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这不是一本时间管理书籍,不是成功学书籍,不是心灵鸡汤,不是讲大道理的书,更不是可以随便翻开就可以读的书。”带着谦虚的态度和一纸一笔,认认真真读完,必然收获颇丰。

Eric是我在微信公众号上了解到的一名英语教师,自关注后,他推送的每一篇文章都有细读。在他的“英语学习笔记”公众号上,我习得的不是博人眼球的高效学习法,而是逐渐培养评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这是我极度缺乏的。关于critical我更愿意理解成“评判”而非“批判”)。

Eric向读者们推荐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我便立刻腾出吃零食的钱在“罗辑思维”上购买了此书。带着谦虚的态度和一纸一笔,认认真真读完,必然收获颇丰。

李笑来在首卷把人的大脑比作电脑操作系统——有的人的操作系统与时俱进,而绝大多数人的系统却从未更新。我惊怯自问:“我的大脑是哪一种系统?比机器落后得多吧?”

作者运用概率学和逻辑学,以真诚而精准的文字陈述一个个被人忽视的事实和被人笃信的谬误,一针见血,令人惭愧醒悟。

全书围绕着“积累”的话题——与时间为友,时间强大得不可战胜,我们能做的是管理自己。大多数失败和烦恼,如速成无效、无法摆脱现实、对未知恐惧、被焦虑折磨等等,都来自“积累不够”。把时间当做朋友,厚积薄发。

我能在这本书中豁然开朗也是因为日益积累的思考和感悟。下图是从全书中精简出的大纲,也详写了自身感触最深的几点。

勤奋又懒惰

以前我常常自嘲“会考试”,凭借着不差的短期记忆力和总结能力在大学前三年都是通过考前突击预习、背试卷,每次竟都取得不错的分数。被冠以“学霸”之名也令我羞愧了好些年。直到我从去年开始踏实学习,才恍然大悟:一次次的侥幸形成的是一个不堪一击的我,就像一座没有夯实地基的房子,大风一吹便轰然倒地。

而后的一年安安静静坐在自习室,花上宝贵时间埋头读教材书,却只是读字面意思竟从不究其机理。因为我总以“基础薄弱”为由,望难生畏,专挑那些只需简单记忆的知识点学。我既勤奋又懒惰,能做到早出晚归“刻苦学习”,却跳不出思维的舒适区。也曾因努力学习而自我感动,但效果不尽人意。这些表面上的努力害人不浅。

自此,每当遇见困难,我的直觉仍然是“太难——拖延——放弃”,而理智很快站出来呐喊“问题不难,而是你懒,跳出思维舒适区才会有进步”,我会心悦诚服地听从后者的忠告。我知道,日积月累的结果会给我巨大惊喜。

是有口无心的背单词,背了又忘-放弃?还是眼心口手一起动用,精读外文,系统性学习发音、听力、语法和写作?

是看见教程就头疼,好难-放弃?还是咬牙学习,解决问题?

是只做舒适的拉伸动作,没效果-放弃?还是我从未过关的仰卧起坐也一起练习?

是死记肾上腺素的“三正”强心作用,不会做题-放弃?还是画出一个个离子通道的工作机制?

......

我已经不再是那一个懒惰的我,我会欣然选择后者,尔后,步履愈加轻盈,收获愈加丰盛。

梦想的人质

“很多学生抱怨自己所学专业并不是兴趣所在。99%的情况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把目前的事情做好,而不是不感兴趣。他们甚至想办法让自己的‘一事无成’合理化——要是能做我喜欢的事,我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读到这句话,脸红了好久。假若当年能参透领悟,也不至于和那些真正“心怀梦想,着眼当下”的实干家形成巨大的差距。这就是积累啊,有人积累现实,实现了理想;而大部分人积累虚幻,最终一生无为。我曾经也是被梦想绑架的人质,埋怨、不满、压抑都百害无益,也多亏“始终向往美好”的心将我解救出来。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在35岁仍然在做自己18岁时最想做的事情的人,在整个样本群体中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欣慰的是,我终于清楚自己的方向。我不要做大多数。我深感兴趣以及正在努力为之积累的职业,不是听从前辈的安排,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是追随真正的兴趣。因为每想及此,平淡的生活便会发光,明亮却不耀眼,为渺小而坚定的我指路引航。

我不再把梦想常挂嘴边,而是小心翼翼呵护在心底。我也知道前路不会畅通无阻,但是未知的人生才有令人探索的兴致啊。我想,真正的生活家不是痴迷于未来,是活在当下——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而这些被用心对待的事情,都会给予我们意外回馈。

自我感动

我无颜面对去年那个“被丁点努力而感动得无以复加”的矫情又脆弱的自己,历历往事不堪回首。现在每次在各类打卡软件上看见诸如“今天过生,仍然打卡”、“早啊,给自己点赞”的留言,便微微一笑:“我曾经也是tooyoung,toonaive的小朋友啊。”

陷入“自我感动式”努力的陷阱,常常会发现收效甚微、难以坚持。我们常常被自己的微少付出而蒙蔽,在无形之中夸大了目标的难度与自身能力。浮夸的心态让人误以为在用意志力攻坚克难,而意志力本身就是一个消耗品,一旦殆尽,所做之事或土崩瓦解或不了了之。

后来我也学会正视自我,准确定位,不心猿意马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脱掉努力的糖衣,踏踏实实拼接每一块铺就梦想的砖块,把手头的事情都当做是“吃饭睡觉”一样必须又自然。我不把学习考研科目当做决定顺利转行的门槛,而是这一年每天都在做的且让人身心愉悦的事情。这样不仅减少了“用意志支撑梦想”的痛苦,也没有“考研决定就业”的风险和压力。第一年不能去心仪的学校,那就再来一次。成功是早晚之事,我何必心急呢?

人类的大脑具备“遗忘痛苦”的功能,如若把学习之事带入痛苦情绪,大脑会自动遗忘在痛苦中获取的知识。这也是我以前痛苦考试而把所获之学遗忘得干干净净的一个原因。不过究其根本还是平时积累不足,在临时抱佛脚时发现自己无知又无能而痛苦不已,因此陷入恶性循环。随着心智日渐成熟,能脱离这片苦海,很幸运。

管理自己

我们探寻的“时间管理方法”其实是“自我管理方法”——自律即自由。

不论是坚持二十余载长跑,坚持凌晨四点到上午十点写作的村上春树(其作品中的人物也作息极其自律并长期运动,健康饮食),还是常年五点起床十点休息的松浦弥太郎,或者是不老神话赵雅芝......,他们能获得精神、身体、时间、经济自由都离不开自律。我理解的自律是能够准确区分“我的意愿”和“我的大脑的意愿”,控制大脑并及时自我审视与反思。

书中列举常见又生动的事例阐明我们经常陷入困境的原因:未按时开始执行任务;错误估算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出现差错。如果能在每一个环节都能高度自律,那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然而,自律也是一项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习得的能力。否则也不会有数量庞大的人群因“听过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而束手无策。

一生的职业是学生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问:“这学了有什么用呢?”有人因为不知道学了有何用而决定学习,有人因为不知道学了有何用而拒绝学习。对于学习的不同态度造成了人们的差异,就好比与时俱进的电脑操作系统和甚少更新的操作系统,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我常常因为旺盛的新奇心而被笑话,起初还觉得郁闷——这个年纪好奇和求知不是再正常不过吗?事后也释然了,一来是为自己保持着不衰老的求知欲而高兴,二来是明白求知心理该一辈子都被珍惜、被满足。在吉卜力的漫画中发现许许多多的老人都有各式各样的爱好,哪怕是在古稀之年所培养的都为时不晚。不,千万别说这只是童话,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生活过成诗。再者,既然何时都可重新开始,更加不用惧怕失败。

李笑来说自己一辈子只有一个职业:学生。人人都应如此。尤其是身处这个信息时代,没有知识和技能填充的个体举步维艰,最终会被淘汰。不断自我更新,学习学习学习才是“渐入佳境"的不二法门。

读过俞敏洪的文字,诚挚朴实而发人深思,他在《把时间当做的朋友》的荐序中写到:“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戏剧性,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时间只与努力的人做朋友。”

生命越是短暂,越要使之充盈丰盛。学习时间为做朋友,每一份积累都是我和她的相互反馈,这些都值得我坚持下去。

番外:

《MaryandMax》中,Max决定原谅Mary也原谅自己时,在给Mary的书件中写道:“年轻的时候,我想成为任何人,除了我自己。"越成长,越难以原谅年轻时的自己,大概是我们都会有的情愫吧。今天的自己总是觉得昨天的自己傻得不像话,写过的字,讲过的话,做过的事,这些记忆,我都想要用橡皮擦在脑海中抹去。所以越来越爱删东西,越来越不爱讲话。

直到前段时间,友人问起公众号的发过的文章何故全都被清空了。原因是,记忆难以失去,但数据容易删除,我以这种方式来回避过去的自己。

建立公众号的初衷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成长,也通过尝试运营自媒体培养自己的写作、逻辑、编排、获取信息等能力以及主动分享爱好、结实相投的朋友。可是一旦受到关注我便恐慌了——我没有高质量的输出,我不愿意把这样一个不优秀的自己公开。写到这里,我才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是我内心深处的不自信和严重的矫情病。

“自己的作品,再不成熟我也舍不得删啊。”一番谈话中,我只记住了这一句。是啊,所有的文字、相片都是我亲自创造的,我产出的一切都组成并反映着实实在在的我。当初所发布的一切内容,都代表着我当时的最高水平以及最诚挚的心。所以我决定一字不改,还原这篇旧文。

重新接纳自己,重新与时间为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当做  当做词条  时间  时间词条  笔记  笔记词条  朋友  朋友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  
笔记

 《比波王子》读书笔记

有一个小王子,名叫比波。他是被一个非常想要孩子的国王从梦里的商店里领来的。比波在商店里是最受欢迎的,很多人都想领养它,因为他想什么就能梦想成真。但是他会问每一个...(展开)

笔记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读书笔记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读书笔记500字“呼呼。”突然吹起了一阵东风,吹得我直往后退。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又高又瘦的女人。我好不容易站稳,定睛一看,她头上戴一顶花边小...(展开)

笔记

 《彩色的翅膀》读书笔记

“我”和小高搭船去宝石岛,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抱着一只纸箱子,纸箱里面装的是小高从家乡带来的昆虫。到了岛上,队长请“我”参加他们的“尝瓜会”,那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