不愿意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第八,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经常扮演不光彩的角色,在欧洲国家困难时期屡次下调评级;第九,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第十,国际金融市场的信心疲软。

有利因素也可归纳为十点。第一,整个欧元区的GDP增长仍然是正数,尤其是德国和法国保持比较好的增长势头;第二,EFSF的扩容已成定局;第三,强化经济治理的宏观计划已经基本成型;第四,去年底之前,欧洲五国政府更换了政府首脑,可以指望他们能够很好地指引本国经济增长;第五,默克齐的诞生。如果默克尔和萨科齐两人之间出现矛盾的话,欧洲危机不知道要进化到何种程度,而现在他们之间的团结,可以使“泰坦尼克”不至于沉下去;第六,欧洲银行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第七,爱尔兰已经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市场效益巨大;第八,虽然欧洲各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民众抗议活动,但各国的政局相对比较稳定;第九,私人部门愿意承担其损失;最后,包括中国在内,IMF与其他金砖国家都表示愿意帮助欧洲

欧债危机制约了世界经济复苏,欧洲需求减少直接导致中国出口减少,人民币被升值,欧洲对中国的投资减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

欧盟一体化不会因危机出现倒退

我想谈谈应该如何认识当前的欧债危机?欧债危机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未来,特别是对欧洲的国际地位产生哪些影响?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有两个基本判断:首先,欧债危机虽然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基本上还是欧洲国家自身出了问题所引起的。部分欧洲国家经济长期竞争力下降,导致增长低迷,再加上刚性需求不断增加,一个是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一个是失业人口的增加,这两个问题都需要政府持续增加投入,但又是不可持续的。再一个不可持续是欧洲人虽然组织了货币联盟,但是这个联盟实际上只完成了一半的功课,走了十年之后,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即参加欧元区的国家虽然统一了货币,却没有统一的财政、预算、税收,财政开支和预算都由成员国各自说了算。于是,一些财政状况不良的国家利用欧元区低利率的好处滥用发债借债权。所以,下一步必须要深化。

其次,欧债危机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一两年内不会轻易化解。欧洲经济增长背景惨淡,希腊近一两年内一直处于衰退,德国这些国家经济也不是特别好。德国现在不愿意让欧债危机迅速结束,因为它要利用这次机会让希腊品尝到危机带来的痛苦。德国人很难在希腊没有付出充分的法律保证的前提下同意由欧洲中央银行充当最后的贷款人,这也就意味着希腊必须通过法律严格约束财政纪律。

欧债危机欧洲的影响。欧盟地位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增加都有赖于政治一体化。欧债危机不会对欧盟产生伤筋动骨的打击,欧盟一体化不会因此出现逆转和倒退。

第一,为什么欧盟一体化不会有大的倒退?虽然欧盟内部围绕欧债危机进行大量的争论和辩论,但是放弃欧元,解散欧元区,从来没有成为一个选项,各国争论的焦点是如何救欧元。因为欧元解体不符合欧盟任何国家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欧元区还没有发展到欧盟特别是法国和德国已经没有办法改变欧元区解体这一命运。一旦欧元崩溃解体,希腊、葡萄牙、西班牙这些问题国自然受到的打击最大,同时对德法等的经济上的打击也是灾难性的。除了经济影响外,欧元区以失败告终将意味着欧洲战后半个多世纪联合的最重大倒退。其他一体化成果,如统一大市场也可能不保。经历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欧洲各国对于如何救欧元越来越明晰了,认识基本上统一了。

第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欧洲国家还是要走财政联盟的道路。虽然由于英国的反对,在去年的欧盟峰会上最终未能成功修改《里斯本条约》,但是德法等达成了一个新的政府间条约。新条约的宗旨是逐步收回成员国的预算、财政决定权,如果有成员国违反了规定,由欧盟机构来审查和监督以及实施处罚。德国所做的实际上是逼问题国实施改革,就是用救助为条件,逼希腊、意大利搞紧缩和改革,防止诸如希腊这些国家“旧病复发”。有人认为,远水解决不了近渴。欧盟对眼前希腊的严重状况并非完全不管不顾,提出两项主张:一是将于2012年7月提前启动原定于2013年推出的长久性稳定制度,涉及的资金为5000亿欧元,用这笔钱来解决意大利、葡萄牙、希腊等国的燃眉之急;二是由欧盟27个国家拿出2000亿欧元交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通过IMF来对问题国加以救助。

欧盟未来向何处走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法国和德国一直是欧盟发展的双发动机。欧盟未来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德国和法国。欧债危机发生后,法国和德国的关系以及两者在欧盟当中的地位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债危机以前的欧洲,德国是一个经济强国,法国则是一个政治大国、欧盟的政治旗手,在欧盟内部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因为政治和经济上相对的优势互补让两国能够开展比较良好的合作,共同推动欧盟向前走。但是在欧债危机发生后,德国在政治上逐渐成为主导欧盟的国家。欧债危机怎么解决由德国说了算。不知道对欧盟今后一体化是好处还是坏处,像法国这样的国家,永远不愿意甘当配角。所以德法之间利益的再平衡问题将是欧盟今后发展一个重要因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根本  根本词条  危机  危机词条  财政  财政词条  解决  解决词条  联盟  联盟词条  
智库

 从理念和领导力看改革开放四十年

利益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重要的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人的行为都是由利益支配的,每个理性人都知道其利益所在,并且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由此,我们所有观察到的人的行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