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崛起及其对美国防务预算的影响初探

2月6日,布鲁金斯学会21世纪安全和情报研究中心举行中国崛起及其对美国防务预算的影响研讨会,与会者包括布鲁金斯学会东亚政策研究中心的卜睿哲(理查德·布什)、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的杜大伟(戴维·多拉尔)、国防学院的巴德·科尔和笔者等人。卜睿哲、杜大伟、科尔和笔者分别专门研究地区安全与外交、中国经济、中国军队和美国武装力量。

研讨会上,与会者并没有试图达成共识,在各个问题上观点也并不一致。但不时听到的一些主题包括以下内容:

·中国的崛起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受到各种军事和经济因素的制约。事实上,中国的国防预算似乎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1.5%,占比不到美国的一半(中美每年的军事预算分别约为1500亿美元和5500亿到6000亿美元)。

·中国的地区角色野心勃勃,咄咄逼人,但未必具有革命性或高度侵略性,至少目前如此,而且主要集中在西太平洋海域。

·然而,中国崛起构成了挑战,美国态度坚定并进行接触至关重要。

·国防预算自动减支———如果奥巴马总统和国会无法达成预算协议,今年秋季有可能再次发生这种情况———将对亚洲产生不利影响。之所以这样说,部分原因在于国防预算自动减支会在该地区产生象征性影响,部分原因在于为美军前沿部署提供经费的国防预算项目会因此受到影响,而且部分原因在于,如果持续下去,有可能导致美军在帮助塑造并抗衡中国崛起方面力不从心。

杜大伟还表示,自动减支将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因为这种紧缩措施将削弱美国对基础设施、科技和教育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可以促进长期经济增长,进而提升长期综合国力———长期综合国力是建设并维持军事力量的基础。他还认为,美国的贸易和预算赤字目前已降至可控水平,尽管存在将来情况可能发生变化的风险。

这些事实使加大所谓委托账户投资力度而不对经济造成损害成为可能。杜大伟强调,如果将来美国每年的实际增长率能进一步接近3%而不仅仅是2%,那么这个简单的事实将有力确保美国长期保持强劲实力和全球影响力。

笔者在作反对自动减支的发言时强调,到2020年,美国计划将部署到亚太地区的战舰占比从历来的50%提高到60%,这是奥巴马总统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军事支柱。但自动减支计划可能会有效地抵消军舰增加所产生的影响。如果由于预算压力持续2020年的舰艇数量降至240艘(目前约为285艘),部署到太平洋地区的舰艇可能减至不到145艘———这意味着部署到该地区的舰艇数量根本没有出现净增加。

杜大伟还提出了几种了解中国经济及其军事预算的有益方式。他强调,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早些时候表示按所谓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GDP现已略超美国,但要了解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角色,比较靠谱的GDP衡量标准是按官方汇率计算的传统GDP。

按官方汇率计算,美国每年17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仍比中国的10万亿美元多约70%。中国有可能到2030年前后达到美国的水平,这是事实———但在本世纪晚些时候,美国经济规模也有可能再次超过中国经济。至于中国的军事预算,目前若按官方汇率计算约为1500亿美元,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后会有所增加,但增幅大概不会超过70%,因为中国采购装备的一些费用与美国的类似。

巴德·科尔指出,中国的抱负似乎是在黄海、东海和南海拥有重大影响力,并能在本世纪中叶之前争夺距中国海岸约1800海里的所谓第二岛链以内的西太平洋海域。他和卜睿哲均认为,从很多方面来说,正在崛起的大国有这样的抱负也很自然,但它们都对中国在南海的野心以及中国近年来在南海咄咄逼人的行为表示关切。

他们认为,保护公海航线是美国必须努力在该地区维护的核心利益,因此美国继续坚持坚定态度、保持军事存在并与该地区的盟国展开合作显得非常重要。

科尔和卜睿哲都认为,在导弹攻击和网络战等方面,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军力差距大幅扩大。如果中国大陆与台湾未来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危险,正如台湾现任总统马英九上台前的情况那样,这种军力差距可能令人担忧。由于再过一年左右台湾将举行总统选举,这个问题需要认真跟踪。

研讨会的整体基调非常严肃但不悲观。美国的实力依然不可忽视,美国帮助塑造亚太和平的潜力也依然不可忽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防务  防务词条  美国  美国词条  初探  初探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崛起  崛起词条  
智库

 一带一路下钢铁产业如何走出去

“一带一路”成为国家战略,我国鼓励资本输出实现钢铁产能国际合作,如何选择投资地?如何选择投资方案?这些都是目前企业关心的问题。一带一路下钢铁产业如何走出去一带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