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黑膏药系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其有保护、封闭和治疗作用,膏层较厚,作用持久。

简介

红丹(red lead):又称章丹、铅丹、黄丹、东丹、陶丹,主要成分为Pb3O4,含量在95%以上。

特点:保护、封闭和治疗作用(外、内治) 膏层较厚,作用持久 使用前必须预热。

起源发展

膏药,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在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的记载。这时的膏药,是猪脂膏之类的软膏。魏晋时期炼丹术盛行,黑膏药已经出现。唐宋时黑膏药的制备逐渐完善,得到广泛使用。明清时已经成为普遍的用药之一。到了近代,由于汤药的发展,黑膏药的使用大大减少。现代工艺的橡胶膏出现后,黑膏药已几乎从医院中绝迹,只流传在民间。据现代药理研究,黑膏药在吸收、疗效方面优于橡胶膏。但由于黑膏药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没有统一标准,不易进行质量控制,导致黑膏药的质量参差齐。因黑膏药的制作费时费力,中医医院多开展中药外敷,即用中草药粉碎后调入蜂蜜、凡士林等基质呈软膏状外敷后以棉纸、绷带固定,每24小时换药次,使用成本较高。黑膏药每贴可使用3—15天,揭下后可再次贴敷,不影响疗效,因此费用较低。

膏,顾名思义,就是粘稠之物。膏剂是常温下为固体、半固体、半流体的一类剂型。由药物和基质两个部分组成(也有不用基质的)。缪希雍《炮炙大法》说:“膏者,熬成稠膏也”;龚云林《寿世保元》:“膏者胶也”;都反映了膏剂的形态。

膏剂是祖国医学的一类古老剂型,其渊源久远。早在《山海经》中就记载了羯羊脂,用于涂搽皮肤以防皲裂,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膏药;《黄帝内经》中记述了“豕膏”,“痈发于嗌中……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涂以豕膏,六日已。”《内经?至真要大论》:“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度。”其中所指的“摩之、薄之都是后代膏药的滥觞”。南北朝时称膏剂为“膏方”或“薄”。唐代也有“摩膏”的称谓。明清时代将唐代的“煎”改称为“膏滋”或“膏”,并纳入了膏剂的范畴。这样,膏剂的品种更加丰富了。随着历史的发展,膏剂的用途逐渐扩大,不但治外病用膏,治内病也用膏。清吴师机《理沦骈文》,对膏剂的方药、应用和制备工艺均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创造出了白膏药、松香膏药等膏剂类型。随着透皮给药系统(TDDS)的研究迅速发展,外用膏剂的应用范围也更为广阔。

膏剂作用比较广泛,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稠度,故而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优点。徐灵胎说:“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如呼脓祛腐,止痛生肌并遮风护肉之类,其膏宜轻薄日换。治里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灵,药亦随病加减,其膏宜重厚久贴。”

外用膏药古称薄贴。唐·李绰《尚书故实》载述:“虞元公镇南海,疽发于鬓,相国姬遂取膏药贴于疮上,数日平复。”具体制法:根据不同病情,选用相应药物,浸于植物油内,浸泡一定时间,入锅煎熬,等药物枯黑后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时再按油之比例(视当时不同季节)加入适量的铅丹,拌匀,将锅离火(或先离火后放丹)。候药凝厚如膏,切成大块,投放于冷水中去火毒。待用时加热熔化,摊于布片或厚纸或薄油纸片上,贴于患处体表皮肤即可。临证有用以治里者,如关节疼痛,僵直,深部肌肉酸困,肌肤麻木,深部脓肿,骨折,伤筋等症。取其祛风化湿,行气活血,续筋接骨之作用,如万应膏、接骨膏等。有用以治疗表者,如体表痈、疖、疽、疔等疮疡诸疾,具有消肿定痛,去腐生肌,收口,保护疮口等作用,如太乙膏、独角莲膏、阳和解凝膏、冲和膏等。

膏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古医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膏药之优劣,疗效是根本。李氏膏药属于外治,从而避免了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再加上疗效确切,受到了群众广泛欢迎。清代的徐大椿曰:“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膏药中的药物直接贴敷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而传统的注射及口服疗法除损伤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和肠道反应,使病人不易接受外,这些方法都易使药物通过全身的血液循环及肠道破坏,而真正到达疾病局部的药物少之甚微,所以用药量极大,并且疗效极差。而膏药的外治疗法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使药效数倍提高,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草药文化

陕西省秦岭终南山的主峰,终年积雪,寒光四射,故称太白山(周代称太乙山),太白山遍地药草,从古至今吸引着从医的圣人、郎中。相传上古时代的"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就发生在秦岭北坡长安、周至、宝鸡沿山一带。唐代著名的上林苑是皇家种药狩猎的场地,就在终南山脚下的户县、周至沿山一带。东汉著名药医家韩康,拒汉恒帝之封,隐居太白山研究医药。唐朝苏敬在《唐本草》中载:茯苓和茯神“雍州南山亦有”。隋末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居太白山10余年,从事医药研究、采集、栽种和炮制中草药,研究药性,为民治病,著有《千金异方》,收载药物800余种,并详细记载了200余种药物的采集、炮治、主治功能。后人为纪念孙思邈对医药学的功绩,称为药王,称太白山为“药山”。

治疗原理

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理 :治疗经络等疾病时,一般多以人体经络穴位为贴用部位。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的作用。同时药物在穴位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对创伤,皮肤疾病,黏膜病变的治疗,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此外,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传统黑膏药都是使用高温提取的制备方法,严重破坏有效成分。

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椎管狭窄、腰肌劳损、风湿、强直性脊柱炎、滑膜炎,足跟骨刺都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属于 此类病程逆转,患者只能用止痛药、止痛针缓解症状。

正确使用

在贴膏药之前,用热毛巾将疼痛处洗净、擦干,再将药贴贴于疼痛部位和相关穴位,抚平按实即可。天气寒冷时,可将膏药贴好后再用热水袋热敷一下,以便使膏体迅速软化,增加治疗效果。

如何正确揭黑膏药,如何去除黑膏药痕迹:

1、用揭下的膏贴油面或透明胶带反复粘贴遗留在皮肤上的膏痕,可以清除,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忌用搓澡巾以防擦伤)

2、用棉签蘸松节油或者家中炒菜用的植物油亦可清除.

适宜人群

适用于痛风,跌打损伤,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腱鞘炎肌腱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筋膜炎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

1.若已发生溃破,则用酒精消毒或搽龙胆紫药水,待不痒和伤口愈合后再贴,或贴之前在膏药上撒点薄荷冰来预防。

2.如果仍无法控制则应到医院处理。

3.用同一种膏药,出现2次过敏反应,则以后禁用这种膏药。

4.患处有红肿及溃烂时不宜贴,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

5.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禁用,孕妇的脐部、腹部、腰骶部都不宜贴膏药,以免引起流产。

6.如果贴膏药后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水疱,自觉瘙痒剧烈,说明对此膏药过敏,应立即停止贴敷,必要时进行抗过敏治疗。

7.面部和有毛发的部位(如会阴、腋窝、头枕部)不宜贴膏药。面部贴膏药影响美观,一旦发生过敏则后果严重。而有毛发的部位不易粘贴,以后揭膏药也比较麻烦。

8.创伤性骨折前期及严重皮肤病局部不宜贴膏药。

9.女性患者在月经来潮期间,在腰骶椎或腹部应停贴膏药3~5天。

10.相对内服药和注射药来说,外用的膏药要安全得多,但小孩、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用膏药仍需十分谨慎。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 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因此在膏药使用过程中只有注意上述的要点,才能够使得膏药获得更好的疗效。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科学 医学 药品 章丹 膏药 神农本草经 徐大椿 外用膏剂 神经反射 强直性脊柱炎 关节炎 颈椎病 腱鞘炎 肌腱炎 腰肌劳损 腰间盘突出 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