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乡村教育的复兴之路

       在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实施的今天,乡村教育诚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但政府的推动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正在给乡村教育燃起希望的火种。

 

文│本刊记者  郝 杰

 

       当我们谈论乡村振兴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乡村教育一定是绕不开且重中之重的话题。

       在全球化、城镇化时代,落寞的乡村乡村教育仿佛成为一个难以摆脱的“魔咒”。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农村逐渐“空心化”,各地开展轰轰烈烈的“撤点并校”,乡村的学校在渐渐消失。据教育部官方统计,2012年我国有乡村小学(含村小和教学点)总数是217552所,2016年(可查阅的最新统计数据)有乡村小学193203个,平均每天仍有16.68所乡村学校消失。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形成了县城大规模、大班额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基本学校格局。有专家认为,农村学校应该走“小而美”的发展道路,主管部门一定要放权,让下面有办学自主性。

 

留住乡村教师成为乡村教育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除此之外,乡村教师资源的匮乏也是乡村教育的短板之一。调整优化乡村学校布局,持续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健全完善有利于乡村教师安心从教的激励机制,留住乡村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也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乡村教育不等同于城市教育,“我们不是要把乡村教育变成城市教育的小弟,而是要办成有一定基础、各有特色的教育。”上海崇明教育学院研究员方华说。

       在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看来,今天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去乡村化的教育,我们的孩子只喜欢城市不喜欢乡村,那依然是没有希望的。“在这个背景下,我觉得最需要的是让儿童回乡,让教育回村,让妈妈回家”。

       在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实施的今天,乡村教育诚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但政府的推动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正在给乡村教育燃起希望的火种。

       2012年国务院出台政策,“撤点并校”被叫停,保留和办好现有乡村小学和教学点成为考量地方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2018年5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对乡村学校建设做出了新部署。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的教育投入。

 

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的老师在给孩子们上围棋课。

       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与推动之外,还有一股来自社会的力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乡村教育振兴的队伍中。乡村教育问题也受到了很多公益机构的关注。2014年,由李亚鹏发起的书院中国基金会在北京创办了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在给儿童提供课程的同时,也注意让其父母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本文介绍的三个项目也已入选由该机构和敦和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敦和•莲子计划”书院基金的资助。 

       他们试图用自己对于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的理解与热情,在全国各地的乡村播下创新与希望的种子,这可以看作是一场带有公益性质的试验,也可以说为助推乡村教育改革提供了样本与参考。

 

听松书院

乡村引入新的教育理念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国内顶级建筑设计单位设计师……2015年6月,梅静辞职离开北京,带着光鲜的标签回到自己的故乡——位于清西陵核心景区内的河北易县五道河村,她要在这里实现自己长久以来的书院梦想。2016年5月,听松书院建成。书院收集了中外名著、自然科学、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2万多册图书,并设有五十多平方米的公共空间,免费向村民开放。

      “我在做的是一个从理想到实践的实验过程。这里面有我对于乡村建设和教育的理想。”梅静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说,追溯历史来看,所有人才辈出,文化兴盛的地方,起到很大作用的都是书院。听松书院希望能为人们搭建一个交流文化与教育的空间,并且把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的人才引回到故乡来。

 

听松书院的老师带领社区小朋友读诗词和国学经典。

 

       听松目前已发展成集书院、民宿、教育、文创、设计为一体的社区形态。其中,教育是梅静付出心力最多,也是最为关注的一个版块。“培养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广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这是我们希望做的好的教育”梅静说。

       在听松书院,公益讲堂和收费课程同步开放。公益讲堂包括听松公益大讲堂,邀请各领域专家,围绕乡村振兴、文化遗产、教育、旅游民宿等主题,每月一讲,并在线直播。周末还有小讲堂,由老师带领社区小朋友读诗词和国学经典。

       梅静还建立了听松森林幼儿园,目前有9个孩子,3个老师,梅静会根据家庭收入情况进行收费调整。她一直在反思,乡村幼儿园究竟应该怎么做?“现在都一味在学城市幼儿园,以小学式教育为主。但幼儿园阶段是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是创造力的起点。我把它比作人生的湿地区,创造性、想象力、自我价值的肯定以及自信心建立都在幼儿阶段。但不充分让他体验感知自信,没有好的积淀,那小朋友从幼儿园起就丢失了最宝贵的东西。”为此,听松森林幼儿园保证每天必须有2小时户外课,让孩子接受自然教育,此外,数学、逻辑、艺术启蒙等都设有主题教学。

 

梅静(左)的美育课堂希望能对小朋友的审美和以美为基础的价值观的培养有影响。

 

       梅静和另一位老师还自主研究设立了听松美育和通识教育两门课程。美育不是美术,是人格培养的过程,懂得欣赏,懂得从自然,从经典艺术作品,从创造当中获得人格的过程,涉及绘画和书法等形式。“美育是要教会人互相尊重和欣赏,试图从更善意的角度去理解这个行为和存在。听松美育期待两到三年之间,对小朋友的审美和以美为基础的价值观的培养有影响。”

       尽管作为收费课程,梅静都会根据各家庭情况收取相应费用,并设置三到五个公益名额,免交学费。在这样灵活的收费模式下,听松教育版块的情况常常是入不敷出,梅静也一直在用自己设计室的收入支撑教育版块的运行。“我把教育收入设定为持平甚至亏损,这样就可以慢下来思考它的本质,去做真正好的教育。”梅静说。

       书院课程的开办,让梅静和乡亲们的链接更紧密了。“现在很多村里的孩子放假会到听松,很多村民也和我联系,希望把孩子送到听松上课。”

       在梅静看来,文化振兴对于乡村振兴来说是首位的,文化振兴背后就是教育,意味着教育和智慧的回流,需要有新的人到乡村,带来新的可能性。 

       听松的教育正在慢慢影响着五道河村的孩子和家长们,这条路还有很长,梅静希望能继续深耕,同时也把听松品牌进行延伸。“听松书院是我们的起点,未来我们要做的是空间形态和产业的社区,围绕着易县文化的遗存与自然资源,开发出属于当地的文化产品,这是我们想推动的。”梅静眼神坚定。

 

陶淑书院

打造教育共享社区

      “北漂”十几年的林炉生回到自己的家乡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内龙村,在村子里最大的一座环形土楼陶淑楼里办起了书院。

 

林炉生和团队一起完成了陶淑楼屋顶和墙面的修缮,并办起了书院。

 

       在此之前,林炉生已从事公益事业近十年。在北京读大学时,他经常到各地乡村支教、调研,之后辞去了北京师范大学后勤部门的稳定工作,创办公益机构“农民之子”,致力于流动儿童教育。2010年,创建燕山学堂,实践自然教育和生态家园。

       2015年底,林炉生在家乡发起“好厝边”(闽南语意为“好邻居”)计划,从“陶淑楼”入手,推进乡村的居住环境改造。2016年6月,林炉生和团队一起完成了陶淑楼屋顶和墙面的修缮。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林炉生看来,如今乡村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是教育资源的缺失。林炉生的家乡内龙村没有一所幼儿园,这也是中国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现状。

       在陶淑楼里办书院,让村里的大人和孩子有一个接触文化的公共空间,林炉生期望在这里培育一个乡村文化中心。“从前,乡村是社会的中心,城市只是非常小的部分,很多乡贤都会回到乡村发展。近代之后,乡村衰败非常严重,乡村文化也在衰败,书院的建立是要承载一个村庄的文化的延续,传承和发展。”林炉生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说,书院在尝试探索乡村文化,乡村教育的改善。“我们在周末和寒暑假的时候会安排一些课程,把书院变成一个村民聚集交流的地方。”

 

林炉生期望打造一个教育共享社区,为世界各地的家庭提供一个安全的文化空间。

 

       挖掘本土人才和资源才能使项目可持续,林炉生介绍,在建立书院的同时,还成立了陶淑幼儿园,共有13个孩子,其他孩子们大都跟着父母,被送到县城里的幼儿园、小学里去了。团队培养了两个当地人做幼儿园的全职老师。很多家长说,如果书院能办起来,他们愿意把孩子从县城里送回来。此外,林炉生未来还计划培训当地的木匠、工匠等有手艺有才能的人,给孩子们上课。如今,团队已经培育了一批核心的本地人才。

       对于林炉生来说,书院作为一个公益项目,只是发展和改善乡村文化乡村教育的一个环节。“未来是定位为教育共享社区,让城市的家庭愿意到乡村住下来,不仅是游玩,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文化空间。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交流、做手工,参与其中。”

       林炉生把“好厝边计划”定位为人文特色的乡村振兴规划,“形成人才的可持续,人文的可持续,生态的可持续,生计的可持续,这是我们对村庄的愿景。”如今,内龙村的改变也引起了当地县政府的关注,并给予了资金与政策方面的扶持。未来,林炉生团队还将改善村子周边的生态环境,引入产业,把这种模式复制到周边乡村,改变它们的风貌。

 

华夏三亲启蒙教育

教育回村,让妈妈回家

      “乡村振兴,最迫切要做到‘让教育回村,让妈妈回家’。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教育是决定乡村与中国未来的一号工程。”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乡村振兴,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乡村产业,而是乡村教育要复兴。

       如何适应新时代,探索未来的乡村教育,张孝德带领一个团队,经过三年时间,进行了以三亲教育为内容的乡村儿童启蒙实验。

 

山西长治关头村幼儿园试点的儿童在指读经典。

 

       三亲教育即以孝道为根的亲情教育:培养儿童感恩之心,扎下做人之根;以仁德为本的亲乡土教育:培养儿童仁爱之心,种下爱国爱家的种子;以开慧为道的亲自然教育:培养儿童好奇之心,形成全脑思维的德慧艺全能人才。

       张孝德团队通过对乡村本地幼儿园老师的滚动式培训,进行理念输入,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等。如今幼儿园在全国已有15个乡村试点,分布在山西、广西、福建、河南等地。张孝德团队还启动了小学的三亲教育,如今已有七个试点。

       三亲教育共开设了道德养正、开慧启蒙、礼乐养心、心灵手巧、自然开慧、西方经典教育六门课程,其理念借鉴了中国古代启蒙和私塾教育做法,此外还秉承陶行知的平民教育理念,并借鉴国际先进的科学教育方法。“我们的教育是借鉴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思想,立足于现代,面向未来的教育。”张孝德说。

      “通过这些课程设置,想要告诉国家告诉社会,乡村是儿童教育的天堂。”张孝德对记者说,如今在山西长治关头村的幼儿园试点,已经有市里的家长带着孩子过来接受三亲教育了。“未来的理想模式就是让儿童在乡村,青年在城市,老了再回到乡村,城市和乡村形成一生幸福的模式。”

       张孝德做三亲教育的目标是推动中国乡村教育改革,把教育的权利还原给家庭,还原给乡村,也为未来中国乡村教育提供一种思路,一种模本。“重新改革儿童和乡村教育,这是决定中国未来的一号工程,也是我们三亲教育团队努力推进的事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乡村教育的复兴之路  之路  之路词条  复兴  复兴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