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东盟一体化依然宛若海市蜃楼?

自1967年东盟成立至2007年以来,东盟仅有三分之一的协议真正付诸实施,这不免令人怀疑2007年11月通过的《东盟宪章》的影响力。对东盟成员国而言,若想成功实现地区化,就必须更加密切磋商、紧密合作。

令人失望的决定

此前,各国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部长曾直接向东盟峰会呈交报告,对东盟一体化给出了创新性建议,然而迫于一致决策的压力,东盟领导人最终却依旧做出了保守而平凡的决策。这种“东盟式习气”已经根深蒂固于区域性制度结构,并成为一体化建设的阻碍。

2008年以来,东盟比以往有了显著进步。数据显示,东盟共同体三大支柱下90%的目标最终都能够得以实现,具体内容包括达成并修改政府间协议、采取工作计划、开展研究、建立委员会等。

与大国关系

此外,东盟在促进地区与大国关系、地区与国际和区域性集团关系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成绩,东盟峰会和东盟十加三堪称核心代表。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东盟峰会主张促进《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而东盟十加三则力求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协定》。

2012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出台使东盟免于在上述两种经济愿景中做出选择。而作为一项多边协议,它也能够使那些已签署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免于走上贸易扭曲的道路。然而,印度向来是达成多边经贸协议的拦路虎。因此,若想成功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还要倚赖莫迪政府做出努力。

东盟思维的缺失

作为一个外交共同体,东盟成员国拥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经济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因此,东盟成员国人民生活的影响可谓微乎其微。外界担心东盟可能因发展不同而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此外,除了决策者、学者和新闻界人士,大部分商界人士都缺乏东盟思维,且对更为密切的经济合作表现出抗拒心理,因为那可能威胁他们在当前市场上的领导地位。因此,东盟各国政府应将社会各个部门联系起来,解决阻碍一体化的难题,包括海关标准的一致性、法律制度的标准化等。

团结不足

虽然东盟的决策表面上看来是促进一体化,实际上却没有真正达成目标。而外部力量的参与可能对东盟成员国的地位和区域性问题的解决造成影响,从而削弱东盟达成一致的努力。随着中国对东盟成员国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东盟达成一致将会越来越困难。而各国对差异的掩饰和表面的团结将使东盟一体化依然是一个海市蜃楼般的遥远幻影。

注:

本文为瞭望智库摘编自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网站报告“ASEAN integration remains an illusion”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东盟一体化依然宛若海市蜃楼?  东盟  东盟词条  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词条  宛若  宛若词条  一体化  一体化词条  依然  依然词条  
智库

 国外非政府组织发展经验与借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政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非政府组织作为新生的社会力量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它们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表达民意、传...(展开)

智库

 全球贸易理论的危机

言语有时让我们失望,理论有时也是如此。我们正陷入一场史无前例的世界贸易体系危机,它不是简单地来自于坏的法律、孱弱无能的机构、鲁莽的领导者或无赖国家,而是来自于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