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民粹主义的根源与后果——评《掉队的拉美》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塞巴斯蒂安·爱德华兹教授的《掉队的拉美民粹主义的致命诱惑》一书,从民粹主义的角度解读拉美长期衰落之谜。在多数国人的心目中,位处浩瀚的太平洋彼岸的拉丁美洲是一片充满异域风情的大陆,神秘消失的玛雅文明、热情奔放的狂欢节、物产丰饶的潘帕斯草原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印象。

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落后地区一样,在过去的500年间特别是自19世纪上半叶以来,拉美数亿民众为获得国家独立、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抗争与奋斗。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拉美各国的发展也经历了重重曲折,虽然总体水平高于亚洲和非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却没有缩小,甚至还有所增加,拉美也因此被世界银行认为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地区。

世人对拉美自然会有更高的期待。虽然摆脱殖民统治的时间略晚于北美地区,但是拉丁美洲的自然资源更为丰裕,不仅有广阔的耕地和牧场,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矿石,因此,在独立初期的19世纪,收入和生活水平超过了同期的北美。比如20世纪初期的阿根廷是世界上最繁荣也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富裕程度超过了除英国以外的所有欧洲国家,吸引了无数欧洲人前去建功立业。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拉美由于地处世界一隅而免遭波及。虽然拥有这些有利因素,似乎最具备实现经济赶超的条件,拉美却始终没有真正展翅腾飞,因而被戏称为“永远的明日之国”。虽然某些时期也曾实现过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如20世纪中前期的墨西哥和巴西,甚至被冠之于“经济奇迹”,但此后总是以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而告终,之前积累的成果往往丧失殆尽。在整个20世纪,拉美各国相对于发达国家严重衰落了,仿佛落入“陷阱”之中而无法自拔,这既令人惋惜,也令人困惑,何以这片世界上最富饶的土地没有发展出繁荣的国家和社会?

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强调丰富的自然资源引起的“诅咒”,有的归结为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出于意识形态或地缘政治原因对拉美地区的操纵和压榨,有的强调本地区流行的天主教传统带来的不利影响。长期的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和过程,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发挥过作用,本书从民粹主义的角度,予以令人信服的解释。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民粹主义最为盛行、历史最为久远的地区,影响极为深远。而且,21世纪第二个十年,民粹主义在全世界暗流涌动,不仅波及民主化运动方兴未艾的新兴国家,甚至在以欧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已经平稳运行了上百年的发达国家,民粹主义的浪潮也甚嚣尘上。深入剖析民粹主义何以成为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不仅对于拉美地区,对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有现实的关切。

本书将民粹主义视为阻碍拉美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这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思潮来自殖民时期建立的极不平等的收入、财富和权利分配。摆脱殖民统治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新的统治阶层吸收和继承了殖民时期的经济社会制度与结构,经济社会不平等问题长期存在,为滋生民粹主义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这种不平等诱使军事和政治强人借助民粹主义的花言巧语,直接求助于广大的底层民众的支持,建立专制主义或者威权主义政权。这些政权往往采取保护主义和反市场的经济政策,侵害私人财产,破坏有助于创新和增长的微观激励机制,危害长期经济绩效。

另一方面,这些政权为了继续获得民众支持,承诺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提高民众的福利水平,但却无力通过经济增长来扩大财政收入,长期的财政赤字只能通过超发货币或者举借外债来弥补,前者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后者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引发资本外逃,两者都会引起货币贬值,加剧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动荡,导致一连串的货币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进而导致社会危机,使政治体制在民主体制与威权体制之间摇摆不定,政治动荡阻碍了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危害经济的长期增长。重要的是,无论在何种政治体制下,领导人都无法抵御民粹主义政策的诱惑,从而埋下了长期衰落的祸根。

因此,拉美经济失败的根源在于制度。

不合理的分配制度难以改善严重不平等的状况,也无法使更多的民众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导致贫富严重分化,从而埋下了周期性民粹主义浪潮的种子;攫取性的政治制度容易被利益集团俘获,被政治强人利用,采取短视的民粹主义政策,貌似有利于底层大众,从长远来看却会危害经济增长,最终损害的往往是其声称要保护的穷人的利益。羸弱的制度无力推行基础性和结构性改革,难以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塑造合理的微观激励机制,提供充足高效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教育体系质量和劳动者技能,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外部冲击的挑战。正如另外一位拉美历史学家所言,拉美各国的悲剧在于精英阶层将自己的利益混同于大众的利益。垄断性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权利的分配不均是落后的根源,民粹主义是必然的恶果。然而遗憾的是,本书对现有制度的缺陷和应该采取的政策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但是在现有的政治经济结构下,如何推动制度变革,提高制度质量,从而从根本上摆脱民粹主义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作者并未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由于这本身就是制度经济学尚待解决的难题。另外稍显遗憾的一点是,作者虽然充分讨论了民粹主义的表现及其危害,但是并未将民粹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从学理的角度对其内涵与根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这也许与该书主要是一部普及性的通俗读物而非学术著作有关。

20世纪中叶以后,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经过长期的发展,仍难以跨越高收入门槛,迈入发达国家行列。深入探究拉美地区落入陷阱的原因以及摆脱陷阱的出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与拉美国家在经济制度、政治体制和社会思潮等诸多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除了具体国情以外,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的基本规律和逻辑应有相通之处,并且中国经济也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难题,就此而言,本书对中国经济不乏借鉴意义。

本书作者塞巴斯蒂安·爱德华兹1953年出生于智利,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LA),现为该校管理学院国际经济学杰出教授。他长期关注拉美经济问题,曾于1993年至1996年担任世界银行负责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首席经济学家。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撰写了大量关于拉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论文和专著,是本领域国际知名的学者。本书中译本的出版对于促进国内对拉美发展问题的关注,以及对民粹主义根源与影响的理解,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词条  掉队  掉队词条  拉美  拉美词条  根源  根源词条  后果  后果词条  
智库

 建构中国东亚秩序战略的框架

地区秩序建设是任何一个崛起大国必须回答的战略和外交议题。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如何看待和参与东亚秩序建构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重要问题,也成为东亚各国乃至世界主要国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