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福岛事故背后的“核危机”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除了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核电的安全性更加成为各国核电政策中最令国民关注的问题。人们不由将福岛核事故与发生在1986年前苏联乌克兰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相比较。日本长期处在活跃的地震带上,全社会形成了对大地震保持持续准备的核电环境。从技术水平而言,日本又是一个具有广泛的国际合作背景并以高科技立世的国家,福岛核电站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采用的堆型不可同日而语,然而这些因素都未能避免灾难事故的发生。

 

核电决策背后的“算术”

 

尽管在核电的支持者看来,核电是高科技和高安全性的代名词,但福岛核事故一举打破了核电安全的神话。核电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现在也备受质疑。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采取了限电和调配措施,但日本并未出现严重的电力短缺。日本原子能产业协会2月3日宣布,日本国内54座商业核反应堆1月的运转率只有10.3%,创该协会与电气事业联合会1977年4月开展调查以来的最低值。由于去年日本大地震和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影响,日本国内多座反应堆长期处于停止运转状态,在全部54座核反应堆中,截至今年1月底仅剩3座仍在运转。  对此形成佐证的是2011年9月11日“绿色和平”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称日本可以通过提高能效和快速采纳可再生能源技术,在2012年关闭所有的核电站,同时实现经济恢复和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

 

核电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很大程度上依赖高额的国家补贴,以及高额的环境和社会成本的外部化,这些成本并未被纳入核算。“核能利用因其危险性使得实际使用成本非常高”  。

 

据2010年7月15日发表在《核能监测》(Nuclear Monitor)上的一篇文章,福岛核事故导致周边8.5万人被迫撤离。对核事故造成的环境损害,还无法做出清楚的统计。辐射对当地社区的持续影响,向海中排放的大量污染物,长期的低水平辐射对人体的健康损害,以及核电站工人因辐射患病,多方面的损害都难以被计入统计数据(除非受害者在短期内死亡)。对福岛核危机的处置,也让国民多有不满,使日本政府的公信力受到重挫。由于政府对核爆以及相关信息的延迟披露,遮遮掩掩,行动不力,民众受到辐射影响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

 

核电背后的政治和利益因素,也使核电决策背后充满了博弈和冲突。一个社会中,当政治或经济因素占据了核电决策的首要位置,就可能以牺牲环境和社会民生为代价。福岛核事故发生后的2011年3月14日,日本卫生劳动部以国家紧急状态为由,将核电站工人的最大安全辐射标准,从每年20毫希弗(mSv)提高到每年250毫希弗。由于对毁损反应堆进行处理,到最终关闭需要10年以上时间,将来可能被列入辐射损害赔偿名单的工人数量将非常庞大。有分析认为,此举是在回避将来可能需要承担的政府责任。(在日本,以白血病为例,通常一年内如果受到5毫希弗辐射引发白血病就可以获得职业损害赔偿)。  无独有偶,在儿童安全标准上,日本教育部在核事故后,将儿童在校辐射安全剂量标准提高到原来的20倍,引发了受影响社区居民的抗议和游行。

 

今年1月14日,前福岛县知事佐藤荣佐久(SATO Eisaku)在日本横滨举办的全球无核化会议开幕致辞时对日本政府提出了严厉批评。“日本缺乏透明有效的检查机制。面对强权的核工业,政治家也感到无力制衡。” 佐藤荣佐久表示,事故发生后,有关辐射的情况延迟了6天才到达福岛县政府,表明政府对核工业的极力保护态度。

 

笔者在13日参加福岛一日考察,接触到的日本本土NGO和社区多对政府的应对措施表示质疑和不满。日本这样的民主体制也不能杜绝核电大公司大集团对政府的操控。只能掩盖真相和事实,剥夺公众的知情权。无辜的核事故的受害者成为了政治决策的受害者。

 

2011年11月21日,日本福岛救助儿童防辐射网络成员Hiroyuki Yoshino在写给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的信件中披露,福岛的辐射目前仍然严重,在80%的儿童上学路线测到的辐射等于或高于每小时1微西弗,而通常的安全标准是每年1毫西弗(相当于每小时0.114微西弗),实测数据接近标准剂量的10倍。这还只是户外辐射量,没有包括食物和室内呼吸的辐射量。

 

据联合国原子能机构(IAEA)12月22日发布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情况报告,截至11月25日,福岛核事故发生近9个月之后,日本政府仍然在重新划定一些新的高辐射地点,这些地点位于福岛第一核电站20公里范围内的限制区以外,以及被毁损的反应堆西北方向远远超出20公里的商榷撤离区外,这几乎意味着这些地方的家庭,尤其是胎儿在整个孕育期都居住在被日本政府现在认定为辐射危害大的非安全地区,需要撤离。   8月26日,教育文化体育和科技部(MEXT)公布了对距离福岛20公里外的警戒区50个监测点的结果,其中35个地点超过了政府规定的第一年20毫西弗的安全剂量,有一个地点竟然达到了503毫西弗。政府官员表示,对一些地区而言,恢复工作需要数十年才有可能完成。

 

在事故发生数月时间内,由于政府缺乏长期清晰的除污计划,促使慌乱的居民们自行采取措施。他们在院子周围的空地挖坑,将庭院内的土转移进去堆放,清洗屋顶。但有专家警告,这些行动将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使辐射物在缺乏监测的情况下扩散,造成新的污染源。

 

从受影响社区反映的情况来看,日本政府对辐射的应对处理和公众知情与救援方面的反应迟缓,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引发了很多不满。核事故的影响,已经从具体的灾害扩展到社会心理和文化层面。

 

反核民意高涨

 

福岛核事故引发了日本乃至全球的深刻反思。原先赞同发展核电的日本前首相菅直人(Naoto Kan)在2011年7月13日的电视讲话中指出:“我们将致力于实现一个没有核能的社会。”7月24日的一项媒体调查发现,福岛核事故后,日本国民的反核意识高涨,超过70.3%的受访者支持废弃核能(也有其他调查数据说是超过50%)。在电视讲话的前一天,菅直人向国会议员发言提出,日本必须放弃到2030年将核能占比从30%提高到53%的计划。“从3.11的经历,我意识到核能涉及常规的安全概念和技术无法控制的风险,核能的风险太高了”。

 

当然,在日本政界,支持菅直人的政治人物还是凤毛麟角。2011年8月继任首相的自民党党魁野田佳颜表示要继续核能使用,助力经济恢复。

 

尽管政坛更迭使日本的核能政策扑朔迷离,但来自日本民间的反对声已越来越强烈。2011年5月以来,日本发生了多起反对核能的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关闭全日本的核电厂,转向替代能源政策。  另据媒体报道,2012年2月11日,东京再次爆发数万人参加的游行,抗议政府向社会发出的尽快恢复核电厂的信息。

 

反对声还来自受影响的社区。2011年10月28~30日,来自福岛县近200名妇女在日本经济部的东京办公室外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静坐示威,要求政府将高辐射区域内的儿童撤离,并且永久关闭核反应堆。她们并非NGO的行动者,能在日本这个集体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的社会环境下做出如此的超常之举,表明她们和她们的家庭自核事故以来所面临的困境已难以承受。

 

日本时报(Japan Times)报道,日本最大工会、自民党的最大支持者Rengo也转变了对核能的立场。2011年10月3日,Rengo的领导层表示,鉴于福岛核事故,将重新思考该机构对能源政策的立场,从推动核能转向推动实现一个不依赖核能社会的目标。

 

2012年1月14~15日,包括“和平之船国际”、“绿色和平日本”、“日本原子力资料情报室”(Citizen’s Nuclear Information Center))在内的国际组织在日本横滨举办了全球无核化大会,呼吁各国鉴于福岛核事故的灾难性后果,废除核电。全球环境团体以及因核辐射被迫撤离的福岛市民参加了会议,并形成了“横滨无核化宣言”(www.npfree.jp/english.html)。其中,在东亚环境情报研究所协调下召开了东亚能源分论坛,中日韩蒙古的NGO表达了对区域能源和核能安全问题的关注,并希望形成网络,共同关注和推动东亚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

 

福岛核事故还震动了其他拥有核能的国家。欧洲环境议员、绿党自由同盟副代表Rebecca Harms(德国)根据她访问福岛的经历,批评日本政府远未能像其所宣称的那样将核危机置于控制之下,呼吁日本政府听取日本人民的声音。

 

实际上,欧洲很快从福岛汲取了教训。Harms说,“由于福岛,欧洲的核工业正走向终结。民主政治也在德国核政策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反核运动高涨的背景下,可以说福岛对德国乃至欧洲的政府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核能问题不只是日本一个国家的问题,3.11必定会改变世界。”

 

福岛危机引发全球各国从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角度全面检视和反思核能,而非仅仅从技术的安全性上思考核能和人类未来的关系。对一个现代社会而言,替代核能的方案存在吗?这需要换一种打破常规思路:现行的供应方驱动的集中电力系统,建立在电力需求无休止增长的基础上。放弃这种思路,人类才可能迈向没有核电,没有人为的核电灾难的未来。

 

(本文主要依据《核能观察》(Nuclear Monitor, January 14, 2012,以及日本NGO的调查报告等信息编译而成。)

 

简讯:

 

2011年5月,德国伯尔基金会主持出版了《核能的神话——指南丛书》(中文)共4册,从核能经济学、核扩散的危险等角度揭开核能说客们缔造的种种核能神话,并且正本清源,提出了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替代路径。德国伯尔基金会主席拉尔夫·弗于克斯在序言中指出:“核能既不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决定性影响,也不是确保能源供应的必然选择。”

 

索取本指南可联系伯尔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陈冀俍,010-66154615,info@boell-china.org,也可通过网站www.boll-china.org下载。

 

横滨全球无核化大会综述

 

横滨全球无核化大会于2012年1月14~15日召开,由包括和平船国际在内的6家日本NGO联合举办。大约1万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包括100位来自30多个国家的国际代表。会议发出了“横滨全球无核化宣言”,主要有以下内容:

 

1)保护受到福岛核电站影响的公民权利;

2)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的透明和问责;

3)全面进行辐射对人体、食品、水空气土壤的检测和数据收集,减少居民对辐射的暴露危险;

4)全球逐步放弃核燃料循环和所有核电厂;

5)现阶段已经关闭的日本核电厂不再重开;

6)禁止核电站和核配件出口,特别是向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出口;

7)强调地方市政当局、议员以及公民社会自下而上的角色作用(注:相对于中央政府和核能企业而言),成立一个支持福岛的全球网络;

8)呼吁在2012年3月11日举办各种活动抗议福岛居民受到的对待,呼吁无核化世界。

 

会议代表们提出的林林总总的意见和建议在网上被集中展示,称为“无核化世界森林行动”的会议还发出了将由亚洲311名代表签署的反核宣言倡议。此外,由于核电决策涉及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限问题,8位日本现任和前任市长(包括福岛市)参加了会议特别安排的市长论坛,决定建立市长网络,横滨宣言呼吁公众支持这个倡议。

 

(来源:http://npfree.jp/english/others/20120116_post_conf_ann.html)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福岛事故背后的“核危机”  福岛  福岛词条  事故  事故词条  背后  背后词条  危机  危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