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雾霾中的胡思乱想

    连续有十几天我所在的城市都笼罩在雾霾之中。这种状况估计在这个冬天将会一直持续。算算何时开始,应该有20年的时间了吧。想想这个城市同时有2万多工地在施工,300多万台汽车,武钢钢铁产量逼近3000万吨,可见的未来这个城市的雾霾只会越来越严重。现在,人们不但为了预防新冠病毒,为了对付这讨厌的雾霾,也纷纷戴上口罩了。冬季处于这样困境的城市,在中国应该有几十个吧。

    我是十分不喜欢戴口罩的,可不戴它,每天除了眼睛干涩,鼻子里能掏出一堆黑泥,喉咙里总有痰,也终于不得不在这几天戴上了口罩,心里真是郁闷。

    从80年代初,我们引进日本、英国等国家炼钢技术开始算起,我们的钢铁产量一路攀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0亿吨,占了全世界一半的产量(每年还有5000多万吨出口)。实际上,不但是钢铁,水泥、玻璃、汽车,等,都是产量惊人,大多超过了全世界的一半产量

     这数字看起来很好,为GDP作为贡献确实很大。但考虑我们付出的巨大的环境代价,就一定值得吗?我们高铁世界第一(超过3万公里)了,高速公路里程世界第一(超过14万公里)了,人均住房面积也达到30多平米了,钢筋混凝土时代应该来说已经接近尾声了,为什么我们还要保持这么大的钢铁、水泥等脏黑粗工业规模呢?按照人口比例和发展水平考虑,我们保持全世界25%左右的钢铁、水泥等产量应该就是合理的了(那样钢铁4-5亿吨/每年就够了)。还继续保持这样庞大的产量,需要大量进口矿石(每年7亿吨,被国外大公司联合抬价敲竹杠),排放大量污染气体,简直就跟我们进口洋垃圾,发展相关废品利用的工业一样愚蠢。

     40年前,我们把日本和法国等的炼铁高炉整体搬迁到中国来,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确实需要。现在,我们是不是也要考虑整体将过剩产能搬迁到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去。那些长期依赖污染重工业的地方政府,确实需要好好规划一下了,不能再继续靠这些工业维持GDP了。其实,钢铁工业现在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解决就业的能力十分有限,搬走并不影响就业,并不可惜。

    我轻轻地问这无边的雾霾:武钢的烟囱什么时候能倒下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雾霾中的胡思乱想  胡思乱想  胡思乱想词条  雾霾中的胡思乱想词条  
观点

 遇见学生,共同成长

五百年前的回眸,注定了一段师生缘。茫茫人海当中,遇见学生是一种缘分,更是一个奇妙的共同成长过程。作为导师,是学生成长中某个阶段的领路人和引航员,对于学生未来的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