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就业驱动的内卷,研究生科研训练越来越缩水

记得20年前,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用人单位集中来校招人。10年前,各大用人单位在头一年的暑期开始到学校搞校园宣讲,招揽人才,当时我都感到有点惊讶,是不是得来的太早了点。前几天,去实验室看一下,整个实验室不到10人,研三答辩完了,不来实验室很正常。那研二的学生呢,也不少人不在实验室,问了情况,才知道有几个人去参加一个企业的招聘面试啦。只好给负责研究生管理的老师说,现在还是研二的第二个学期,得遵守在读生规矩,有事外出得向导师、课题组负责人请假。昨天是每周实验室学术交流例会,也至少3个以上学生请假要去参加面试,不能参加组会。按校历,这离暑期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呢。

以前我说,硕士生现在学制三年,实际科研训练只有研二阶段的一年时间,现在看来一年时间都要打折扣了。

难怪有很多科研型大学或科学院的导师们都表达了不太愿意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想法。一方面,教育部、学校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导师的关联责任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学生的科研训练时间却越来越缩水。

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不是来自学校,也不是来自学生本人,而是来自社会的就业压力及对真正人才的渴求。当然,也或多或少与当今学生读研的内心驱动和动机有关。

作为导师,逗硬不让学生去提前面试行吗?答案是:肯定不行。

别的实验室同学都可以去,为什么咱们实验室学生不能去。这是不是也属于读研期间的内卷(involution)?也许叫“跟风”更恰当,通俗易懂。

关于找工作就业,每届新生进实验室前,我都会说,你们真的赶上了好时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时代,各行各业迫切需要本专业人才,进了实验室,你们就基本拿到了“铁”饭碗,工作和就业是不用发愁的,多学点真本事,将来自有你们的用武之地。5年前,大家一窝蜂跑去互联网公司,近几年开始进军人工智能(AI)行业。

去年受疫情影响,上届学生参与课题和科研训练不到半年,20来位同学照样还不是被企业哄抢,就业单位一个比一个的巴适。

一流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如果入学只瞄准就业,以就业为导向,那么培养目标就会发生偏离,科研能力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企业招用的人,也只是带着名校、名专业的光环的所谓高层次人才,还得花人力物力重新培养,也就无法实现高校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长按/扫一扫二维码,敬请关注“闻道研学”

往期回顾

[1] 本届毕业生刚离校,企业又来揽才啦

[2] 校园招聘提前一年,利还是弊? 

[3] 一位博士生对就业选择的困惑 

[4] 硕士生找什么样的工作才算是好工作?

[5] 再谈研究生找工作那档子事

[6] 实验室里的硕士毕业生都去了哪?

[7] 你跳了吗?

[8] 学生的纠结——待遇、理想与兴趣 

[9] 研究生找工作,看自己人生目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缩水  缩水词条  科研  科研词条  越来越  越来越词条  研究生  研究生词条  训练  训练词条  
观点

 蒙•启蒙教育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蒙(méng)卦是《周易》64卦第4卦。蒙卦象征启蒙...(展开)

观点

 没有SCI,就没有ESI

我看了邱均平教授的博文,"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中 第一,删除了SCI的发文量指标,。。。。。。大家知道的,没有SCI,就没有ESI,这份“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