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设立“幼儿奖学金”,只是看上去很美

近日,江苏南京市一家幼儿园对孩子们进行“考核”,划分出三个等级,其中,小班学生获得一等“奖学金”的“待遇”是,其家长在一次性预付中班学费时可享受5000元优惠减免。(1月2日北京晨报)

何为“奖学金”?“奖学金”有什么作用?一般人的理解是:奖学金是学校、团体或个人,用于鼓励那些学业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颁发的奖金,其目的是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更加勤奋刻苦、更加自强不息。由此可见,奖学金侧重在“奖学”二字上,对于有学习任务的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而言,发放适当的奖学金,无疑会起到一定激励作用。然而,对于并不承担学习知识任务的幼儿而言,对其进行“考核”,并划分出三个等级,按组别颁发“奖学金”,显然违背幼儿教育规律

长期以来,幼儿教育“小学化”一直为教育专家们所诟病。我并不了解该幼儿园对幼儿制定了哪些“考核”标准,也不清楚其划分等级的依据,但既然称得上是“奖学金”,就必然包含对幼儿文化知识学习的考核。我们知道,幼儿教育作为孩子受教育的起始阶段,所承担的教育功能与使命,主要是通过创设宽松、愉悦、健康、阳光的成长环境,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和兴趣爱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育,而不是让孩子过早地学习中小学知识。

这些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形成,不能靠灌输,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表扬强化等直观手段,让幼儿在优良的沟通与游戏环境中,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师生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明晓道理、明辨是非、接受熏陶。习惯表现的是儿童身上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一个孩子一个样,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量化,也很难通过“考核”划分出等级。

而这家幼儿园,偏偏要对幼儿进行考核,并且要划分出三六九等,显然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忘记了幼儿教育的功能与使命,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嫌疑。这样的教育手段看上好像“很美”,能激励儿童好好学习,是为孩子着想,实则是对孩子分类定级,不仅无益于儿童形成良好习惯,更会因为给部分孩子贴上不同等级的标签,伤害与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更应当引起注意的是,这样的“幼儿奖学金”并不直接发放到学生和家长手中,而是与“学费”直接挂钩,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这家幼儿园设立“奖学金”的动机,幼儿园收费都由物价部门统一核定标准,岂能想收多少就收多少?可见,幼儿园为家长开出的这一优惠条件,既迎合了家长希望减免学费的心态,又起到了招揽生源、稳住生源的目的,可谓一箭双雕,用心良苦。

幼儿教育事关每个家庭的和谐,也会影响国家民族的未来。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想要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应当按照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办教育,任何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都有悖于教育培养目标,结果一定会走向教育的反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奖学金  奖学金词条  看上去  看上去词条  设立  设立词条  幼儿  幼儿词条  只是  只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