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乡村教师需要支持,但不愿被“被俯视”

近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与城区学校的教师相比,乡村教师在生活、交通、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并且,从社会大众心理来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多数人都会片面地认为乡村教师整体素质不强。或许正因为如此,乡村教师也普遍存在“低人一等,矮人一筹”之感。所以,“支持”乡村教师,这对于乡村教育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势必会改善乡村教育生态,谱写乡村教育的新篇章。但如何“支持”乡村教师,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支持”乡村教师,除了要大幅度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生活条件,让乡村教师食宿无忧、有归属感等这些显性外在条件之外,还应该在提升乡村教师的“尊严”上精准发力,让乡村教师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的教育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支持乡村教师”的初衷。

比如,如今各地比较盛行“送教下乡”等相关活动,毋庸置疑,活动的初衷是好的,旨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提升乡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但从侧面来看,是否带有一些“俯视”乡村教师味道?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乡村教师的自尊?又如,凡是区域内开展的有关教育教学的研讨活动,地点一般设在城区学校,乡村教师总是作为被学习者频频地往城区学校跑,城区学校是否也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呢?

在笔者看来,乡村教师中不缺乏优秀教师,只是受到各种客观条件限制,他们不容易被“发现”,也没有更好的平台发展自己而已。并且,乡村学校也有各自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教育资源。因此,“支持”乡村教师,就应当平等看待乡村教师,别让他们处处处于被学习、被指导的一方,而是应该给予乡村教师到城区学校开课的信心。同时不妨结合乡村学校的资源和特点,将更多的教学研讨活动地点设在乡村学校,也让乡村教师当家做主人,让乡村教师享受到被同行尊重的感觉。

并且,政府、教育部门乃至媒体应当引导社会合理评价乡村教师乡村教师不缺乏教育情怀,虽然他们工作条件艰苦,但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教育的激情和呐喊,所以切莫一味地宣传乡村教师的“苦难史”,而是应该更多地宣传乡村学校办学特色,宣传乡村教师教育业绩,这也是为乡村教师赢得自尊的关键。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各地的“区域校长和教师轮岗机制”已经启动,教师已然由“学校人”变成了“系统人”,所以城区学校遴选优秀教师,不要再把眼睛投向乡村学校,而是应该在“区域教师轮岗”上发力。因为城区学校需要优秀教师,乡村学校更需要优秀教师。再而言之,乡村教师被挑选去了城区学校,岂不是更加让人觉得留下的都是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这让留下的教师情何以堪?还有谁愿意从城区学校投身到乡村教育中来?

因此,在笔者看来,“支持”乡村教师,除了要“支持”乡村教师各种外在不足条件之外,切莫忽视了乡村教师心理上的渴望和需求,也应当在提升乡村教师的“尊严”上下好、下足功夫。只有这样,乡村教师才能真正过上一种有尊严的、体面的教育生活,才能挺直腰杆做教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俯视  俯视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需要  需要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  支持  支持词条