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无规则,不教育

8月25日,范亭中学官网刊发了一篇名为“范亭中学严禁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动真格”的文章。该文称,新学期开学,学校在正门设立安检门,学校老师手持金属探测仪站在两旁,一场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战役正式打响。截至当日18时,共销毁手机两部,200余位女生被勒令剪短发辫。发现有学生携带管制刀具、面膜、化装品、香烟等,学校全部予以销毁。(8月28日澎湃新闻)

校规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也不是让学生记在心里,关键在于让学生真正“看见”。只有见证校规的力量,才能让学生心生敬畏。

规则不被重视、敬畏,甚至被任意破坏、践踏,就是因为违规的代价太低甚至没有代价。校规约定“禁带手机入校园”,说教千万遍,不如当众摔一次,这就是看见的力量。

现实中,摔手机引发的风波不少。关于摔手机的是非争论也从未停止。但事实证明,允许手机进校园,会破坏学校教育氛围。在此共识下,将“严禁青少年学生携带电子产品进入校园”写入有关法规的呼声越来越高。

法规未立,校规可以先行。学校有责任也有能力创造育人的小环境。规则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课。

学校是制定、实施校规的主体。摔手机的校规是否残酷和苛刻,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制定的程序是否合规合理。只要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广泛征求了家长、学生、教师的意见,得到了最大范围的支持和响应,制定出来的校规就有了充分的群众基础,这是校规顺利实施的前提。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在校规实施过程中,学校与家长有沟通,学生对违纪有认识,家长对执纪有理解,校规实施就会彰显出教育的价值。

没有严格校规的学校,不是一所好学校。社会各方应该对校规秉持包容、敬畏之心。规则是对学校最好的看守,对孩子最好的呵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无规则,不教育  规则  规则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  无规则,不教育词条  
教育评论中小学

 校规怎么成了“笑规”

近日许多新闻媒体的官方微博都在热炒以下两件事:其一,焦作温县第一高中,五名男生因翻墙外出,被学校开除。家长希望学校能给孩子们一个改错的机会,但校方坚称不会让学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