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性别策略视角下的女用安全套倡导

据调查,2012年西昌市城区暗娼人群已经达到2000人左右,中低档娱乐场所从过去的130家增至250多家,至2012年已经超过30%的新报告病例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性病通过CSW向一般人群传播的危险不断增大,因此,暗娼人群在西昌市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已经非常重要,阻断艾滋病由暗娼人群向配偶间和家庭间传播已经迫在眉睫。

西昌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经滇入川的主要通道,毒品泛滥成灾,这里成为了中国艾滋病重灾社区。随着西昌市旅游业的发展,西昌市经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日趋严重,暗娼人群的感染率已经接近3%,特别是低档暗娼人群的感染率增长很快,势不可挡,低档暗娼人群文化普通偏低,文盲率高达80%以上,信息闭塞,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差,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足20%,安全套使用率不足10%。她们分散在西昌市居民点集中的区域,活动场所均为比较隐蔽的居民点出租房,生活环境普遍脏乱差,流动性强。这些社会底层人群的心理关怀和健康需求长期受到外界漠视,普遍遭到社会歧视,这一群体迫切需要被关心和帮助支持。

凉山州社会性别与艾滋病防制研究会(简称研究会),2003年开始筹备并开展相关艾滋病防治工作,于2005年3月23日正式通过民政注册,是依法在凉山州民政局登记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地方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是一个致力于社会发展和抗击艾滋病的民间组织。通过倡导男女平等,提高和改善受艾滋病影响地区人们的生活和生存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研究会已申请实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全球基金第四轮中国艾滋病项目、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艾滋病预防控制项目、加拿大基金援助项目、(美国)中国艾滋病援助基金会资助项目,参与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专项基金资助项目,香港乐施会资助能力建设项目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参加“第七届亚太国际艾滋病会议”、“中港艾滋病培训计划”、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妇女署“女性与艾滋病问题”等国际研讨会,对适合彝族社会文化特点的本土化艾滋病防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抗击艾滋病做出了切实有效的努力,为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出版发行禁毒防艾科普读物《毒品预防读本》与《艾滋病预防知识》,国内主流媒体《新华社》、《四川新闻资讯频道》、《凉山日报》等分别报道过研究会的工作业绩。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研究会申请实施2012年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社区组织项目“西昌市中低档娱乐场所暗娼人群女用安全套倡导项目”。在全球基金社区组织项目支持下,在西昌市文汇路、胜利东路、姜坡路、机场路共53家中、低档娱乐场所开展了性别倡导、心理关怀、女用安全套倡导、游说嫖客使用安全套技巧培训等活动。对降低艾滋病在配偶间、性伴间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探索出了在中低档娱乐场所暗娼人群中男套女套齐防艾的最佳策略和实践。

通过基线调查得知,西昌市文汇路、胜利东路、姜坡路、机场路共有53家中、低档娱乐场所,性服FSW575人。项目开展工作一年来,针对场所隐蔽、小妹流动性强、小姐难干预的场面,项目组成员集思广益,兼融大家的智慧,总结出一套工作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多样化关系网络

1、通过走访、联络、联谊的方式与中低档娱乐场所小妹建立朋友关系,利用彝族风俗文化与其中的小妹“拉家支”,建立亲戚关系,定期不定期聚餐。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了中低档娱乐场所小妹与项目组的关系。保证了项目组的干预工作。即使场所小妹四处流动,大家也随时保持着紧密的联络。小组同伴员与文汇路、胜利东路、姜坡路、机场路比较固定的场所小妹以同家支的身份建立了姊妹关系,通过这些稳定的联络关系,为小组同伴员到场所干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营造了温馨的场面。

2、对固定的场所老板采取“拉家常”,赠送防艾知识扑克牌的方法拉近关系,帮助场所老板解决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当地场所老板最担心的是公安出其不意的打击,小组同伴骨干了解到这些具体情况后,主动与片区派出所和街道办事处进行多次沟通协调,重点阐述防艾工作的重要性和安全套促进对降低目标人群感染率的时效性,通过沟通,获得了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有效缓解了公安与场所老板的紧张关系,帮助场所老板解除了忧虑,取得了中低档娱乐场所业主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保证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

3、根据中低档暗娼人群流动性极强,网点分散特点,项目组及时培养和发展暗娼人群中的同伴骨干,每个场所发展了2-3名骨干,通过骨干队伍建设,建立了骨干网络,使项目通过骨干网络有效开展工作,覆盖分散、流动、隐蔽的目标人群。不仅降低了项目成本,还具有了较好的可持续性。项目小组在文汇路、胜利东路、姜坡路、机场路53家中、低档娱乐场所选拔和培训了20名同伴骨干,由这些同伴骨干负责培训和发展自己的下线骨干,以这种“滚雪球”的方式不断发展和扩大同伴骨干网络。通过同伴骨干们的共同努力,使目标人群获得了可及性的服务。

由于我们采取了多样化的方式联络和团结了中低档娱乐场所的小妹,很快使场所干预覆盖面达到90%以上。

二、双“套”齐下

1、项目组在中低档娱乐场所了解到85%以上的小妹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病后,帮助联络当地妇幼保健站以及妇产科专家,帮助小妹提供咨询和诊治,为小妹提供免费女用安全套,小妹们的健康意识提高以后,她们开始主动说服嫖客使用男用安全套。项目组邀请了已退休的生殖健康方面的专家,这些退休专家有较多时间投入项目活动,她们了解了这些小妹的妇科病后,亲自上门看望,到场所和小妹们面对面交流生殖健康保健知识,当面指导安全套的使用。帮助小妹介绍医院和医生,帮忙她们提供转介咨询。这种服务到家的方式很快赢得了小妹们的尊重和信任,提高了小妹们的生殖健康保健知识和安全套使用技巧。

2、小妹自己用套后主动说服上门的嫖客带套,女用安全套和男用安全套一起推广,促进了性别平等,改善性别歧视。一位FSW说:“安全的性行为要靠我和他共同带套,否则,白干活。” 女用安全套成为中低档娱乐场所女性维护健康的主要手段,减少了未来的医疗费用。在社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性别歧视非常严重,男人们普遍认为:女性为男性提供服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中低档娱乐场所,嫖客们普遍不乐意接受安全套,他们认为带上安全套会直接影响到性生活质量,觉得身体上不舒服,心理上不爽快。每当小妹们为嫖客们提供服务时,经常会遭到嫖客们的断然拒绝,有的甚至会遭到嫖客的暴力袭击。通过项目小组的宣传教育,小妹们认识到了安全套对于预防艾滋病和保护自己性行为的安全措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小妹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一定要有保护自己健康权利的意识。因此,中低档场所的小妹们共同倡议,如果嫖客拒绝使用安全套,小妹们就拒绝提供服务。通过项目小组的性别倡导,小妹们对上门的嫖客进行了游说,并且坚持嫖客不用套,自己也要用套的服务方针。通过这样的有效沟通,嫖客们开始认识到了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由极端排斥安全套到主动接受安全套。到项目结束时统计,嫖客使用安全套由最初不足10%提高到了50%。

三、用“心”服务

1、项目小组在充分了解到中低档暗娼人群服务活动场所隐蔽,不愿意与外界接触的情况后主动找到这些暗娼人群,与她们谈心,聊她们普遍关心的妇科病、性病,女人家的事,应对嫖客的技

巧等。项目小组深入到场所后发现,小妹们都非常反感直接谈论性病和艾滋病的话题,了解到小妹们的这些心理状况后,每次到场所开展活动时项目小组都不急于直接切入正题,而是以“拉家常”的方式开始,先聊些小妹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妇科病和嫖客们喜欢的服务方式等。通过聊天的方式和小妹们谈心,以谈心的方式和小妹们拉近距离。大家关系相处融洽后,以大家乐于接受的方式向小妹们介绍安全套,讲解艾滋病防治知识,讲解生殖健康保健知识,讲解妇女的权益意识等。这种方式很快得到了小妹们的接受。

2、利用“谈心”活动的方式在小妹群中倡导性别平等,推广女用安全套,现场讲解安全套和宣传材料。在赢得了暗娼人群的信任后在她们中间开展性别倡导,推广女用安全套。这样的方式使她们很快就接受了女用安全套,掌握了艾滋病防治知识。

3、通过小组“谈心”活动,发展“同伴教育”。每个场所都有2-3位德高望重“大姐”,多数小妹都听这些大姐的招呼,发展和培养她们成为积极分子和骨干,在她们中间开展同伴教育,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利用大姐们的声望开展性别倡导,劝说嫖客使用安全套,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还声张了自己的权益。

实践证明,女用安全套成为底层女性们保护自己安全性行为所选择的武器。通过性别策略支持的女用安全套推广策略、足够的女用安全套供应将会提高女性安全性行为数量,维护女性健康,减少高危人群包括暗娼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率,阻断艾滋病由暗娼人群向配偶间和家庭间传播。降低医药费用,减少未来的医疗费用。

备注:本项目报告由2012年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支持社区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项目“性别策略”支持。为四川省全球基金艾滋病社区组织项目成果之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安全套  安全套词条  视角  视角词条  倡导  倡导词条  性别  性别词条  策略  策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