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司的股东一定要发工资吗?

一、股东一定要发工资吗?

1、股东不是一定要发工资,具体的应当是根据相关的情况来进行确定。股东公司上班是可以发工资的,公司应该给自己的雇员发工资。股东不在公司上班,且不担任董事,监事职务,不但不应发工资,而且不能发工资。

2、股东只能根据每个会计年度计算出的可分配利润,向其分配股利。任何将公司财产通过此方式以外的方式,转移给股东的行为,都可能被视为违反了公司资本保全原则。

目前国家立法对劳动者兼具股东身份没有禁止性的规定,因此,在股东身份之外,其是否还具有劳动者身份,这涉及到证据的认定以及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相比之下,上述分析第二种观点较为合理:

1、股东并不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认定劳动关系应适用相对严格的标准。我国法律关于劳动关系的认定倾向于保护弱势的劳动者,因此认定标准并不严格。而股东作为投资人,处于领导、管理地位,其权力凌驾于普通劳动者之上,知悉公司紧要事务,可以利用职权获得优势证据,甚至可以利用公章伪造证据。

2、股东处于管理公司的地位,不受公司管理。股东行使领导、决策、审批、管理职权,而劳动关系中员工受公司管理。其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大多由自己安排,不由公司安排。

3、股东劳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取报酬,而是推动公司发展获得更多投资创收,并无绩效压力,与普通劳动这执行任务有所不同。

4、劳动关系需建立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之上。股东自愿自发的提供劳动,公司被动的接受,并未达成提供有偿劳务合意,违背劳动法平等自愿的原则。

通常情况下,股东公司提供劳动的目的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是在公司人员不足或认为自己进行经营管理对公司更有利,自愿为公司提供劳务为了获取更多分红;

另一种单纯是为了获取劳动报酬。

所以股东要求确认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必须排除第一种可能性,即股东应当举证证明其与公司之前存在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并且还需结合是否存在实际用工的行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人身隶属性,即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等方面综合判断。

二、股东的义务是什么?

权利与义务总是相对的,股东享有权利,也要承担义务。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股东应当承担如下义务:

1、股东遵守公司章程的义务。

2、缴纳认购的出资额。股东认缴出资后,就负有缴纳出资的义务,如果股东认缴了出资后,无正当理由不履行缴纳出资的义务,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由此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

3、资本的充实责任,为防止公司注册资本的减少,股东负有资本充实的责任。

在当代的社会股东是属于投资者,所以相对于普通的劳动者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但并不意味着公司股东就一定不能够获得相关的工资,股东公司内部从事一些劳动生产或者是其他的工作,那么是需要按照法律当中的规定来发放劳动工资的。

延伸阅读:

未实际出资股东公司债务是否承担责任

公司法对隐名股东的规定有哪些?

公司法人股东名称变更都需要什么材料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司的股东一定要发工资吗?  股东  股东词条  工资  工资词条  一定  一定词条  公司  公司词条  
经营管理

 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比例是多少?

中小型企业在发展扩大业务的时候,资金不够充裕是一大限制性问题,这就需要通过融资的方式来解决。而向银行贷款是最为稳妥,风险系数最小的一种融资方式,只是,银行发放贷...(展开)

经营管理

 私募基金备案资格管理办法

【为您推荐】温岭市律师 西湖区律师 孟州市律师 荣县律师 宝山区律师 平度市律师 临海市律师私募资金能够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收益,但与此同时也有同等量的风险存在,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