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喜提”十连跌?中国性别平等2008-2018

       2018年12月18日,2018年度《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发布,比往年稍晚了一些。但与往年一样,这份报告主要参考调查和统计数据,从男女间在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政治赋权及健康生存状况四个方面的指标,对全世界149个国家的综合性别平等水平进行评估,最终呈现出性别差距由小到大的世界排名状况。

 

图片来源:2018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

 

       据今年的报告显示,全世界性别差距最小国家前四名仍从北欧四国冰岛、挪威、瑞典和芬兰中产生,其中冰岛更是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最性别平等的国家”,而排名最后的是连续两年垫底的也门。

 

       纵观亚洲国家,中日韩三国分列第103、第110和第115位,其中中国较去年排名下降3位,这也是自2008年中国获得61名后的第连续十年退步。

 

       其中中国的健康与生存状况连续四年垫底,罪魁祸首就是严重失衡的新生儿性别比。从2015年开始,这个数据就保持在0.87这个极低值不变。

 

       此外,在医疗水平上升,全球预期寿命普遍上升的趋势下,中国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增加了0.3年。然而女性的预期寿命一反常态,竟然“短命”了0.2年。

 

图片数据来源:《2017年全球性别差异报告》、《2018年全球性别差异报告》,制图:山柰

 

消除差距还要108年,中国“喜提”十连退

 

       报告显示,按照目前的性别平等进展速度,消除全球性别差距还需要108年才能完成,而去年该数据为100年。但报告还呈现,一改全球的性别平等状况连年走低的颓势,今年总体性别差距有所弥合,全世界平均差距减小至68%。

 

       中国的总体性别平等指数排名连续10年维持自2008年以来的连续坚挺的下降趋势,跌至总第103名(总共有149个国家参与排名)。其中各分项的排名情况分别是:经济参与与机会排名第86位,教育程度排名第111位,健康与生存指数第149位,政治赋权排名第78位。

 

图1,图片数据来源:《2018年全球性别差异报告》,翻译、制图:妇女佐伊

 

       从2008年开始,中国的排名可谓稳步下跌,这十年的名次分别是:

 

2008年第57名,

2009年第60名,

2010年第61名,

2011年第61名,

2012年第69名,

2013年第69名,

2014年第87名,

2015年第91名,

2016年第99名,

2017年第100名,

2018年第103名。

 

       从今年的数据来看,排名比较突出的是中美洲国家尼加拉瓜排名第5位,亚洲国家菲律宾名列第8位,非洲卢旺达因其突出的女性参政表现位列第6位。

 

       通过报告所显示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某国的性别差距指数,主要反映该国女性在获得资源与机会上与男性存在的差距,而非国家拥有的各方面资源与机会的实际水平。

 

       也就是说,性别差距指数与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是两回事,报告中排名靠前的国家不意味着该国女性拥有相对更好的生存状态,而是她们与本国男性获得的资源和机会较为平等。

 

总经济参与程度超世界平均水平,同工同酬指数仅为六成

 

       报告显示,中国在经济方面的总体性别平等程度(0.653)呈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0.586),其中“专业技术工作者”项指标已基本实现了性别平等(即数值趋近于1)。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部长级女性官员比例排名第113位,评分(0.11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208)。

 

图2,图片数据来源:《2018年全球性别差异报告》,翻译、制图:妇女佐伊

 

       报告还显示,我国目前的女性和男性的同工薪资比约为64%,这意味着更多女性需要承担比男性更多的无偿劳动,才能拿到和男性一样的薪资。而报告背景数据呈现,女性的平均日工作时长远超男性的同时,她们包括下班后因家务、照料等产生的无偿工作时间约为男性的2.36倍。

 

图3,图片数据来源:《2018年全球性别差异报告》背景数据,翻译、制图:山柰

 

       女性晋升领导职务的机会约为男性的65%,而在上市公司中女性升迁进入董事会的几率仅为男性的十分之一。如此两极化的数据令人担忧,虽然在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下,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程度较为可观,但劳动参与多停留在劳动强度大、薪资水平较低、职业发展前途受限制的职业技术领域。

 

高等教育程度世界第一,但数据背后校园忧患不减

 

       在教育程度方面,中国的性别平等状况持续稳健发展,高等教育入学率甚至排名全世界第一,这跟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体制改革关系巨大。

 

       但我们仍应看到,入学率和教育程度的提高,无法掩盖升学考试和校园内仍旧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

 

图4,图片数据来源:《2018年全球性别差异报告》背景数据,翻译、制图:山柰

 

       据女权自媒体“女权之声”所提供的资料显示:从2013年起,对我国112所“211工程”大学的高考招生情况进行的跟踪监测数据显示:连续四年,“211工程”的大学中,都有6成以上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

 

       据2017年“广州性别中心”发布的《中国高校性骚扰状况调查》显示:高校性骚扰现象并不罕见,在6500多位受访者中,近7成(69.3%)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性骚扰,其中女性遭遇性骚扰的比例为75%。

 

       性骚扰的形式包括性别歧视,未经同意的肢体接触,甚至性侵。而每发生100起性骚扰事件,只有不到4起的当事人会报告学校或者警察,近5成选择沉默/忍耐的人,不知道如何反抗和应对性骚扰。与此同时,全国无一所高校有性骚扰专门处理部门或流程,2018年年初的中国高校#MeToo运动因信息封锁而被禁声。

 

 

       而整体较高的教育程度,并没有解释顶级学术领域严重的性别失衡状况。虽然本次报告中缺少博士生的性别比例,但有其它资料显示:虽然本专科学生中女生数量已经超过男生,但人们“喜闻乐见”的女博士,所占博士生比例只有不到四成。且随着教职晋升,女性比例继续下降,到了教授级别时,女性仅占两成。

 

       我们也不难从近几年的热门新闻事件中发现,社会对女性性别角色期待和具有话语权、社会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的性别歧视言论,都持续不断地将有志从事学术和科研的女性推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

 

出生性别比持续垫底,性别暴力仍是问题

 

       正常情况下,女男比应该在94.4:100,即每出生100个男孩,相应的该有至少94个女孩出生。

 

       这次报告中,有113个国家达标,而几乎所有其他国家,都能将女童的比例保持在92%以上。只有四个国家:印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中国,仍然因为固执的男孩偏好观念,长期保持着严重失衡的性别比。中国0.87的数字尤其刺眼。

 

       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性别比失衡已扩散至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2012年,中国男性已经比女性多出6000万人。这背后有多少“被消失”的女孩呢?

 

       报告还显示,中国女性的故意伤害死亡率及自杀率为男性的1.12倍,女性一生中遭遇性别暴力(主要指身体暴力和性暴力)的比例有15%。

 

       而根据中国其他跟性别暴力相关的更深入的调查研究来看,这个比例可能更高。在2013年中国一项关于性别暴力的研究中,有39%的女性报告曾经遭受过来自男性伴侣的肢体或性暴力。

 

       虽然2016年3月,中国开始施行专门的反家暴法。但无论是现实的执行情况,还是“家暴零容忍”的社会共识,目前都还需要社会投入更多精力,保护女性免受性别暴力的伤害。

 

图5,图片数据来源:《2018年全球性别差异报告》背景数据,翻译、制图:山柰

 

全球女性政治地位下滑,中国妇女赋权有待加强

 

       在跟女性政治领导力相关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与全球女性的政治赋权指数平均值0.223相比,中国的本分项数据仅为0.164(0为不平等,1为平等)。根据图1显示,我国女性人大代表的比例为24.9%,而部长级女性官员比例为10%,单项排名第113位,较世界平均数值20.8%还有明显差距。

 

图6,图片数据来源:《2018年全球性别差异报告》背景数据,翻译、制图:山柰

 

       真正的实现性别平等,缩小性别差距,我们还需看到女性在公共空间内,尤其是职场上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我们期待有更多女性能走出家庭、在社会公共领域建言献策,拥有自己的事业发展空间,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成为管理者、决策者、掌权者。

 

       而如何让各行业内的性别平等更快到来?世界经济论坛管理委员会成员Saadia Zahidi认为:“各个行业须通过有效的培训、再培训、技能提升等方法,以及切实可行的转岗途径,来改善未来职场的性别平等状况。这是缩小性别鸿沟、逆转当前趋势的关键。实现性别平等符合行业长期利益,因为性别多元化的企业表现更为出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十连  十连词条  性别平等  性别平等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2008  2008词条  2018  2018词条  
公益

 倡导与伙伴

我想用"倡导"(advocacy) 一词来开始我的发言。外国人经常使用这个词,但他们并不总是很清楚其涵义。在英语中,"advoca...(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